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活捉賊首,挑撥離間

字數:6148   加入書籤

A+A-


    聽了武鬆的話,甘泰無奈笑道:
    “義子便是義子,怎比得過親生。”
    武鬆也不再多說,就在武陵城內住下。
    指揮使董承帶領一萬多兵馬追殺,那袁鼎遁入桃源山,一時難以捉捕,隻得派兵圍山。
    甘泰到了武陵城,就像個土皇帝。
    捉住袁鼎的“妃子”,就在府衙裏亂來。
    武鬆不聞不問,隻在城內等著消息。
    ...
    荊門軍。
    戴宗進了帥府,盧俊義和扈三娘坐在裏麵。
    見戴宗進來,盧俊義吩咐道:
    “二郎去江陵府多時,也不曾有個消息回來。”
    “三娘在此日夜掛念,放心不下。”
    “勞煩兄弟你走一趟,往江陵府探聽消息,好讓三娘安心。”
    戴宗接了將令,說道:
    “我一人去時,沒有個照應的,須得時遷與我同去。”
    盧俊義答應了,將時遷找來,一同讓他跟著去。
    時遷接令,收拾了東西,扮做客商,當即同往江陵府。
    ...
    武陵城內。
    武鬆看著親衛將壯陽的鱉湯送進後衙,心中暗暗冷笑。
    到了前頭,趙芳手裏正拿著一顆好大的珍珠。
    這是他從府衙屋裏撿到的,袁鼎逃跑時掉落。
    “甘泰那廝日夜隻在後衙不出來,也不怕送了性命。”
    武鬆坐下來,趙芳回頭看了一眼,嘿嘿笑道:
    “那廝本不是甚麽好人,在江上劫掠時,但見了十分顏色的女子,便要淫辱一番。”
    “如今那袁鼎的妃子美貌,甘泰那廝豈能不下手。”
    趙芳知道甘泰的底細,武鬆聽了,說道:
    “他膝蓋的毒瘡未好,又吃那壯陽的鱉湯,隻怕要死。”
    趙芳收了珍珠,見四下無人,低聲道:
    “他若死了,二郎接了他的兵馬,豈不是好?”
    原本,武鬆的打算就是如此。
    甘泰統兵五萬出征,武鬆是副將、蘇遊是先鋒將。
    蘇遊已經死了,隻剩一個甘泰。
    一開始,武鬆新來乍到,在軍中威望不足。
    經過數次戰鬥,武鬆在軍中威望已經有了。
    此時甘泰如果死了,武鬆正好接了他的軍隊,培植自己的勢力。
    這是原來的計劃。
    不過,那日攻破武陵城的時候,甘泰那廝流露出想當皇帝的意思。
    武鬆想著,如果可行,讓甘泰造反,和陳諒自相殘殺。
    如此一來,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平定了江陵府。
    計劃歸計劃,凡事要看機會。
    如果甘泰縱欲而死,那就奪取軍隊的指揮權。
    如果甘泰沒死,就慫恿他造反。
    反正兩手準備!
    趙惜月走過來,聽了武鬆的打算,覺著是個不錯的法子。
    正說著,一個信使進來。
    武鬆問了情況,說是昨日殺了大將軍苗鳳,但袁鼎躲在桃源山不下來。
    武鬆起身,帶著信使一同進了後衙。
    甘泰正在吃壯陽鱉湯。
    這廝原本還算清秀的麵容,此時已成了眼窩凹陷、印堂發黑的模樣。
    兩隻眼睛卻布滿血絲,精神亢奮。
    這廝的身體被掏空了!
    再看他的膝蓋,有黑色的血滲出來,隱隱有惡臭的味道。
    這廝沒救了!
    古代社會不比現代,沒有抗生素,這樣的傷口必死。
    “甘將軍,昨日董承殺了苗鳳,那袁鼎卻躲在山裏不出。”
    “末將建議放火燒山,將那袁鼎燒死便可。”
    “如今沒有了部將,袁鼎不過是個孤老。”
    甘泰聽了,將手中湯勺丟在地上,罵道:
    “不拿著袁鼎的首級,我如何向父皇交待!”
