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天師包道乙,太尉鄭魔君

字數:5218   加入書籤

A+A-


    武鬆進了方貌住過的院子,裏麵還有一些來不及走脫的女仆。
    問了女仆,才知道方貌剛剛跑了。
    燕青說道:
    “方貌那廝走得匆忙,我帶人去追,必將他人頭取來。”
    “窮寇莫追,休要趕他,今夜休整,明日再破無錫便是。”
    武鬆知道燕青憎惡方貌,但這次打仗求穩。
    騎兵跑了一天,人疲馬乏,又到了夜裏,容易出事。
    盧俊義也勸燕青莫要衝動,且在城內休整一日再說。
    等武鬆安頓下來時,徐寧帶著七萬步軍到了城內。
    得知方貌不戰而逃,徐寧大喜。
    到了第二日早上。
    武鬆依舊天色蒙蒙亮就開始出發,帶著一萬騎兵奔襲40裏,中午時分就到了無錫城下。
    此時的方貌剛剛還在睡夢中。
    張儉匆忙稟報時,方貌又吃了一驚,大罵道:
    “賊廝武鬆,若是有膽,便來蘇州捉我!”
    說罷,方貌起身又跑。
    張儉眼睜睜看著方貌帶著親衛又跑了,心中有話說不出來。
    城內的賊兵剛剛安頓下來,聽聞武鬆又殺來,方貌又跑了,隻得跟著再跑。
    無錫知縣聽聞後,也匆忙跟著跑了。
    城內兵馬逃散,龐斌、龐衛兄弟爬上城牆,打開城門,武鬆入城,輕鬆占領無錫城。
    等到下午時分,徐寧壓著七萬大軍抵達無錫城,武鬆已經出榜安民。
    軍隊抵達後,武鬆下令兵馬加固城防。
    往南蘇州城堅固,又是方貌老巢,不能再追了。
    眾將在府衙坐地,林衝笑道:
    “師兄好計策,連續奪了常州、無錫。”
    魯智深抹了抹腦袋,笑道:
    “灑家隻是隨口一說,都是二郎帶兵。”
    “這城內不知可有剃發的,灑家這頭發長了。”
    歐陽雄笑道:
    “這個卻是不好找,城內該有寺廟,長老且到寺廟去剃發。”
    “探花郎說的是,明日灑家尋一個寺廟剃發。”
    當下,武鬆就在無錫城內駐紮,修繕城防,一麵發戰報往京師報捷。
    ...
    睦州城皇宮裏。
    方貌的信使到了,方臘看著奏報,氣得破口大罵:
    “方貌那廝無能,15兵馬,居然被武鬆殺敗!”
    “連朕的女兒也被捉了,還有鄧元覺,身為國師,居然被活捉了!”
    “將祖丞相找來!”
    侍女慌忙傳旨。
    很快,一個中年男子走進來。
    此人便是方臘的右丞相祖士遠。
    “老臣拜見陛下。”
    祖士遠見方臘臉色不好,問道:
    “莫不是吳王在前線戰事不利麽?”
    方臘怒罵道:
    “方貌那廝損兵折將,將我女兒陷了,國師也被活捉。”
    祖士遠聽了,吃了一驚,說道:
    “吳王與國師有兵馬十五萬,怎的如此大敗?”
    正說著,又有飛鴿傳書到來,依舊是方貌發來的。
    侍女呈給方臘看過,氣得方臘掀翻了桌子,罵道:
    “朕給他十五萬兵馬,居然隻剩下五萬多,逃回了蘇州城,不敢再戰。”
    “這等大敗,還敢問我要兵馬,他有甚麽麵目見我!”
    祖士遠撿起地上的奏報,上麵是方貌的求援信。
    方貌說武鬆十分的驍勇,帶兵一路追殺,已經破了常州、無錫、宜興。
    如今屯兵無錫、宜興,蘇州、杭州都受到了威脅。
    帶去的十五萬兵馬,如今隻剩下五萬,全部退回蘇州城內,不敢再戰。
    看過奏報,祖士遠驚出一身冷汗來。
    “武鬆兵馬不過十萬,如何這等厲害?”
    方臘大罵方貌無能,啐道:
    “朕聽聞這廝相中了一個喚作甚麽燕青的敵將,要將他收入房中。”
    “朕的江山被武鬆入侵,這廝還在物色男子,恁地不成器了!”
    祖士遠臉皮抽了抽,這等好男風的事情,私下裏說便了,如何當麵說出來。
    “陛下息怒,那武鬆是朝廷的鷹犬豺狼,十分厲害。”
    “去年時,便滅了西夏,殺了皇帝李乾順。”
    “如今到了我們永樂地麵,若不能殺了他,定然是個大禍害。”
    方貌大敗,固然有罪,還須以大局為重,且先殺了武鬆,再問吳王的罪過。
    方臘坐下來,侍女小心扶起桌子。
    “丞相說的是,隻是武鬆那廝厲害。”
    “石寶、鄧元覺被捉了,吳王麾下八驃騎都被他殺了。”
    “如今派誰去,才能殺了武鬆?”
    原本方臘麾下猛將如雲、謀士無數...武鬆剛才數月,便殺了他大半,方臘心中如何不慌?
    石寶、鄧元覺都是方臘麾下頂級謀士、戰將。
    他們兩人都被活捉,方臘實在想不出誰去合適。
    祖士遠說道:
    “尋常戰將隻怕殺不得武鬆,須有道術的人去才是。”
    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
    方臘撫掌笑道:
    “丞相所言甚是,朕如何忘了。”
    “快宣殿帥司太尉和天師來!”
    侍女傳旨,很快兩個男子進來。
    為首一男子身穿道袍,瘦臉長須,背上一柄寶劍。
    身後的男子身穿鎧甲,身材魁梧健碩,目露凶光。
    這兩人便是天師包道乙和殿帥司太尉鄭彪。
    這個包道乙祖原是金華人士,幼年出家,在山裏學左道之法。
    後來跟了方臘,謀叛造反,但遇交鋒必使妖法害人。
    他有一口寶劍,號為:玄天混元劍。
    這寶劍端的歹毒厲害,能飛出百步之外取人性命。
    包道乙替方臘殺了許多人,因此尊為:靈應天師。
    而這個殿前司太尉鄭彪,原是婺州蘭溪縣都頭出身,自幼使得槍棒慣熟。
    方臘造反後,鄭彪跟隨征戰,做到殿帥太尉。
    鄭彪這廝又酷愛道法,禮拜包道乙為師,學得他許多法術在身。
    但遇廝殺之處,必有雲氣相隨,因此人呼為:鄭魔君。
    兩人到了近前,對著方臘行禮。
    方臘請他兩人坐下說話。
    “武鬆那廝渡過江來,多了潤州城,又奪了江寧府。”
    “朕派吳王前去征剿,非但未曾立功,反被武鬆殺敗。”
    “朕的女兒金枝,石寶、鄧元覺都被武鬆捉了去。”
    “方貌那廝,十五萬大軍,隻剩得五萬回蘇州城。”
    “那武鬆不是善類,去歲滅了西夏,又來浙江地麵逞凶。”
    “若不阻止武鬆那廝,隻恐江山傾覆,我等皆危矣。”
    “召集兩位,還請到陣前走一趟,破了那武鬆。”
    方臘特意看向包道乙,說道:
    “朕打下這江山,天師多有助力。”
    “還望天師闡揚道法,護國救民,殺了武鬆,以保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