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蔡京凱旋,武鬆嘲諷

字數:5396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
    武鬆穿好朝服,李二寶跟隨,到了大慶殿。
    秦王趙楷、樞密副使何正複、尚書右丞張吉已經到了,同來的還有盧俊義。
    因為平定江陵府的功勞,武鬆表盧俊義為兵部右侍郎。
    國子監祭酒董逸也來了,他現在是內閣成員,除了祭酒的職務,他還是戶部右侍郎,頂了王回的差事。
    眾人見過後,中書侍郎蔡攸緩緩走進來。
    一見麵,蔡攸便開始罵他父親蔡京:
    “老狗已經到了東城門,他的那些個黨羽正在迎接他們入城。”
    “說甚麽平定梁山賊寇,立了大功,著實可笑。”
    武鬆笑道:
    “令尊有些本事,童貫、高俅都被抓了,他未曾被抓。”
    殿內大臣聽了,都覺著好笑。
    東城門。
    魯智深、林衝兩人坐在路邊的酒樓,時遷站在窗戶邊上往下看。
    蔡京、高俅、童貫三人跟著大皇子趙桓走在前麵,身後跟著宋江、吳用、關勝、呼延灼、秦明、花榮、李逵一幫人。
    太尉宿元景招安完畢後,已經先一步回了京師,所以不在其列。
    道路兩旁湊了上百官員,都是蔡京、高俅的黨羽。
    這些官員有的品級高、有的品級低,也都無所謂,隻要人多造勢。
    原來的尚書左右丞張康國、鄧洵武,講議司參詳官張拱臣、檢討官王方平等人都在。
    見到蔡京、高俅入城,鼓吹一起奏響,鬧哄哄地一片。
    街道兩旁的百姓都來瞧熱鬧。
    林衝起身,走到窗戶邊上,時遷指著後麵的宋江,說道:
    “那便是山東呼保義、及時雨宋江麽?”
    林衝點頭道:
    “對,他便是。”
    時遷嘿嘿笑道:
    “當初我也曾想過投靠他,隻為了他那名聲。”
    “何曾想到,這廝居然是個沒廉恥的,居然投靠了蔡京、高俅。”
    魯智深罵道:
    “不過是想做官罷了,可惜了後麵這些個好漢,跟著他與奸臣做狗。”
    時遷在人群中看見一人,指著問道:
    “那人不是楊雄麽?”
    林衝看了一眼,點頭道:
    “不錯,那人是楊雄,喚作病關索的。”
    “你如何認得他?你二人曾經見過麽?”
    這個楊雄,原本是薊州兩院押獄兼行刑劊子手。
    在薊州時,與拚命三郎石秀相識,兩人結為兄弟。
    楊雄總是加班,在衙門裏睡覺,夜裏不回家。
    他老婆潘巧雲與和尚裴如海勾搭成奸,被石秀發現。
    奸情被發現後,石秀殺了裴如海,楊雄殺了潘巧雲。
    之後,兩人一起上了梁山。
    按照原本的劇情,時遷也會加入,和他們兩個一起上梁山。
    但是在京師行竊的時候,武鬆招攬時遷,所以沒有一起去。
    林衝問時遷如何認得楊雄,時遷說道:
    “我曾在薊州府裏吃官司,卻得楊雄救了我,因此認得。”
    林衝頗為惋惜地說道:
    “這楊雄、石秀兩人倒是個真好漢,可惜跟著宋江投靠高俅。”
    林衝又指向小旋風柴進,說道:
    “他本是柴氏宗親,龍子龍孫,如今也投靠了蔡京、高俅,著實辱沒了。”
    柴進是後周世宗柴榮嫡派子孫,家中有宋太祖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
    這樣的皇室後裔,投入蔡京、高俅麾下效力,著實丟人。
    林衝覺得不值當,辱沒了柴進皇室子孫的血脈。
    魯智深說道:
    “人各有誌,說他作甚。”
    街道上。
    張康國、鄧洵武攔在道路中間,對著趙桓、蔡京作賀:
    “恭喜定王凱旋!”
