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眾叛親離,宋江落淚

字數:5716   加入書籤

A+A-


    孫二娘當眾戳穿扈三娘、趙惜月的心思,惹得兩人羞紅了臉,慌忙起身進了裏屋。
    楊雄聽了,笑道:
    “少女愛英雄,二郎這等好漢,哪個女子不愛。”
    眾人笑了一會,仰頭幹了一碗酒。
    坐下來,石秀問道:
    “二郎方才使的甚麽刀法,好生厲害。”
    楊雄也問道:
    “我與石秀兄弟都是用刀的,未曾見過這等厲害的。”
    武鬆說道:
    “這是我師父傳授的滾龍刀法,方才耍與林師兄看。”
    石秀追問道:
    “時遷說二郎與林教頭是同門?”
    林衝笑道:
    “此事若非二郎說起,我也不知曉。”
    “當年師父雲遊到京師,見我天資不錯,傳授了槍法。”
    “我隻道師父隻我一個弟子,不曾想又去了清河縣,教了二郎。”
    “更稀奇的是,師父還在大名府教了我師兄盧俊義。”
    石秀聽了,大為驚奇,問道:
    “尊師三個弟子都是豪傑,不知如今在何處仙山?”
    林衝搖頭,他不知道師父周侗此時人在何處。
    眾人看向武鬆,武鬆也搖頭道:
    “我遇見師父約莫有十年光景了,再也未曾遇見。”
    楊雄點頭道:
    “這等高人,都是行蹤不定的,如何能知曉。”
    吃完酒,楊雄、石秀看武鬆再耍了一套刀法,然後一起回了驛館,約定明日一起過來。
    回到驛館,兩人當即開始收拾東西。
    打虎將李忠見了,問道:
    “兩位兄弟這是做甚?要歸鄉去麽?”
    楊雄、石秀不說話,隻是低頭收拾東西。
    恰好李逵路過,大步鑽進來,問道:
    “兄弟去哪裏?莫不是要去投武鬆麽?”
    見李逵說破,石秀索性說道:
    “不錯,我與楊雄哥哥已見過武鬆。”
    李逵叫嚷道:
    “那武鬆也不是甚麽好人。”
    “總好過在蔡京、高俅手下做事,我山寨多少兄弟被高俅殺了,我豈能為他賣命。”
    既然已經說破,石秀也不再等了。
    東西收拾好,與楊雄拿了刀,連夜往武鬆的侯府去。
    李逵趕忙告訴宋江。
    宋江聽聞後,急匆匆追出來,人已經走遠了。
    “哎呀,武鬆那廝挑撥我兄弟義氣,可恨、可恨!”
    “學究,你有甚麽法子,勸勸諸位兄弟。”
    吳用搖頭歎息道:
    “若是我等歸順朝廷,尚且好說,如今在高俅、蔡京麾下聽用,隻怕...哎..”
    “隻怕除卻關勝、秦明、呼延灼這些人,其他都不好留住。”
    關勝、秦明這些人本來就是朝廷的將領,因為戰敗才投降梁山的。
    這些人對蔡京、高俅沒有什麽仇恨,不會因此離開。
    但是,這些人並非真心依靠宋江,他們心裏更多的是朝廷。
    到了戰場上,蔡京、高俅的話比他宋江的話管用。
    如此一來,他宋江就是孤家寡人,沒有人可以指揮,也就沒有了價值。
    宋江心裏很清楚,高聲罵道:
    “賊武鬆,壞我根基!”
    鐵扇子宋清走過來,安慰道:
    “兄長,他們去了便去了,先安撫其他兄弟。”
    這個宋清是宋江的親弟弟,外號:鐵扇子。
    其他人拋棄宋江,宋清是不會的,而且鐵板一塊。
    吳用點頭道:
    “宋清兄弟說的是,且先安撫好其他弟兄,若是再散了,我等聚義便是一場空了。”
    宋江慌忙召集還在驛館的兄弟,特別是草莽出身,願意聽宋江話的。
