第262章 平定西夏,瓜分戰果
字數:6800 加入書籤
“興慶府已經逐漸安穩,東西兩邊已經分兵抄掠。”
“如今還有四個軍司,雖然兵馬已經抽調,但還是需要派人去一趟。”
興慶府北麵還有四個軍司:
右廂朝順軍司、白馬強鎮軍司、黑水鎮燕軍司和黑山威福軍司。
這幾個軍司的兵馬都被抽調,送往靜塞軍司集結,但畢竟是軍寨,需要派人過去接收,然後駐軍。
武鬆看向眾人,扈三娘起身說道:
“我願意領兵前往。”
“好,你為主將,往東北方向走,收服右廂朝順軍司、黑山威福軍司。”
武鬆又看向阿齊,說道:
“你與三娘同往。”
阿齊走出來拜道:
“領命。”
徐寧走出來,說道:
“我領兵收服剩下兩個軍司。”
“徐將軍為主將,勃玉為副將,往西北方向走,收服白馬強鎮軍司和黑水鎮燕軍司。”
勃玉起身拜道:
“領命。”
布雅見兩個兒子都領了差事,心中歡喜。
武鬆看向趙楷,說道:
“先前我已表奏楊誌為興慶府留守、布雅為副留守、施恩為兵馬都監。”
“胡博士為銀州知州,楊春為銀州兵馬都監。”
“除此以外,還須朝廷派駐官吏接管鎮守各州郡。”
說到這裏,武鬆沒有繼續說,但趙楷、張吉、何運貞一眾人都明白武鬆的意思。
西夏滅掉了,後麵官員的任命,就是分享勝利果實了。
和武鬆辛辛苦苦打下來,肯定要安排自己的人。
要不然,等蔡京插手,安排他的人過來,那就白忙活了。
“二郎可有人選?”
趙楷看向盧俊義、孫二娘一眾人,想從他們中間挑選。
武鬆轉頭看向眾人,問道:
“你們可有想要的官職?”
孫二娘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我是個婦道人家,你家哥哥也隻會廝殺,治理州郡甚麽的,倒是不會 。”
盧俊義和武鬆聊過,知道回去後還有大戰,他要跟著武鬆,所以搖頭不說話。
燕青跟著盧俊義,自然不會留在這裏當官。
武鬆問陳達:
“我表你為靜塞軍兵馬都監,如何?”
靜塞軍司也是個非常重要的軍鎮,需要自己人鎮守。
陳達說道:“小弟但憑哥哥安排。”
“那便你做靜塞軍司兵馬都監,其他人呢?”
李吉起身說道:
“我想要個官。”
“你想要甚麽?”
“我也想要靜塞軍司,我祖籍是在韋州的。”
武鬆看向陳達,說道:
“既如此,李吉做靜塞軍司的兵馬都監,陳達做宥州嘉寧軍司兵馬都監如何?”
“但憑哥哥安排。”
陳達無所謂,他一個強盜,跟著武鬆幾個月時間做到兵馬都監,已經是一步登天,哪裏還敢挑剔。
“朱軍師想要甚麽?”
朱武看了一眼陳達、楊春,說道:
“我願跟著二郎。”
朱武比楊春、陳達聰明,他知道跟著武鬆才是最好的。
其他人都不說話,武鬆這邊算是安排完畢了。
“我這裏便是如此,鄆王和張叔,你們各自安排。”
“還有,何叔不在此處,運貞你自己思量。”
何正複一直在渭州府調撥軍需糧草,人不在這裏,何運貞替他父親安排自己人。
張吉欣喜看向趙楷,說道:
“微臣有些人想要舉薦。”
“你說便是。”
趙楷讓何運貞記錄,歐陽雄拿來筆墨,把他們想要安插的人選全部記錄在冊。
武鬆看向布雅,問道:
“你可有要舉薦的?”