    “賀喜太師凱旋!”
    蔡京騎在馬上,非常滿意自己提攜起來黨羽的吹捧。
    “老夫已經不是太師了,隻是為國效力罷了。”
    張康國高聲叫道:
    “太師為國平定梁山賊寇,潑天的大功勞,聖上必定恢複太師的官職。”
    其他黨羽齊聲呼應,亂糟糟地一起喊。
    宋江在後麵聽著,自己還是梁山賊寇,未免尷尬。
    關勝、呼延灼這些人倒是無所謂,楊雄、石秀聽了,臉色都是難看。
    李逵在後麵焦躁罵道:
    “老爺我在山寨是梁山賊寇,招安到了京師還是梁山賊寇。”
    “既然都是梁山賊寇,老爺招甚鳥安!”
    白日鼠白勝踢了李逵一腳,說道:
    “仔細被公明哥哥聽見,又要斬你。”
    李逵閉了嘴,心中卻不快活。
    蔡京、高俅在眾人鼓吹下,烏泱泱到了大慶殿前麵。
    大皇子趙桓,帶著蔡京、高俅、童貫、蔡德章、宋江進入大慶殿,一起跟著進去的還有大刀關勝、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董平和小李廣花榮。
    這五個人是宋江麾下五虎將。
    原本林衝是五虎將之一,林衝走後,為了湊數,將花榮列在末位。
    走進大慶殿,秦王趙楷身邊站著武鬆、蔡攸、盧俊義,張吉、何正複身邊還有一眾占據要職的大臣。
    武鬆、蔡京兩人同時離開京師的這段時間,蔡攸、張吉兩人將朝廷重要的官職,幾乎全部換成了自己人。
    現在,武鬆才是那個權傾朝野的權臣!
    宋江進了大慶殿,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東張西望,看個不停,脖子像烏龜一樣縮起來。
    關勝、呼延灼、秦明和董平都做過官,不那麽拘謹。
    花榮第一次入朝,也看什麽都稀奇。
    宋江賊頭賊腦走到近前,武鬆笑道:
    “這不是山東呼保義、及時雨宋江麽?”
    宋江唬了一跳,急忙轉頭來看,發現是武鬆,慌忙行禮道:
    “原來是樞密使,小可曾在扈家莊見過。”
    童貫看向武鬆,滿眼都是敵意。
    樞密使原本是童貫的差遣,卻被武鬆奪走了。
    而且,樞密院所有人,都換成了武鬆的人,童貫徹底失去了樞密院的掌控。
    童貫恨不能咬死武鬆!
    武鬆看著宋江,說道:
    “聽聞宋頭領替天行道,要為朝廷鏟除奸佞,為何又投入蔡京、高俅門下?”
    宋江本就臉黑,聽了這話,臉更黑了。
    “是朝廷招安,我自然是為了朝廷...”
    “但願你是為了朝廷,莫要跟著奸臣為虎作倀。”
    武鬆嘲諷,定王趙桓不喜,說道:
    “武鬆,你這是甚麽話,本王也是奸臣麽?”
    武鬆抬眼看向趙桓,嗬嗬笑道:
    “抗旨不遵的,不是奸臣,那是反賊麽?”
    趙桓和皇後是一夥的,當初若非蔡京死保,趙桓已經被殺頭了。
    武鬆重提此事,嚇得趙桓臉色驟變。
    秦王趙楷走出來,說道:
    “定王何必多言,公道自在人心。”
    眼看兩邊要吵起來,太尉宿元景走出來,勸道:
    “都是為朝廷效力,諸公當齊心協力才是。”
    宿元景勸了,加上形勢不如人,趙桓咽了這口氣,和蔡京一幹人等站在另一側。
    殿後傳來喊聲,徽宗在楊戩的陪同下,緩步登上了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