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李景隆伏誅!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李景隆看著眼前這幅煉獄景象,看著自己麾下的將士在火海中掙紮、哀嚎,他的意誌,他的驕傲,他所有的野心,都在這熊熊烈火中,被燒成了灰燼。
    “跑……跑……”
    他嘴裏喃喃自語,丟掉了手中的佩刀,轉身就想逃跑。
    可他又能跑到哪裏去?
    “保護國公爺!”
    幾名僅存的親兵發出最後的怒吼,用自己的性命為他撞開了一條血路。
    李景隆連滾帶爬,踩著同袍的屍體,在一片混亂中,找到了一匹無人駕馭的戰馬。
    他手腳並用地爬上馬背,什麽也不顧了,瘋了地揮動馬鞭,朝著來時的方向,那個看似防備最薄弱的營地入口衝去。
    他甚至不敢回頭再看一眼。
    因為他知道,那一萬大軍,完了。
    他李景隆,也完了。
    高塔之上,賈詡看著那個倉皇逃竄的背影,嘴角,終於勾起了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轉過身,對身後的校尉吩咐道:“傳令,吹號,讓冉閔將軍開始吧。”
    “喏!”
    “嗚——嗚——嗚——”蒼涼而肅殺的號角聲,在營地的最後方,驟然響起!
    地麵,開始微微震動。
    原本漆黑一片的營地後方,突然亮起了無數雙猩紅的眼睛。
    那是數千名重甲步卒的眼睛!
    他們手持陌刀,身披重鎧,如同一座座移動的鐵塔,沉默地,堅定地,朝著那片已經徹底失去抵抗意誌的殺戮場,緩緩壓了過來。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對於那些僥幸在箭雨和火海中活下來的南軍士兵而言,這沉重的腳步聲,和催命的鼓點,沒有任何區別。
    他們的精神,徹底垮了。
    有人扔掉了兵器,跪地求饒。
    有人狀若瘋癲,嚎啕大哭。
    還有人,將刀口對準了自己……
    賈詡沒有再看下去,他緩緩走下高塔,夜風吹拂著他的長袍,獵獵作響。
    今夜,金陵城外,再無南軍。
    金陵城內,東宮。
    燭火搖曳,映照著朱允炆蒼白而焦灼的臉。
    他已經一夜未眠。
    從李景隆率領大軍出發的那一刻起,他就坐在這裏,像一尊望眼欲穿的石像。
    宮殿裏靜得可怕,隻能聽見他自己粗重的呼吸聲,還有殿外偶爾傳來的更夫梆子聲,每一聲,都像重錘敲在他的心上。
    “怎麽還沒消息?”
    他終於忍不住,從紫檀木的椅子上站了起來,在鋪著華美地毯的殿內來回踱步。
    寬大的袖袍隨著他的動作擺動,像一隻被困在籠中的蝴蝶,徒勞地扇動著翅膀。
    “奇襲……奇襲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
    他喃喃自語,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一萬大軍,踏平他一個小小的營寨,還需要多久?一個時辰?兩個時辰?”
    他走到窗邊,推開雕花木窗,帶著寒意的夜風灌了進來,讓他激靈靈打了個冷戰。
    他望向城外,那個方向,是朱栢逆賊的營地。
    此刻,那裏漆黑一片,死寂無聲。
    沒有喊殺聲,沒有火光,什麽都沒有。
    這種詭異的平靜,比震天的廝殺聲更讓他感到心慌。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出事……”
    朱允炆的嘴唇有些發幹,他不斷地對自己說,“李景隆是國之幹城,他向朕立下軍令狀的!他絕不會敗!”
    他越是這樣想,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就越是強烈,像藤蔓一樣死死纏繞住他的心髒,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殿內的宮女和太監們,一個個垂手而立,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能清晰地感受到,這位年輕的皇太孫身上散發出的,是足以將人凍結的陰冷和暴躁。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窗外的天色,從墨黑,漸漸泛起魚肚白。
    天,快要亮了。
    可李景隆的消息,依舊石沉大海。
    朱允炆的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
    他眼中的血絲,如同蛛網般密布,整個人都透著搖搖欲墜的病態。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從殿外連滾帶爬地跑了進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殿下!殿下!皇爺……皇爺醒了!”
    朱允炆身形一僵,被人從頭到腳澆了一盆冰水。
    皇爺爺醒了。
    這五個字,比千軍萬馬更讓他感到恐懼。
    他該如何去回話?
    說李景隆還沒消息?
    說一萬大軍不知所蹤?
    不,不行!
    他猛地轉身,快步走到水盆邊,雙手捧起冰冷的井水,狠狠地潑在自己臉上。
    刺骨的寒意讓他混沌的頭腦瞬間清醒了幾分。
    他看著銅盆裏自己那張狼狽不堪的臉,眼神逐漸變得瘋狂而堅定。
    不能說實話!
    至少,現在不能!
    他必須穩住皇爺爺,也必須穩住自己!
    “更衣!”
    他厲聲喝道,聲音嘶啞。
    幾個宮女手忙腳亂地圍了上來,為他換上嶄新的朝服,整理好儀容。
    當朱允炆再次抬起頭時,臉上的惶恐與不安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狂熱的自信與喜悅。
    他對著銅鏡,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個僵硬但看起來還算鎮定的笑容。
    他要用這個笑容,去迎接金陵城即將到來的,最偉大的一場勝利。
    奉天殿的偏殿內,暖爐燒得正旺。
    朱元璋半靠在龍榻上,身上披著一件明黃色的袍子。
    他雖然年事已高,但那雙渾濁的眼睛裏,偶爾閃過的精光,依舊讓人不寒而栗。
    他才剛醒,精神還有些不濟,正由宮女伺候著喝一碗參湯。
    “允炆來了?”
    他放下手中的湯碗,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孫兒給皇爺爺請安!”
    朱允炆快步走進殿內,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禮,額頭緊緊貼著冰涼的金磚地麵。
    “起來吧。”
    朱元璋擺了擺手,“咱問你,天都亮了,李景隆那邊,還沒動靜?咱那一萬大軍,是去城外踏青了不成?”
    朱允炆的心髒猛地一抽。
    但他抬起頭時,臉上已經堆滿了燦爛的笑容,那笑容裏滿是抑製不住的興奮和喜悅。
    “回皇爺爺!孫兒正要向您報喜呢!”
    他刻意提高了聲調,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充滿底氣。
    朱元璋眉毛一挑,那雙銳利的眼睛,如同鷹隼盯住了朱允炆:“哦?喜從何來啊?咱的耳朵還沒聾,怎麽沒聽到城外有半點響動?”
    “皇爺爺您有所不知啊!”
    朱允炆膝行兩步,湊到龍榻前,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說道,“此乃李景隆將軍的絕世妙計!”
    他的眼中閃爍著一種狂熱的光芒,他親眼見證了那場大捷。
    “李將軍深知那逆賊朱栢狡詐,正麵強攻,恐有傷亡。於是,他將計就計,昨夜隻派小股部隊在正麵佯攻,主力大軍則趁著夜色,從後山繞道,直插逆賊的中軍大帳!”
    “此刻城外沒有消息,正是最好的消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