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湘王朱栢的禮物到了!

字數:7327   加入書籤

A+A-


    話音落下,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那幾樣禮物上。
    沒有玉器古玩,沒有綾羅綢緞。
    那頂金帳雖然華貴,卻帶著揮之不去的血腥與煞氣;那柄寶刀靜靜躺在錦盒中,刀鞘古樸,卻能聽到金戈鐵馬的嘶鳴。
    這不賀禮,更軍功的炫耀。
    無形的壓力,從遙遠的北平,穿過千裏江山,降臨在這奉天殿之上。
    朱允炆臉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隨即又化開,變得更加燦爛。
    他輕輕笑出了聲,那笑聲在針落可聞的大殿裏,顯得無比刺耳。
    “四叔,還真是懂得孝敬啊。”
    他慢悠悠地吐出這句話,語氣溫和。
    可每一個字,都紮在百官的心頭。
    齊泰和黃子澄立刻交換了一個眼色,他們知道,皇太孫要發難了。
    果然,朱允炆轉過身,麵向始終沉默不語的朱元璋,臉上帶著一種天真而誠摯的孺慕之情。
    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大殿。
    “皇爺爺,孫兒看四叔在北方戍邊,風吹日曬,實在是辛苦。他立下如此汗馬功勞,我這個做侄兒的,看著都心疼。”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詞句,那副悲天憫人的模樣,看得一些老臣都忍不住在心裏發寒。
    “依孫兒看,不如就讓四叔回來吧。召他回京,給他封個大大的爵位,讓他頤養天年,享受享受天倫之樂,也算是皇爺爺您對他這些年功勞的體恤。”
    這番話說得何其動聽!
    簡直是仁君聖主才會有的寬厚與慈愛。
    然而,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所有人都變了臉色。
    “至於北疆的防務嘛,”
    朱允炆的語氣變得輕快起來,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曹國公李景隆,素有將才,忠心耿耿。不如就命李景隆代替四叔,總領北疆兵馬。孫兒相信,以景隆之能,必定能蕩平漠北,將那些韃靼餘孽徹底驅逐幹淨,為我大明開創萬世太平!”
    轟!
    朱允炆的話,在百官的腦海中炸響。
    李景隆?
    那個除了家世顯赫,隻會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
    讓他去鎮守北疆?
    去麵對燕王朱棣都感到棘手的蒙古鐵騎?
    這……
    這不是讓一隻綿羊去看守狼群的家門嗎?!
    一瞬間,所有人都明白了皇太孫的意圖。
    這不是什麽體恤,這是赤裸裸的奪權!
    是用一個廢物,去換掉一頭猛虎!
    齊泰和黃子澄立刻跪倒在地,激動得老淚縱橫。
    “殿下仁德!此乃千古未有之仁德啊!”
    “為叔父計,為社稷計,殿下思慮之周全,臣等萬萬不及!陛下,皇太"孫殿下此舉,乃是安社稷、穩江山的不世之功!”兩人一唱一和,將朱允炆捧上了天。
    其餘的官員,有的麵如土色,有的額頭冒汗,卻無一人敢出聲反對。
    蜀王朱椿的下場還曆曆在目,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被吊在午門上的“逆賊同黨”。
    整個大殿,再次陷入了詭異的狂熱與死寂交織的氛圍中。
    唯有龍椅上的朱元璋,沒有任何反應。
    他那雙渾濁的老眼,靜靜地看著自己這個春風得意的好聖孫,眼神深處,沒有讚許,也沒有憤怒,隻有一片深不見底的幽暗。
    李景隆是什麽貨色,他朱元璋比誰都清楚。
    一個草包,一個窩囊廢。
    之所以留著他的命,還讓他身居高位,正是因為他無能,好控製,掀不起任何風浪。
    可現在,允炆竟然要把這個草包放到九邊重鎮之首的北平去?
    這是想開疆拓土,還是想把大明的國門拱手送給敵人?
    朱元璋枯瘦的手指在龍椅的扶手上輕輕敲擊著,一下,又一下,不疾不徐。
    那輕微的聲響,卻敲在每一個人的心髒上。
    他老了,他殘暴,但他不糊塗。
    他能看到朱允炆那張仁厚麵具下,急不可耐的野心和……
    愚蠢。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那唱禮的太監似乎是為了打破僵局,硬著頭皮繼續念了下去。
    “楚王殿下,奉上……”
    “代王殿下,奉上……”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沒有底氣。
    因為他發現,禮單已經快要念到盡頭了。
    終於,他念完了最後一個名字,手中的禮單也隨之垂落。
    大殿中,一片死寂。
    一個站在後排的言官,許是太過緊張,下意識地小聲嘟囔了一句:“湘王殿下呢?怎麽沒有湘王殿下的賀禮?”
    聲音雖小,但在空曠的殿宇中,卻異常清晰。
    所有人的心都咯噔一下。
    對啊,湘王,十二殿下朱栢呢?
    唱禮的太監臉色煞白,冷汗瞬間浸透了後背的衣衫。
    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顫抖著聲音回道:“回……回陛下,皇太孫殿下……諸王賀禮,皆已在此……唯,唯獨……沒有湘王殿下的賀禮。”
    “沒有?”
