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將計就計,布局謀出路

字數:6349   加入書籤

A+A-


    張誠那肥碩的背影消失在月亮門後,
    蘇惟瑾臉上那副“感恩戴德”、
    “惶恐忠仆”的麵具瞬間剝落,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致的冷靜,
    眸底深處仿佛有冰冷的數據流在高速奔騰。
    超頻大腦,全力運轉!
    拒絕?
    立刻就會被打個半死,
    甚至“病故”消失。
    張家的手段,他毫不懷疑。
    告發?證據呢?
    空口白牙指控主家少爺科場舞弊?
    死得更快更慘,還會被打上背主忘恩的烙印。
    唯有順從,將計就計,方能於死局中劈開一條生路!
    但如何利用?如何反客為主?
    刹那間,關於明代科舉製度的浩瀚知識從記憶庫深處洶湧而出,
    條分縷析,與他眼下的處境快速匹配、推演。
    童試!縣試、府試、院試三級,
    過關即為秀才,功名的起點!
    擁有了秀才功名,
    就脫離了平民階層,
    見官不跪,免役免賦,
    擁有了初步的話語權和保護傘!
    這才是他真正的目標!
    而參加科舉,首要便是“具保”!
    需要廩生出具保結,
    證明考生身家清白、無冒籍匿喪等情。
    他一個無根無萍、身契捏在張家手裏的書童,
    誰肯為他作保?這幾乎是條絕路。
    但現在,張家父子親手把一條“捷徑”塞到了他手裏!
    讓他們幫忙“作弊”,
    實則是讓他們為自己鋪平通往考場的路!
    張承宗既然能打點考官書吏,
    自然也能解決“蘇小九”這個槍手的參考資格和具保問題!
    一個極其大膽、甚至堪稱瘋狂的計劃,
    在超頻大腦的瘋狂推演下,迅速勾勒出雛形。
    核心要點:一、積極配合,獲取信任。
    必須讓張家父子堅信自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心甘情願為他解決參考資格問題。
    二、“出色”完成任務。
    作為槍手,交出的“答案”必須足夠好,
    好到能讓張誠這種草包都能“蒙混過關”,
    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也讓張家的打點物有所值。
    三、留下致命後手。
    在“答案”中埋下隻有自己才能識破的、極其隱蔽的破綻或標記。
    一旦需要,這便是引爆的雷管。
    四、巧妙引爆,金蟬脫殼。
    必須在最關鍵時刻,
    讓張誠的作弊行為以某種方式暴露,
    但必須確保自身絕對安全,
    甚至要將自己塑造成“被脅迫”、
    “無辜受累”或“關鍵時刻堅守道義”的形象。
    五、趁亂崛起,李代桃僵。
    作弊案發,張誠必然完蛋。
    而自己這個“被迫作弊又迷途知返”的“天才槍手”,
    或許反而能因“才華出眾”(交出的答案水平極高)
    或因“舉報有功”(若操作得當)而獲得某種豁免,
    甚至可能因禍得福,
    讓自己的才學得到官方認可,
    從而獲得參加後續考試的資格!
    風險極高!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任何一個環節出錯,便是萬劫不複!
    但收益也極大!
    一旦成功,便能一舉擺脫奴籍(至少是暫時脫離張家掌控),
    踏上科舉正途,海闊天空!
    賭了!
    蘇惟瑾眼底閃過一絲銳利如刀的光芒。
    穿越以來的隱忍、籌謀,所學的一切,
    不就是為了這樣一個機會嗎?
    如今機會以這種荒謬的方式送到麵前,
    豈有不敢接之理?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因興奮和緊張而微微顫抖的手指。
    大腦繼續細化方案。
    如何留下後手?
    用詞?用典?句式結構?
    必須是一種在這個時代極其冷僻,
    但後世考證或特定知識體係下才能發現的“錯誤”或“特征”。
    超頻大腦飛速檢索比對…
    如何引爆?考場內舉報?
    太蠢,同歸於盡。
    考後由他人發現?
    需要契機。
    或許…可以利用張誠自身的愚蠢和囂張?
    或者,利用被打點的考官之間的派係矛盾?
    如何摘出自己?
    必須表現出是被脅迫的無奈…
    平時就要注意積累“證據”,
    比如張誠威脅他的話語,
    最好能有第三方“無意”聽到…
    關鍵時刻的“反水”要顯得順理成章,
    是被逼無奈下的良知發現…
    無數念頭、無數可能性、無數細節在腦中碰撞、整合、優化…
    一個龐大而精細的陰謀網絡緩緩織就,目標是反噬它的布置者!
    接下來的幾天,
    蘇惟瑾表現得愈發“恭順”和“賣力”。
    張誠但凡來“布置任務”,
    他都聽得無比認真,
    還會“適時”地提出一些“技術性難題”。
    “少爺,小的雖認得幾個字,
    但文章製藝,實在…實在艱深,
    若無人指點,隻怕寫出來的東西不合規矩,
    反而誤了少爺大事…”
    他表現得憂心忡忡,
    完全是一心為主考量的忠仆模樣。
    張誠一想也是,便大手一揮,
    讓錢秀才“抽空指點一下蘇小九怎麽寫八股”。
    錢秀才雖不明所以,但少爺發話,
    隻得捏著鼻子,每天抽一刻鍾,
    給蘇惟瑾講些破題、承題、起講、入題的最基本格式。
    這對蘇惟瑾而言足夠了。
    超頻大腦瞬間吸收理解,
    並結合記憶庫中海量的範文和評論,
    快速掌握了這個時代八股文的表麵精髓
    ——那種刻板又極重形式的框架。
    他甚至在幫張誠“預習”可能考題(實則是他自己推測的重點)時,
    “無意”中展現出的驚人“悟性”和“記憶力”,
    寫出幾個漂亮卻花團錦簇、
    實則空洞無物的破題句子,
    喜得張誠連連拍他肩膀,
    直呼“撿到寶了”!
    張承宗和張福通過張誠的轉述和暗中觀察,
    見蘇小九如此“上道”且“有用”,
    心下也稍安,開始真正動用資源去打點蘇惟瑾的參考資格。
    正如蘇惟瑾所料,對張家而言,
    給一個家奴弄個臨時身份和保結,
    雖然麻煩,但並非做不到。
    一切,都在順著蘇惟瑾規劃的方向,悄然推進。
    夜深人靜,蘇惟瑾依舊就著偷藏的燈油練字。
    他的字依舊算不上好,
    但筆畫間已隱隱多了一份沉毅決絕的力道。
    他偶爾會停下筆,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
    嘴角彎起一絲冰冷的弧度。
    張誠,張承宗…你們想把我當槍使?
    很好。
    那就看看,這把你們親手磨利、
    遞到你們自己喉嚨前的槍,
    究竟會洞穿誰的胸膛!
    科舉之路,就從這場充滿陰謀與背叛的縣試,正式開始吧!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而這黃雀,早已張開了喙,磨利了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