布雅吃了一驚,慌忙道:
“我豈敢舉薦。”
武鬆說道:
“你既然跟了我們,便是自己人。”
“你有甚麽想要的官職,對鄆王說便是。”
布雅不敢說,趙楷笑道:
“你若是不說,過後便沒有了。”
布雅這才壯著膽子,舉薦了幾個族人,趙楷全部答應了。
事情完畢,各自下去休息。
布雅帶著三個兒子回到宅邸,夫人唐氏見了,喜極而泣:
“還以為再也見不到夫君。”
布雅感慨道:
“亡國之時,還能保全家人,真是僥幸。”
阿齊喜道:
“父親有遠見,暗中投靠了大宋,我家人才得以保全。”
布雅苦笑道:
“晉王兵敗被殺,我麾下兵馬死亡殆盡。”
“聽聞兀卒要殺我全家,我才暗中與武鬆聯絡。”
“本是無奈之舉,沒料到反倒保全了家人。”
唐氏擦了擦眼淚,說道:
“城內皇族、高官,幾乎都死絕了,唯有我們家保全了。”
“多虧了武鬆,我娘家人也保住了。”
阿齊高興地說道:
“我和二弟都領了差事,明日領軍收服北麵軍司。”
唐氏驚喜問道:
“宋國還肯讓你們統領兵馬?”
勃玉說道:
“父親做了興慶府副留守,也是大官。”
唐氏驚喜,布雅笑道:
“好了,不說這些,吃幾杯酒慶祝一下。”
一家人進屋慶祝,唐氏又派人給娘家送消息。
到了第二天。
扈三娘領騎兵五千,帶著阿齊往東北方走;
徐寧也領騎兵五千,帶著勃玉往西北方走。
武鬆則在興慶府鎮守,等著四路兵馬平定西夏。
兵馬四出平定的時候,武鬆把白石子、李成龍、劉二找來。
銀子擺在中間,武鬆讓他們帶著破陣營給陣亡的兄弟送銀子、糧食、布匹,一定要送到家人手裏。
這是武鬆答應過的。
三個軍使領了銀子,又去拿了糧米、布匹,馬上給陣亡的兄弟送撫恤。
三天後。
戴宗回到了興慶府,帶來了任命狀。
楊誌、布雅、施恩和胡瑗的任命下來了。
至此,興慶府在武鬆掌控之中。
再過七天,種師道回來了,東麵州郡全部平定。
又過了五天,種師中派人回來送信,說西涼府、宣化府都平定了。
但是往西的肅州、瓜州被西州回鶻占據。
此時冬季下雪,加上要穿越沙漠,軍隊無法西進。
所以種師中在宣化府駐軍,留了一萬精銳,其餘退回卓羅和南軍司。
種師中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軍糧消耗。
宣化府幹旱貧瘠,如果留太多軍隊,後續軍糧補給很麻煩。
魯智深、史進兩人帶兵往回走,種師中隻留了他本部的將領。
三天後,魯智深、史進回到興慶府。
正好扈三娘、徐寧也回來了,除了肅州、瓜州,西夏全部平定。
外麵寒風凜冽,大雪覆蓋了興慶府。
武鬆一眾人聚集在房間裏,中間燒著炭火,兩壇熱酒放在銅爐上燒著,桌上擺著羊肉和麵餅。
魯智深喝了兩大碗,史進攔著不讓他再喝。
武鬆開口道:
“西夏已平定,我與鄆王商議,後日回京師。”
“楊師兄、施恩賢弟、楊春、陳達賢弟,李吉,你們無人留在此處鎮守。”
“西夏剛剛平定,加之李乾順竭澤而漁,必定有叛亂,你等多努力。”
幾個人點頭,他們知道後續肯定會有叛亂。
武鬆又對布雅說道:
“你對西夏情況熟悉,楊師兄有事,你多提點。”
“明白。”
布雅其實已經和武鬆捆綁了,理由很簡單,西夏皇族、高官都殺了,唯有布雅全家沒事。
很多人憎恨布雅,認為他是賣國賊。
這時候,他隻有跟著武鬆才能安然無恙。
武鬆看向趙楷、張吉、何正複。
何運貞給何正複送信,何正複從渭州府趕過來。
趙楷隻安排了護衛長劉誌作為西平府的知州,其他都是張吉、何正複安排的人。
不過,他們的人都還沒有過來。
“我沒有其他吩咐。”
趙楷搖頭,武鬆說道:
“那我們後日啟程回京師,興慶府留五萬禁軍鎮守。”
“韋州、宥州、銀州各領一萬禁軍駐守。”
議事完畢,眾人好好喝了一頓酒。
到了第三天,趙楷帶著兵馬隨從啟程回京師。
楊誌、布雅、施恩一眾人送出城外。
過了黃河,武鬆停下來,說道:
“我們在此分道,我去一趟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