    朱允炆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了。
    如果說,朱棣送來的禮物是一次暗藏機鋒的示威,那朱栢這種連禮物都懶得送的行為,又算什麽?
    是無視!
    是赤裸裸的、不加任何掩飾的蔑視!
    十一叔朱椿為他求情,被他吊死在午門。
    他以為這足以震懾所有的叔叔。
    可現在,他的十二叔朱栢,這個在他印象中隻知風花雪月、尋仙問道的廢物藩王,竟然用這種最直接,也是最羞辱的方式,狠狠地給了他一巴掌!
    狂怒的火焰,從朱允炆的心底猛地竄起,瞬間燒遍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的臉因為極度的憤怒而漲得通紅,雙拳在寬大的袖袍下死死攥緊,指甲深深地嵌進了掌心。
    整個奉天殿的空氣,在這一刻凝固成了冰。
    群臣們連呼吸都停止了,他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從皇太孫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幾乎要將人吞噬的暴戾之氣。
    而龍椅之上,那一直沉默的老人,終於停止了敲擊扶手的動作。
    他緩緩地抬起眼皮,目光越過暴怒的朱允炆,望向了大殿之外,那遙遠的,荊州的方向。
    就在這死寂的氛圍即將把所有人的心神都壓垮之際,殿外忽然傳來一聲嘹亮高亢的唱喝,猛地炸響在奉天殿中!
    “湘王殿下,賀禮到——!”
    這一聲,一道無形的巨浪,瞬間衝垮了殿內凝固的氣氛。
    所有人都猛地一顫,僵硬的脖頸生了鏽的機括,咯吱作響地轉向殿門方向。
    朱允炆那張因憤怒而扭曲的臉,肌肉狠狠一抽。
    狂怒的火焰尚未熄滅,愕然與不信便已席卷而來。
    什麽?
    朱栢?
    他的賀禮?
    龍椅之上,朱元璋那雙渾濁的老眼也驟然收縮,射出一道駭人的精光。
    他那枯瘦的身軀微微前傾,似乎想聽得更清楚一些。
    還未等群臣從這突如其來的反轉中回過神,殿外侍衛的聲音再次拔高,帶著一種近乎誇張的敬畏與惶恐,響徹雲霄!
    “稟陛下,稟皇太孫殿下!湘王禮物……禮物太過貴重,吾等不敢輕啟,請陛下與皇太孫親啟!”
    “轟!”
    這句話,比第一聲唱喝更具威力。
    大殿之內,瞬間從死寂變為一片抑製不住的騷動。
    官員們麵麵相覷,臉上的驚恐和緊張迅速被一種狂熱的喜悅所取代。
    不敢輕啟?
    這是何等樣的重禮!
    朱栢,他怕了!
    他終究還是怕了!
    在皇爺爺和自己的雷霆天威麵前,那個在荊州尋仙問道的十二叔,終究還是選擇了屈服!
    他不僅送了禮,還送了一份讓禁宮侍衛都不敢擅自觸碰的絕世重禮!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祝壽,這是在搖尾乞憐!
    是在卑微地乞求寬恕!
    “哈哈……哈哈哈哈!”
    一陣壓抑不住的、近乎癲狂的大笑聲從朱允炆的喉嚨裏爆發出來。
    他笑得前仰後合,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之前那股憋屈到極致的怒火,此刻盡數化作了揚眉吐氣的無上快感。
    他猛地一甩袖袍,那張年輕而漲紅的臉龐上,寫滿了不可一世的傲慢。
    他用一種勝利者的姿態,環視著底下那些剛剛還戰戰兢兢的文武百官,眼神中充滿了輕蔑與得意。
    看呐!
    都給孤看清楚了!
    這就是與孤作對的下場!
    便是親叔叔又如何?
    還不是要乖乖地低下他那高貴的頭顱!
    “陛下天威浩蕩!四海鹹服!”
    兵部尚書齊泰第一個反應過來,立刻拜倒在地,聲音洪亮地恭賀道。
    “皇太孫仁德播於天下,諸王感念,莫不臣服!”
    黃子澄緊隨其後,言語間的諂媚之意,幾乎要滴出水來。
    有了他們帶頭,滿朝文武被按下了某個開關,瞬間山呼海嘯般的恭賀聲便淹沒了整個奉天殿。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皇太吞聖德無疆,蠻夷賓服,宗親歸心啊!”
    “湘王殿下知曉天威,獻上重禮,此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福!”
    奉承之聲不絕於耳,一聲高過一聲,要將殿頂都掀翻。
    這些剛剛還噤若寒蟬的官員們,此刻一個個都變成了最虔誠的信徒,用最華麗的辭藻,讚美著帝王與儲君的無上權威。
    朱元璋靠在龍椅上,臉上的陰沉早已散去。
    他那雙深邃的老眼看著底下跪倒一片的臣子,又看了一眼自己那個意氣風發的好聖孫,幹癟的嘴角向上扯了扯,露出一個森然的笑容。
    他緩緩吐出一口濁氣,胸中的那股鬱結,似乎也隨著這滿殿的吹捧聲消散了不少。
    好,好啊!
    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麵!
    他朱家的天下,就該是這個樣子!
    所有人,都必須匍匐在他的腳下,匍匐在他為大明選定的繼承人腳下!
    “好!好一個十二叔!”
    朱允炆大笑著,他伸手指著殿外,聲調因為極度的興奮而顯得有些尖銳,“還愣著幹什麽?快!快把十二叔的賀禮給孤端上來!”
    他向前走了兩步,居高臨下地對著滿朝文武,一位正在檢閱戰利品的將軍。
    “讓諸位愛卿都好好瞧瞧!瞧瞧我這位十二叔,到底送來了什麽樣‘不敢輕啟’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