    “董承廢物,你去殺了董承,由你接手,必要拿到袁鼎的首級!”
    武鬆看了一眼地上粉碎的勺子,說道:
    “末將領命!”
    到了外頭,趙芳、趙惜月等著。
    看了一眼裏頭,趙芳怎麽了?
    剛才摔東西、罵人的聲音他聽到了。
    武鬆搖頭笑了笑,說道:
    “這廝陽虛火旺,沒救了。”
    “你二人隨我去桃源山,捉了那袁鼎。”
    武鬆帶著兄妹兩人,騎馬往桃源山奔去。
    武陵城距離桃源山二十多裏,不算遠,很快便到了。
    董承正在樹下乘涼。
    此時天氣炎熱,曬得人衣甲穿不住,士兵也脫了衣服,尋找陰涼處歇息。
    見武鬆到了,董承立即起身。
    “甘將軍說務必拿到袁鼎首級,還要...”
    董承見武鬆深色無奈,問道:
    “還要甚麽?”
    武鬆不說話,轉頭看向信使。
    董承又問信使,信使無奈道:
    “甘將軍有令,讓副將殺你。”
    董承吃了一驚,大叫道:
    “我在軍中多時,立了許多功勞,如何就要殺我!”
    武鬆擺擺手,說道:
    “甘將軍在氣頭上,不過是一時衝動罷了。”
    “隻需少了袁鼎,拿了首級,自然怒火就消了。”
    董承心中憤怒,感覺自己遭到了背叛。
    替甘泰打了許多惡戰,到頭來卻要殺了他。
    抬頭看了看烈日,武鬆吩咐燒山。
    董承覺著奇怪,說甘泰不同意燒山,為何還要如此。
    武鬆說此時天幹物燥,燒山最好。
    那袁鼎怕死,見了山火,必定投降。
    董承領命,命令士兵圍住桃源山,同時放火。
    大火很快席卷山林,燒得滋啦啦響,煙霧彌漫。
    武鬆就在山下紮營,等著袁鼎下山。
    山火燒了兩天,袁鼎在山上躲不住,隻得帶著家眷下山。
    士兵很快將袁鼎一家捉了,押到武鬆帳前。
    武鬆敲了敲董承腦袋,說道:
    “你的首級有了。”
    這話一語雙關,既是說董承拿到了袁鼎的首級,也是董承自己的首級保住了。
    董承狠狠罵了一句:
    “青衣賊待我何其涼薄!”
    袁鼎跪在地上祈求放他一馬,董承罵道:
    “因著你,老爺我險些掉了腦袋!”
    一發將人捆了,董承收了兵馬,當即回武陵城。
    到了武陵城,武鬆押著袁鼎一家六口進了府衙。
    甘泰聽聞袁鼎捉到了,出門來看。
    見了董承,甘泰吃了一驚,問道:
    “噫?你沒死?”
    “我不是吩咐伍頌殺你頭麽?”
    武鬆連忙說道:
    “董承追隨甘將軍多時,又捉了袁鼎一家,請甘將軍饒他性命。”
    董承低頭不語,心中深恨甘泰要殺自己。
    “恭喜甘將軍,捉了袁鼎闔家老小,立了大功。”
    身邊諸將和董承也是熟人,紛紛岔開話題。
    甘泰歡喜罵道:
    “這等反賊,也敢妄自稱王稱霸。”
    “豈不知想做天子的,須有天命。”
    “將他們都殺了,隻帶著首級回去。”
    目光落在袁鼎女兒身上,見她有幾分顏色,甘泰又吩咐將袁鼎女兒拖進後衙淫辱。
    眾將不敢違逆,當即把袁鼎一家殺了。
    回到下處,武鬆請董承吃酒,趙芳兄妹兩人陪著。
    吃到半醉,董承耐不住心中怒氣,罵道:
    “老爺辛苦出征,捉了袁鼎一家,不曾說半分功勞,還要殺我頭,可恨、可恨!”
    武鬆安慰道:
    “甘將軍年少,待回了江陵府,聖上自有封賞。”
    董承冷笑道:
    “父子一般模樣,都是涼薄之人。”
    武鬆笑而不語,隻是勸董承多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