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洞庭逢俠影,少年遇黃蓉

字數:6430   加入書籤

A+A-


    上!”王虎臣低喝一聲,第一個攀上城牆。守在這裏的老弱金軍根本不是對手,轉眼間就被斬殺殆盡。城門被從內部打開,孟珙親率主力湧入城內,與東門的孟之經前後夾擊。
    眼看蔡州城就要攻破,東門忽然傳來一陣混亂——蒙軍將領張柔在督戰時被流矢射中,墜馬重傷。蒙古士兵頓時亂了陣腳,攻勢也慢了下來。金軍趁機反撲,宋軍被迫暫時撤退,錯失了一舉破城的機會。
    即便如此,這一戰仍震驚了金國。
    似有所感,此刻朝堂之上的宋理宗,禦筆朱批,寫下一行字:“乘勝追擊,滅此朝食!”
    旨意傳到蔡州前線時,蒙軍已換宗王塔察兒親至督軍。這位蒙古宗王聽聞宋軍計策,對孟珙讚不絕口,親自來到宋營商議。“孟將軍有如此奇子,何愁金賊不滅?”塔察兒看著站在孟珙身側的孟之繼,眼中滿是讚賞,“少年郎的聲東擊西之計,甚合我意。此次破城,我蒙古鐵騎願為先鋒!”
    孟珙與塔察兒定下攻城之策:此番蒙軍攻北門,宋軍攻南門與西門,三麵夾擊,留東門為“生路”,誘使金軍突圍時聚而殲之。
    滅金大戰正式開啟。孟之繼雖年少,卻主動請纓加入先鋒隊。他披著特製的輕甲,手持虎頭槍,在攻城戰中身先士卒。有次登上城頭時,一名金軍悍將揮刀砍來,他竟不閃不避,借著對方力道側身一旋,槍尖如毒蛇出洞,正中對方咽喉——這正是金書銀卷裏記載的“借力打力”之法。
    曆時月餘,蔡州城終於被攻破。金軍末代皇帝完顏守緒自縊而死,殘餘將士盡數投降,立國一百二十年的金國,就此覆滅。
    論功行賞時,孟之繼的名字被多次提及。“少年將軍孟之繼,作戰勇猛,獻策破城,當記首功!”王虎臣在慶功宴上大聲說道,引來滿營喝彩。
    孟之繼捧著賞賜的金盔,站在蔡州城頭望著夕陽。寒風吹起他的戰袍,懷裏的金書銀卷微微發燙。他知道,攻破蔡州隻是開始,更大的風暴還在北方醞釀。但此刻,他握緊了手中的槍,心中再無迷茫——生母的期望,養父的教誨,南海神尼的贈言,還有這忠順軍的豪氣,都化作了他前行的力量。
    蔡州城的硝煙尚未散盡,滅金的捷報已如飛鴿般傳遍大宋。孟珙按著朝廷旨意,讓孟之經率領忠順軍主力轉道鄂州駐防,自己則帶著親兵先行回京述職。臨行前,他拍著孟之繼的肩膀囑咐:“襄陽是大宋北門,你回去後好生整訓兵馬,蒙古人狼子野心,遲早會撕破盟約。”
    孟之繼躬身領命:“義父放心,孩兒定會守好襄陽。”他帶著本部三千軍馬,踏上回防之路。隊伍裏多是參與滅金之戰的老兵,甲胄上還沾著血痕,眼神卻比來時更加銳利——這場勝利,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保家衛國的分量。
    途經襄陽府時,孟之繼特意繞去知府衙門,將滅金的詳細戰報呈給襄陽太守史嵩之。這位史彌遠的侄子,雖承繼了叔父的權術,卻比史彌遠多了幾分武將的果決。他看著戰報上孟之繼提出的“聲東擊西”之計,眼中閃過讚許:“之繼賢侄,真乃將門虎子。史某已備下糧草,你帶回城外大營,務必讓弟兄們吃好穿暖。”
    “多謝史知府。”孟之繼拱手道,“隻是蒙古人近日在邊境動作頻頻,還望府衙多備些箭矢火藥,以防不測。”
    史嵩之點頭:“賢侄放心,我已讓人從漢陽調運,不日便到。”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陛下有密旨,待你成年,便升你為江陵副都統製,與你義父共守襄漢。”
    孟之繼心中一震,躬身謝恩。他知道,這既是皇恩,也是沉甸甸的責任。
    離開襄陽府衙,隊伍帶著糧草回歸大營,孟之繼又要趕去返京途中接應孟珙。這日途經洞庭湖,正是春和景明之時。湖麵煙波浩渺,遠處君山如黛,岸邊柳絲依依,偶爾有漁船劃過,驚起一群白鷺。連日行軍的疲憊被這湖光山色滌蕩而去,孟之繼勒住馬,對身旁的王大用道:“此處風景正好,讓弟兄們在此紮營休整半日吧。”
    王大用早就眼饞湖邊的鮮魚,立刻笑著應道:“得嘞!我這就安排人埋鍋造飯,順便讓炊事班燉鍋魚湯,給弟兄們解解饞。”
    孟之繼翻身下馬,讓親兵在營外警戒,自己則沿著湖邊緩步而行。前世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從未見過這般溫潤的景致,湖水拍打著岸邊的鵝卵石,發出輕柔的聲響,讓他想起楊桂枝曾哼過的江南小調,心頭泛起一陣暖意。