    幾十個人擠在一起,宋江坐在中間。
    吳用、李逵、宋清、花榮幾個站在宋江身後。
    掃視一圈,宋江開口道:
    “眾位兄弟,我等在梁山泊聚義,本是為了替天行道、匡扶朝廷。”
    “如今好容易招安,到了京師,隻帶打過擂台,便可以授官,為國效力。”
    “到了此時,眾位兄弟切莫半途而廢,壞了我的義氣。”
    這話說完,在場眾人都有些沉默。
    撲天雕李應方才聽聞楊雄、石秀已經先一步走了,也正打算明日投靠武鬆。
    聽了宋江的話,心中未免不喜。
    宋江繼續說道:
    “在梁山時,有賴諸位兄弟扶持,往後建功立業,還需眾位兄弟。”
    “那武鬆居心叵測,並非良善之人,投入他的手下,未必就有好前程。”
    李應終於按捺不住,說道:
    “宋頭領,我等當時上梁山,為的是殺貪官、替天行道。”
    “現如今卻跟著高俅、蔡京,那我等豈非成了鷹犬?”
    “那武鬆是蔡京、高俅的對頭,投入他帳下,總好過跟著蔡京、高俅!”
    “那扈家莊的扈成,跟隨武鬆不到一年,已做了江陵府的兵馬都監,怎就沒有好前程?”
    “你無非是怕我等去了,你無將可用,沒人為你掙個好前程。”
    宋江被說得無地自容,問道:
    “莫非李莊主也投了武鬆?”
    “不錯,我已和二郎見過,是個一等一的好漢,我如今便走。”
    說完,李應也不等明日,拿了東西、帶了仆人就走。
    宋江揉了揉眼睛,大哭道:
    “我宋江豈是貪圖富貴的,招安隻是為了眾位兄弟有個好前程。”
    “我也知曉蔡京、高俅不好,這都是朝廷的旨意,我等身為臣子,豈可抗旨。”
    宋清安慰道:
    “哥哥不必傷心,那楊雄、石秀、李應本不是好人,去了便去了。”
    “留在此處的,才是真兄弟、真好漢。”
    宋江對著眾人拜道:
    “求各位兄弟留下,莫要壞了當初結義的情義!”
    宋江就差給眾人跪下磕頭了。
    沒有這些人幫襯,他宋江狗屁不是,文不行、武不就,做知縣都不配。
    白麵郎君鄭天壽說道:
    “公明哥哥何必如此,人各有誌,他們走了便走了。”
    “我等依舊跟著哥哥,不必憂愁。”
    母大蟲顧大嫂也說道:
    “我們都不走的,哥哥放心。”
    小尉遲孫新說道:
    “宋頭領放心,我們夫妻都不走。”
    有了他們幾個帶頭,其他人也說不走,宋江這才收了淚,請大家吃酒。
    打虎將李忠混在其中,心裏卻想著投靠武鬆。
    李忠曾經傳授史進棍棒,算是史進的啟蒙師父。
    如今史進在武鬆麾下,做了六品的官,和史進一同落草的楊春、陳達都做了兵馬都監。
    不管怎麽看,投靠武鬆才是好去處。
    明日我且去找史大郎,有他引薦,不怕得不到好官。
    打定了主意,李忠胡亂吃了一回酒,早早去睡了。
    李應拿著東西到了江陵侯府時,楊雄、石秀剛剛住下。
    見了李應,武鬆大喜,扈三娘也歡喜,馬上安排住處。
    一天挖了宋江三個人,武鬆心情大好。
    那樣的龜蛋,要甚麽兄弟,都是當炮灰。
    三人就在侯府暫時住下。
    ...
    第二天。
    打虎將李忠早早穿好了衣服,問了地方,獨自到了史進宅子門口。
    敲響宅子大門,通了姓名,仆人卻說史進去大相國寺找魯智深去了。
    李忠想著自己和魯智深也認識,便往大相國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