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金石堡有寶:大師講經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臨襄城不知什麽時候來了一位風姿綽約的道長,他身披質地如雲的青色道袍,手持一把嶄新拂塵,眉宇間透著一股超凡脫俗的氣質。
道長每日在城中廣場講道,言辭精妙,引得眾多百姓圍觀聆聽。
道長說:“昨日我講了道家思想的精髓——自由論,今日我給大家說的是——自然之法。”
“好——”百姓齊聲鼓掌。
道長用手勢提示眾人安靜下來,不緊不慢說道:“天地之間有大美而不言①。正如這自然,它無需言語,卻以風雨雷電、花開花落訴說著生生不息的道理。”
百姓若有所悟,不論理解與否,都點頭讚許。他們覺得道長講的這些話越是聽不懂,就越含有深刻的智慧。
一男子實在忍不住:“道長,這風雨雷電和花草說話,我也聽不懂啊,有什麽法術能讓我和這些事物溝通?”
道長微微一笑,“心靜則萬物生。隻需靜心凝神,聆聽自然之聲,觀其變化之理,便能感悟其間的奧秘。修行如種田,需日複一日,細心照料。終有一日,你會發現,風雨雷電不再是無形之聲,而是你內心世界最真實的回響。”
道長的聲音如潺潺流水,沁人心脾,他的話關乎天地哲理,隻是,對於沒文化的百姓而言,簡直就是聽天書。
男子愣住了,低著頭思索道長的話是什麽意思。
男子沉默一陣,終於鼓起勇氣辯論:“風雨雷電怎會是無形的,大風呼呼喇喇,刮跑我娘子剛洗好的被單;暴雨如同撒豆子,衝垮我家的魚塘;電閃雷鳴更可怕,除非是瞎子,誰看見那狀況不躲避?”
旁邊的老者接話:“道長您說修行、種田什麽的,可我種了一輩子田,也沒有修成道長這副神仙模樣,要不我拜您為師,學會了道法去掙錢,買一件像樣的衣裳,就要您身上那種布料,穿起來體麵。”
道長皺了皺眉,繼續保持微笑:“我是把修行做比喻。這麽說吧,修行如同農夫耕作一樣,不要急功近利,而是順應時令,耐心等待收獲,懂了嗎?”
老者搖搖頭:“種田也不能靠等,要行動起來,挖土,施肥,捉蟲,忙不停的。”
雞同鴨講確實費勁。
但這個道長就是有修養,語言溫和,極有耐心,而且模樣也讓人心生敬意。就算不是來聽講經,單單看人也是一種享受。
有幾個中年婦女放下了手中的活,也擠到人群裏,癡癡地望著道長。
旁邊的一個壯年聽懂了:“王老漢,道長的意思是讓你老老實實回去種田,明白沒?還想拜師學藝,你是修道的料嗎?”
老者摳摳頭,臉上的皺紋擠在一起:“的確不是這塊料,俺不識字。”
“哈哈哈!”眾人都笑了起來。
一個青年小夥走近道長,帶著幾分誠懇,“道長,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把您贈我的符紙貼在床頭,這幾日我睡得安穩,再也沒看到那個恐怖的影子,我的心疾也好了,那厲鬼必定是被您的法術收了。”
眾人開始議論紛紛。
小夥子掏出二兩銀子:“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道長務必收下。”
道長卻婉言謝絕:“修行之路非金錢所能買得,施主若真想感激,不如以善心對待他人,自會種下善因,收獲善果。”
小夥子聽後若有所思,深深鞠了一躬,然後離開。
眾人見狀,讚不絕口,道長確實是得道高人,學識淵博,人品貴重,樂善好施,法術高強。
樂善好施最關鍵!
一個百姓問:“道長,時辰不早了,您看那五銖錢……”
道長明白過來,“好,大家排好隊,現在派送驅邪保命的五銖錢。”
二三十個百姓立馬排成一隊,恭恭敬敬接過道長派送的五銖錢,然後行個禮,開心地離去。
“你一共得了多少?”
“我來了四日,得了二十文,正好買條魚燉湯喝。”
“我才來兩日,明日把老婆孩子和丈母娘一起叫過來。”
“好主意,我也把爹娘叫來領錢,他們好久沒吃肉了。”
“辟邪的錢幣都拿來花,真是窮鬼。”
“你管得著嗎?”
……
夕陽西下,把道長的影子拉長。他緩緩收起拂塵,微笑著目送眾人散去的背影,留下滿地餘暉與無盡思索。
道長信步來到一個茶攤,坐下來要了一碗熱茶,他一邊喝,一邊留意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一個衣衫華貴的男子走了過來,彬彬有禮地向道長躬身:“道長,我是金石堡的管家端木鑫,我家老爺請您到府上一聚,有要事相商。”
“金石堡?”道長略一沉吟,“好,我這就隨施主前往。”
道長走在管家後麵,臉上露出不易覺察的狡黠之色。
大魚終於上鉤了!
沒錯,這位神仙般的道長就是崔一渡。
崔一渡在臨襄滯留數日,竟沒找到一家書店,他的傳記推銷無望,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他不能坐吃山空,陰陽生意還得開張,於是決定下血本,釣幾條大魚。
首先是置辦了一身布料上乘的道袍,換了拂塵,再配上一串檀香木念珠,形象頓時莊重起來。
他知道,和窮人做生意,就須穿得親民點。否則打扮成一副請不起的模樣,窮人望而卻步。穿得樸素,還容易引起共情,能讓窮人產生這個道長不是騙人錢財那種人的錯覺,增加了信任度。
倘若和富人打交道,就要穿得華貴些,顯得有身份,讓對方覺得這道長確實靠本事掙了錢,這樣才能讓富人心甘情願掏腰包。
崔一渡包裝完形象,第二步就是造勢。
他在茶樓打聽到,金石堡堡主孫琅是家裏有礦的那種大富豪,掌握著大舜國四成的鐵礦開采業務。
三年前孫琅從外地舉家搬到臨襄,拿出大量錢財投資當地產業,盤活了臨襄的經濟,帶動了很多人的生計,聲名顯赫。
而這半年,孫家似乎有人患了重病,所謂的名醫去了一批又一批,最後皆無功而返。
崔一渡分析,孫家的人應該是得了慢性病,是慢性就好,他的機會來了。因為慢性病暫時不會因為他的裝神弄鬼而惡化,反而能拖延時間,讓孫家對他產生依賴。
銀子不就來了?
於是,他精心策劃了這場“講經送錢”的戲碼,製造聲勢,樹立完美人設,借百姓之口宣傳自己。當然,那個拿銀子前來感謝他的青年,是他花了二兩銀子安排的托兒。
欲將取之,必先予之。
果然,孫家的管家主動找上門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