    行至一處僻靜的蘆葦蕩旁,忽聞一陣環佩輕響。孟之繼抬眼望去,隻見不遠處的柳樹下,立著一位身著黃衣的女子。她梳著已婚婦人的發髻,插著一支素雅的碧玉簪,背影窈窕,腰間係著的流蘇隨著微風輕輕晃動,即便隻是一個側影,也美得像從畫中走出來一般。
    那女子正翹首望著遠處的林子,似乎在等什麽人,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腰間的絲帶,眉宇間帶著幾分俏皮,與她端莊的發髻形成一種奇妙的反差,更顯靈動。
    孟之繼看得有些出神,腳步不覺間往前挪了幾步,腳下忽然傳來“哢嚓”一聲——竟是踩斷了一根枯枝。
    那女子聞聲轉過身來,孟之繼隻覺眼前一亮。她約莫二十出頭,膚若凝脂,眉如遠黛,一雙杏眼清澈靈動,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幾分狡黠的笑意。明明是已嫁人的模樣,卻渾身透著少女般的鮮活,仿佛春日裏最明媚的陽光,瞬間照亮了這湖邊的景致。
    “呀~誰家的小郎君,偷偷摸摸躲在這裏看什麽?”女子的聲音清脆如銀鈴,帶著江南口音的軟糯,卻又不失爽朗。
    孟之繼這才回過神,臉頰微微發燙,連忙拱手道:“晚輩孟之繼,路過此地,驚擾了夫人,還望恕罪。”他雖隻有十歲,卻因常年習武,身形比同齡孩童高大,又穿著一身輕便的鎧甲,倒有幾分少年將軍的模樣。
    女子見他雖年幼,卻舉止得體,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笑道:“原來是位小將軍。我還當是哪個頑童在此搗蛋呢。”她上下打量著孟之繼,忽然湊近一步,壓低聲音,“你這鎧甲的樣式,倒像是孟珙將軍麾下的忠順軍?”
    孟之繼心中一驚,這女子竟認得忠順軍的鎧甲?他點頭道:“正是。不知夫人如何得知?”
    女子笑得眼睛彎成了月牙:“我不但知道忠順軍,還知道你們剛從蔡州回來,打了場大勝仗呢。”她叉著腰,帶著幾分得意,“我家那口子,先前也在北邊抗過金,與孟將軍打過交道。”
    正說著,遠處的林子裏傳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伴隨著粗獷的呼喊:“蓉兒,我回來了!”
    孟之繼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從林中走出。他穿著粗布短打,皮膚黝黑,濃眉大眼,腰間挎著一柄彎刀,肩上扛著一隻肥碩的野鹿,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正是典型的北方漢子模樣,隻是眉宇間透著一股憨厚正直。
    那黃衣女子見了他,立刻笑著迎上去:“靖哥哥,你可算回來了,我都等餓了。”
    那男子看到孟之繼,愣了一下,甕聲甕氣地問道:“蓉兒,這位小郎君是?”
    “他是孟珙將軍的人,叫孟之繼。”女子拉著男子的胳膊,對孟之繼介紹道,“這是我夫君郭靖。”
    “郭靖?黃蓉?”孟之繼隻覺腦中“嗡”的一聲,眼前這兩位,不正是《射雕英雄傳》裏的主角嗎?那個憨厚雄偉的男子,竟是日後死守襄陽的大俠郭靖;而眼前這位清麗靈動的黃衣女子,便是智計無雙的黃蓉!他萬萬沒想到,竟會在這洞庭湖邊,遇到傳說中的人物。
    郭靖見他神色有異,關切地問道:“小郎君,你怎麽了?”
    孟之繼連忙定了定神,躬身行禮:“原來是郭大俠、黃夫人,晚輩久仰大名。”前世在雇傭兵營地,他曾看過翻譯版的《射雕》,對這對夫婦的俠義事跡早已耳熟能詳,此刻見到真人,心中難免激動。
    黃蓉眼睛一轉,笑道:“你這小將軍,倒比尋常孩童懂禮。看你的年紀,在軍中應是個少年將軍吧?”
    “不敢當。”孟之繼道,“晚輩隻是跟著義父學點兵法,談不上將軍。”
    郭靖憨厚地笑了笑:“孟將軍是國之棟梁,你跟著他好好學,將來定能成為保家衛國的好男兒。”他把肩上的野鹿放下,“我與蓉兒暫別江湖,四處遊曆,路過這洞庭湖,見景色好,便打算打些野味,讓蓉兒露一手廚藝。”
    黃蓉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不過我這手藝,怕是比你們軍中的炊事班強多了,小將軍要不要留下來嚐嚐?”
