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龍舟記:各領風騷
字數:3787 加入書籤
岸邊的柳蔭下,幾個小太監並幾個官員親隨湊在一處,低語聲窸窸窣窣。樹影間窺視,手中拂塵輕顫。
“我押太子殿下勝,船夫都是精選的東宮衛士,穩當!”
“我看好二皇子,他雖然遠在邊關,但派出的賽手皆出自沙場精銳,力氣足!”
“我押大皇子,聽說他請了南邊的船夫來劃舟。”
“我押禦林軍,天子的親軍,必得聖心所向,氣勢無雙!”
“我押工部,聽說采用了最新的造船工藝。”
“嘿,我悄悄押三殿下五兩。”
“你瘋了?那‘鯉魚’能贏?”
“圖個樂子嘛!你看那魚眼睛,多喜慶!”
高台上,皇帝也到了,瞧著遠處河麵那條格格不入的鯉魚舟,對著崔一渡捋須失笑:“皇兒,你這龍舟……嗯,鯉魚舟,倒是有趣。”
崔一渡一揖到底,一本正經:“回父皇,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兒臣想著,龍王爺過端午,換個坐騎也新鮮。”
一句話引得後宮嬪妃都笑了起來,台上氣氛頓時鬆快。
時辰差不多了,各龍舟隊朝競賽區緩緩駛去。河麵上排著一隻鯉魚舟和十一隻大小長度一樣的龍舟,每隻船都漆得油亮。
太子隊的龍舟是朱紅色的,隊員們穿著藏青錦服,腰間係著赤金帶,貴氣逼人,一個個站得筆挺,像根根插在船上的標槍;
景王隊的鯉魚舟通體赤紅,魚嘴處銜著一串銅鈴,上麵站著男女老少,最老的有七十歲,年幼的才七歲,他們手持彩旗,笑聲如鈴。銅鈴隨風輕響,似與流水應和,竟不顯喧鬧,反添幾分人間煙火清歡。
端王隊的龍舟粉紫色得近乎嬌豔,隊員們穿著灰白衣裳,腰上係著紅腰帶,領隊站在船頭大喊“加油衝啊”,隊員呼應“吃嘎嘎呀”①,整齊嘹亮的呼喊聲表明,賽後一船的纖夫要改善夥食;
禦林軍隊深藍色的龍舟顯得沉穩,隊員們穿著墨綠軍裝,腰間掛著佩刀,動作整齊得像用尺子量過,喊口號的聲音比打雷還響;
二皇子鎮北王衛弘禎的邊關將士隊龍舟最粗野,黑褐色的船頭上掛著一麵繡著“鎮北軍”的紅旗,隊員們穿著玄色短打,露出結實的胳膊,肌肉塊子像塊生鐵,手裏的槳比別人的粗一圈,往水裏一插就是個大漩渦;
百官隊的龍舟十分滑稽,灰色的船頭上掛著一塊“百官同樂”的木牌,隊員們穿著圓領官服,有的戴著紗帽,有的戴著襆頭,手裏的槳舉得高高低低,像群剛學走路的孩子;
還有翰林學士隊淺青色的龍舟,船頭擺著一盆精美的鳳尾竹,隊員們穿著月白儒衫,手裏拿著折扇,一邊劃一邊吟詩,結果被旁邊的端王纖夫隊濺了一身水,把扇子都打濕了,氣得老學士直跺腳;
太醫院隊的龍舟更有意思,淡綠色的船頭上掛著一大串艾草,隊員們穿著藏青醫服,身上掛著藥箱,劃著劃著突然停下來,給隊友號脈,說“你脈象浮數,怕是要中暑”,結果被後麵的禦林軍隊超過,隊友們急得直喊“王太醫,比賽完了再看病!”
