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打虎將投靠,高俅罵宋江
字數:5773 加入書籤
到了大相國寺,李忠問了僧人,找到菜園子所在。
正見魯智深和史進在吃酒,旁邊幾個潑皮伺候。
李忠見了,上前行禮道:
“兩位兄弟好自在。”
史進抬頭見到李忠,連忙起身接了:
“師父怎來了這裏?”
聽聞史進稱呼一聲“師父”,李忠心中暗喜。
有這份香火情在,投靠武鬆已經不算難事。
魯智深瞥了一眼李忠,心中不太歡喜。
當日在渭州府遇見時,問李忠要銀子給金老父女,李忠這廝扭扭捏捏不爽利。
後來路過桃花山,李忠這廝又吝嗇財物不肯給,魯智深索性把桃花山給搶了,還把桃花山的嘍囉揍了一頓。
李忠笑嗬嗬坐下來,說道:
“自打離開渭州,一直想著大郎,前兩日跟著宋頭領到京師,便想著來尋你。”
“我也想著去找師父,隻是礙著宋江的麵子,不好就去。”
史進給李忠倒了酒。
不管怎麽說,李忠都是史進的啟蒙師父,見了麵不可能冷臉相對。
魯智深瞅了李忠一眼,說道:
“你到灑家這裏,不怕灑家問你借銀子?”
李忠尷尬笑了笑,說道:
“哥哥如今做了將軍,怎會缺銀子。”
魯智深是個灑脫的漢子,說了一句便算了。
史進居中調和,潑皮拿來碗筷,請李忠一起吃酒肉。
“師父如今住在哪裏?”
“和其他兄弟一起在驛館住著。”
“若是方便,師父到了宅子去住,我那宅子寬敞,如今隻有王進教頭母子與我同住。”
史進後來得到了王進的指點,拜為師父,此事李忠也知曉。
隻是王進在那裏住著了,李忠不好再去。
“住處不打緊,我今日來是想請大郎替我謀個門路。”
史進也是個伶俐的人,問道:
“師父也想到二郎麾下麽?”
李忠嗬嗬笑了笑,說道:
“是,昨夜見李莊主、楊雄、石秀三人都走了,我也想著你在江陵侯那裏,也想過來。”
史進肯定是願意引薦的,畢竟是自己的師父。
可他也記得,當初史進想聯絡李忠,讓他過去,武鬆說李忠不是個好漢。
此時若再說,恐怕武鬆不高興。
見史進臉色為難,李忠問道:
“莫非嫌我武藝不好麽?”
“不是,我須跟二郎說了,才好回複師父。”
“不急,且容慢慢商議。”
魯智深開口道:
“有甚麽好商議,你若是真想跟著二郎,來便是了。”
“灑家與你去說,二郎必定答應。”
魯智深和武鬆關係很不一般,他開口了,史進才說道:
“既如此,師兄與我一同去。”
魯智深不推脫,抹了一把嘴,起身往江陵侯府走去。
李忠欣喜跟著史進,一同往江陵侯府走。
到了侯府,剛好時遷來接楊雄、石秀到他宅子裏去住。
李應還在府裏與扈三娘說話。
見了李忠,楊雄喜道:
“李忠哥哥也要過來麽?”
“是,見三位兄弟來了,我也過來。”
李忠不忘回頭拉著史進說道:
“史大郎是我徒弟,他在二郎麾下多年了。”
史進和三位行禮見過。
魯智深進了門,對著武鬆說道:
“二郎,這人便是喚作打虎將李忠的,你也知曉。”
“俺今日與他引薦,你便收了他。”
魯智深開口,又是史進的師父,人也到了門口,武鬆不好趕人走。
“久聞打虎將高名,大郎念叨你許久了。”
李忠上前行禮:
“江陵侯大名如雷貫耳,恨不能早相見。”
“叫江陵侯生疏了,叫我二郎便是。”
李應上前拍著李忠的肩膀說道:
“宋江那廝不是義氣的人,你到這來才是正道。”
“如今我剛到,二郎便給了我八品的武職。”
李忠驚訝道:
“李莊主就賜官了麽?”
扈三娘抬了抬下巴,驕傲地說道:
“二郎是樞密使,給一個八品武職直個甚麽。”
“楊雄、石秀兩位兄弟也已有了官階,都是二郎給的。”
李忠聽得目瞪口呆,恨自己沒有早點來。
武鬆這樣的人才配叫哥哥,宋江那廝算個甚麽東西。
“些許小官罷了,待諸位立了功勞,我再安排。”
“今日兄弟都在,且吃兩杯酒。”
後廚當即做了酒菜,武鬆就請眾人在府裏吃了一回酒。
史進環顧左右,不見李二寶,問道:
“二寶如何不見?”
扈三娘馬上說道:
“那個河東獅孫邈不是好人,整日裏帶著二寶、燕青在青樓廝混。”
時遷笑道:
“在家裏被那母山魈約束,如今到了京師,便是鳥出籠、魚入海,不去找婊子才稀奇。”
武鬆好奇,問道:
“為何叫孫邈河東獅?”
趙惜月笑道:
“這是三娘姐姐起的綽號,隻為孫邈怕他老婆,猶如河東獅吼,故而喚作河東獅。”
眾人聽了,都是大笑。
一頓酒吃完,李忠回到驛館,收拾了包袱,便離開了宋江。
史進極力邀請,李忠暫時在史進家中落腳。
...
太尉府。
宋江彎著腰,快步進了書房,高俅劈麵罵道:
“你這廝在梁山的時候稱王稱霸,叫甚麽及時雨、呼保義。”
“如今到了京師,你手下那些個頭領,走的走、散的散。”
“幾時你的兄弟都散了,你也是個無用處的,到時候將你充軍!”
楊雄、石秀這些人投靠武鬆的消息傳到了高俅這裏,高俅大為光火。
往後滅遼國,和武鬆爭權,都要依靠這些人當炮灰。
答應宋江招安,看中的也是這些人。
宋江無奈道:
“太尉明鑒,我等到京師後,不曾有一官半職。”
“反看武鬆那廝,李應才剛去,便做了開封府左右軍巡使。”
“楊雄、石秀也做了開封府左右廂公事,怎不叫人心動?”
“弟兄們跟著我下山,是想為國盡忠、為朝廷效力,無有官職,如何效力?”
高俅聽了,覺得宋江在嘲諷他無能,罵道:
“你這廝沒有尺寸功勞,就跟我要官!”
“你莫要忘了,你等都是造反的賊寇,不問你們的罪過,已是天恩浩蕩。”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宋江已經招安歸順,投靠了高俅,不敢爭執,隻是說道:
“這世道,有酒有肉,兄弟哥哥叫著;沒酒沒肉,紅著臉不識得你是何人。”
高俅罵道:
“你等不是江湖好漢,最講義氣麽?要甚麽酒肉!”
“你們也要論勢利二字,算得甚麽梁山好漢!”
宋江被罵得臉如黑炭,心中十分無奈。
他本想歸順朝廷,然後得到重用,大家都做官。
而自己是老大、頭領,在朝廷的分量就很重,前途無量。
不曾想,最後居然分給了蔡京、高俅,惹得眾兄弟不高興,走的走、散的散。
“罷了,我與太師商議,給你們先賜官,免得再走了。”
宋江驚喜道:
“謝太尉賜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