    孟之繼正想答應,忽然想起營中的弟兄,便拱手道:“多謝黃夫人好意,隻是軍中還有弟兄等著,晚輩不便久留。”他看著黃蓉靈動的眼睛,心中雖有不舍,卻知道軍紀如山。
    黃蓉也不勉強,笑著揮揮手:“那便下次有緣再見吧。說不定日後到了襄陽,還要叨擾小將軍呢。”
    “隨時歡迎郭大俠與黃夫人。”孟之繼躬身一禮,轉身往營地走去。走了幾步,他忍不住回頭望去,隻見黃蓉正踮著腳,指揮郭靖處理那隻野鹿,陽光灑在她的黃衣上,像鍍了一層金邊,而郭靖則憨憨地笑著,聽憑她差遣,畫麵溫馨得讓人心頭一暖。
    回到營地時,王大用正指揮士兵抬著剛燉好的魚湯,見他回來,連忙喊道:“之繼,快來嚐嚐!這湖裏的魚,鮮得能把舌頭吞下去!”
    孟之繼接過魚湯,卻沒什麽胃口。忽然想起黃蓉神廚手藝,錯過豈不可惜?於是將魚湯丟還給王大用,自己又折返回來,打算蹭點好吃的。
    來到剛才的地方,正見黃蓉手腳麻利地支起鐵鍋,倒上些清亮的油,待油熱了,便把切好的鹿肉倒進去。“滋啦”一聲,肉香瞬間彌漫開來,比剛才在外麵聞到的更濃鬱了幾分。
    她又從隨身的小包袱裏取出些不知名的香料,撒了進去,手腕輕轉,鐵鏟在鍋裏翻攪,動作嫻熟得像個做了幾十年菜的大廚。孟之繼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誰能想到,名滿天下的黃幫主,竟會在這片山野間烹製鹿肉?
    “郭夫人還會做菜?”孟之繼裝作驚訝的問。
    黃蓉見到是他,嘴角卻帶著笑意:“怎麽,隻許你們男人上戰場殺敵,不許我們女人下廚房做飯?”她說著,又從包袱裏摸出幾個野蘑菇,切碎了扔進鍋裏,“這洞庭湖裏的野蘑菇,配鹿肉最是鮮美,你們有口福了。”
    郭靖在一旁憨厚地笑:“蓉兒做的菜,天下第一。孟小兄弟,快過來一起吃點”。說完,對著孟之繼招了招手。
    孟之繼看著黃蓉忙碌的身影,心中忽然生出一種奇妙的感覺。後世裏的認知,黃幫主智計無雙,妙計安天下,是比男子還要厲害的人物。可此刻的親眼所見,卻是一個圍著灶台轉,為夫君和陌路之人洗手作羹湯的尋常女子,那份靈動與溫婉,竟比傳說中更讓人難忘。
    不多時,黃蓉便端著一大盆鹿肉出來了。隻見那鹿肉色澤紅亮,裹著濃稠的湯汁,裏麵還點綴著翠綠的蔥段和褐色的蘑菇,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她又從鍋裏盛出幾碗米飯,顆粒分明,還帶著淡淡的竹香。
    “快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黃蓉把碗筷遞給他們,自己則挨著郭靖坐下,眼裏滿是笑意。
    孟之繼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鹿肉放進嘴裏。那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鮮美的湯汁在舌尖炸開,帶著一絲微辣,還有蘑菇的清香,竟比他在襄陽府裏吃過的任何宴席都要美味。他重活了十年,從未想過鹿肉能做得如此好吃。
    “好吃!太好吃了!”孟之繼嘴裏塞得滿滿當當,含糊不清地讚歎,“郭夫人,您這手藝,簡直是神仙手段!”
    黃蓉被他逗笑了:“慢點吃,鍋裏還有呢。”
    郭靖也吃得香甜,時不時給黃蓉夾一塊肉,眼神裏的溫柔藏都藏不住。孟之繼看著他們,又看了看碗裏的美味,心中忽然暖暖的。原來傳說中的大俠夫婦,也過著這樣煙火氣的日子。
    蹭過飯,再次作別。孟之繼回到營地,王大用等人也是用餐結束。
    孟之繼一路三回頭,望著遠處的蘆葦蕩,腦海裏反複浮現著黃蓉的身影。那位傳說中的奇女子,果然名不虛傳,既有傾城之貌,又有玲瓏之心,難怪能讓郭靖這般豪傑傾心。
    “想什麽呢?”王大用湊過來,“是不是看上哪家的姑娘了?我跟你說,洞庭湖周邊的漁家女,個個水靈……”
    孟之繼拍了他一下,笑罵道:“胡說什麽!趕緊讓弟兄們收拾東西,咱們得趕在天黑前到前麵的驛站。”
    王大用嘿嘿笑著應了。隊伍很快拔營起程,孟之繼回頭望了一眼洞庭湖,心中暗歎:這江湖與沙場,原來早已交織在一起。郭靖夫婦的出現,讓他更加明白,守護襄陽,不僅是為了大宋江山,更是為了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守護這些值得珍視的人和事。
    他握緊了腰間的虎頭槍,槍杆的溫度透過掌心傳來,讓他心中的信念愈發堅定。前路縱有風雨,他亦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