王太醫卻摸著胡子說“急什麽,身體是戰鬥的本錢”,惹得各舟隊的人笑成一團。
辰時三刻,三聲炮響劃破薄霧,岸邊的人群立刻沸騰起來。眾人翹首東望,隻見河麵浪花翻湧,各龍舟如離弦之箭衝出起點。
“天子禦前,所向無敵!”禦林軍隊的深藍色龍舟則如鋼鐵洪流破浪前行,每一下擊水都帶著軍陣的肅殺之氣,墨綠身影整齊劃一,仿佛刀刻斧鑿而成。船頭旗幟獵獵作響,竟壓得河風也為之退讓三分。水花飛濺如碎玉,航跡筆直如劍鋒,隱隱有爭鋒奪魁之勢。
“太子殿下,風流倜儻!龍舟競渡,誰與爭鋒!”鼓點沉穩,槳落水深,一丈丈切開碧波,朱紅色的龍舟猛然加速,如一頭覺醒的巨獸劈開水麵,槳片翻飛間浪花如雪,直逼前方禦林軍隊。
“虎賁之師——”
“勢不可擋——殺!殺!殺!”
鎮北軍指揮官站在船頭揮旗,這一喊,河裏的鴨子都嚇得嘎嘎叫,趕緊遊到岸邊。將士們劃槳的動作像打夯,槳葉拍在水麵上,濺起的浪花能打濕岸邊的觀眾。
“兄弟夥欸!”
“嘿呦嘿呦!”
“加油劃呀!”
“嘿呦嘿呦!”
“龜兒不使力哦!”
“嘿呦嘿呦!”
“劃完吃嘎嘎喲!”
“嘿呦嘿呦!”
船夫頭子操起方言,在船頭揮紅綢,眾船夫為了吃頓肉也是拚了,額頭鼓起青筋,嗓門震得河麵漣漪亂顫。
衛弘睿聽到自己龍舟上的船夫如此吆喝,氣不打一處來:“這群混賬東西,成何體統!咱們是來奪魁的,不是來叫罵吃飯的!快給我劃!”
太醫們挎著藥箱劃槳,實在不方便,不時用胳膊肘把藥箱頂到背後上,王太醫卻仍堅持邊劃邊把脈,口中念叨“濕氣入體,須防暑邪”,引得隊友哄笑。
至於那些文官,搖著槳還保持著朝會的體統,有人一邊劃一邊念叨“爭先者未必得福,持衡者方能致遠”。也有人念著奏折裏的詞句,結果節奏全亂,船身歪斜得像要散架,紗帽被風吹落河心,也顧不得撿,隻死死攥著手中槳,臉上滿是惶急。
船頭站著的領隊老官兒突然大喊“使力些!莫讓武夫看笑話!”話音未落,腳下一滑跌坐在艙底,惹來兩岸陣陣哄笑。可他們終究不曾停下,雖不成章法,卻也拚盡全力向前挪動。
景王隊的“大鯉魚”慢悠悠向前劃,銅鈴叮當,舟上男女老少齊唱民謠,小娃娃幹脆趴在船頭伸手嬉水,七十歲的老翁一手摸著槳,一手捶著肩,年輕的姑娘一邊輕輕搖槳,一邊整理被風吹亂的頭發。後麵的領隊急得直跺腳,扯著嗓子喊“快些!快些!別光顧著玩!”
“大鯉魚”行了十幾丈便亂了節奏,在河麵上原地轉圈圈,引得岸上百姓捧腹,連成德帝也忍不住撫須輕笑。
江斯南作為皇商家的公子,以客卿身份被邀請坐在貴賓席上,此刻他笑得直不起腰。崔一渡也樂笑了,身後的梅屹寒則是很緊張地大喊:“‘大鯉魚’加油衝啊……哎呀!”
十二支隊伍實力懸殊太大,太子、禦林軍、端王、鎮北軍四隊遙遙領先,槳影翻飛如輪,破浪疾進。
其餘隊伍被遠遠甩在後麵,或船槳纏住水草動彈不得,或因重心失衡左右搖擺,慌得船上官員抱緊船槳高呼“救命”。忽然有漁家子躍上船頭執旗領跑,赤腳踩出節拍,亂流中竟帶出幾分章法。
河麵沸騰如燒開的水,江風卷起彩旗,吹亂了頭發,吹散了矜持,也吹出了真性情。有人急得冒汗,有人吼破喉嚨,有人笑出眼淚,連後宮嬪妃、公主皇孫們也不顧儀態,拍掌歡呼,笑得前合後仰。
當然,這些五花八門的龍舟,哪裏是來爭勝負,分明是來鬧趣討彩頭的,博帝王一笑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