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妖僧毒計,逼迫朱元璋,罷黜朱允炆,傳下皇位!

字數:5065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與朱允炆惶惶不可終日時!
    金陵城北,二百裏外。
    連綿的營寨如同蟄伏於的巨獸,在蕭瑟的秋風中吞吐著森然的寒氣。
    中軍大帳之內。
    朱棣負手而立,身上那件本不該出現的明黃色龍袍。
    袍上繡著的五爪金龍,鱗甲翕張,隨時都會破袍而出,發出震天動地的龍吟。
    他腰間懸掛的,也早已換成了象征九五之尊的天子劍。
    他已經等不及了。
    從北平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金陵城已是囊中之物。
    可他偏偏在這裏停了下來,像一頭極具耐心的獵豹,等待著獵物自己耗盡最後力氣。
    風聲鶴唳。
    帳外的風聲,夾雜著甲胄的碰撞聲,還有遠處哨兵壓低了嗓門的呼喝,一切都顯得那麽緊張而肅殺。
    “報——!”
    一名滿身塵土的斥候連滾帶爬地衝進大帳,聲音因極度的疲憊和激動而嘶啞:“啟稟殿下!金陵急報!”
    朱棣緩緩轉身,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眼神卻銳利如刀。
    “說。”
    一個字,沉重如山。
    “湘王……湘王朱栢,已兵臨金陵城下!”
    斥候大口喘著氣,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驚恐,“他……他抬著一口棺材,就在金陵城門前,痛罵建文皇帝,說要奉天靖難,為蜀王討還公道!”
    朱棣的腦子飛速轉動。
    就在這時,一個幽幽的聲音從他身後的陰影裏傳來,如同古寺晚鍾,帶著洞察人心的力量。
    “殿下,此乃天賜良機。”
    朱棣回頭,隻見一個身穿黑色僧袍的瘦削身影悄然無聲地站在那裏。
    那人正是他的第一謀士,被世人稱為“妖僧”的姚廣孝。
    姚廣孝雙目開闔間,精光四射,能看透過去未來。
    他微微躬身,臉上帶著運籌帷幄的淡笑。
    “良機?”
    朱棣眉頭緊鎖,心中的疑慮並未因姚廣孝的話而減少分毫,“先生何出此言?如今朱栢集結百萬兵馬,朱允炆那小子必然會想方設法,讓我們兩虎相爭。本王若是此刻逼得太緊,那不是正中了那黃口小兒的驅狼逐虎之計?”
    他踱了兩步,手掌下意識地按在了天子劍的劍柄上,冰冷的觸感讓他紛亂的思緒稍微平複了一些。
    “讓本王和十二弟在金陵城下拚個你死我活,他朱允炆好坐收漁翁之利?哼,想得倒美!”
    “殿下差矣。”
    姚廣孝搖了搖頭,僧袍的寬大袖口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
    他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那聲音裏充滿了蠱惑人心的魔力。
    “殿下,您想的,是如何用武力奪取金陵。而貧僧想的,是如何讓您名正言順地,坐上那張龍椅。”
    朱棣的動作停住了,他猛地看向姚廣孝,眼中射出探尋的光芒。
    姚廣孝不疾不徐地繼續說道:“湘王此舉,看似瘋狂,實則給了殿下一個天大的機會。他罵的是朱允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等於是在幫殿下您,向天下人宣告朱允炆得位不正!他是在刨大明的根!”
    “眼下,金陵城內必然人心惶惶。朱允炆那豎子除了哭喊哀求,還能做什麽?而陛下……”
    姚廣孝頓了頓,眼中閃過莫名的光彩,“陛下他老了。他最看重的,便是大明江山的穩固,是朱家的血脈傳承。”
    “現在,湘王在城下以死相逼,城內亂作一團。殿下,您此時不妨修書一封,派人送入金陵皇城。”
    “信裏寫什麽?”
    朱棣的聲音變得有些急切,他似乎抓住了什麽。
    姚廣孝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個詭譎的弧度。
    “信裏,自然是勸慰父皇。告訴他,您不忍見手足相殘,不忍見大明江山動蕩。您願意為了大明江山,出兵‘清君側’,驅逐湘王,穩固社稷。但前提是……”
    “前提是什麽?”
    “前提是,請陛下下旨,廢黜朱允炆,傳位於您,燕王朱棣!”
    姚廣孝的聲音如同驚雷,在朱棣的耳邊炸響。
    朱棣渾身一震,雙眼瞬間瞪大,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他死死盯著姚廣孝,要將他看穿。
    一瞬間,無數念頭在他腦海中翻騰。
    脅迫父皇傳位?
    這……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瘋子行徑!
    可轉念一想,他又覺得這計策實在是妙!
    妙到了極點!
    “不妥!”
    朱棣很快冷靜下來,皺眉道,“父皇何等樣人?他一生最恨受人脅迫。本王如此行事,豈非是火上澆油?隻會讓他更加厭惡本王!”
    “殿下,此一時彼一時也。”
    姚廣孝早就料到朱棣會有此一問,從容不迫地解釋道:“若是往日,此計斷不可行。但現在,局麵完全不同了。”
    “其一,陛下龍體抱恙,心力交瘁。麵對朱允炆的無能和朱栢的瘋狂,他的內心防線早已瀕臨崩潰。他現在最需要的,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子,而是一個能夠收拾這爛攤子,穩住大明江山的強者!”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姚廣孝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力量,“一旦陛下傳位給您,您便是正統!是奉詔即位!屆時,您再下一道聖旨,號令天下藩王,共討‘叛逆’湘王朱栢。您說,他們是聽您這個新君的,還是聽他那個連名分都沒有的湘王?”
    “到了那時,湘王朱栢就從一個‘奉天靖難’的悲情英雄,變成了一個對抗朝廷,意圖謀反的亂臣賊子!天下人心,會向著誰?殿下,您說呢?”
    “正統……”
    朱棣反複咀嚼著這兩個字,隻覺得眼前豁然開朗,一片通途!
    是啊!
    正統!
    他一直以來最缺的是什麽?
    不就是這個嗎!
    他起兵南下,打的旗號是“清君側”,可天下人誰不知道,他就是想搶了侄兒的鳥位?
    說到底,還是個“反賊”的名頭。
    可如果有了父皇的傳位詔書,那一切都將變得截然不同!
    他將不再是燕王朱棣,而是大明天子!
    他可以名正言順地號令全國兵馬,可以光明正大地登上奉天殿的龍椅!
    至於十二弟朱栢……
    到時候,是打是撫,是招安還是剿滅,主動權將完完全全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裏!
    到那時,朱栢的悲憤,朱栢的控訴,都將成為一個笑話!
    一個挑戰新君威嚴的跳梁小醜!
    驅狼逐虎?
    不!
    這不是驅狼逐虎!
    這是借虎之威,奪取龍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陣壓抑許久的狂笑聲,終於從朱棣的胸腔中爆發出來,在大帳內回蕩不休。
    他一把抓住姚廣孝的肩膀,雙目赤紅,狀若瘋狂。
    “先生!先生真乃本王之張良,本王之子房啊!”
    他的手勁極大,捏得姚廣孝的肩骨咯咯作響,但姚廣孝卻連眉頭都沒皺一下,隻是低眉順目地說道:“貧僧,隻為殿下賀,為天下賀。”
    “好!好計策!”
    朱棣鬆開他,在大帳中來回踱步,臉上的喜悅和激動再也無法掩飾,“本王怎麽就沒想到!有了父皇的詔書,本王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到時候,天下誰敢不從?誰敢不從!”
    他猛地停下腳步,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大吼一聲。
    “來人!筆墨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