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種子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線下圍擋引發的關注,迅速蔓延到了線上。
星辰科技新組建不久的新媒體營銷部門,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李言的授意下,發起了一場精心策劃的網絡營銷活動。
在星辰社區、天涯、貼吧等平台,一個名為【全城尋“星”,有獎競猜】的活動迅速火爆起來。
活動規則很簡單:網友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尋找並拍下“星辰空間”的圍擋照片,上傳到活動專區,並注明拍攝地點。
照片質量最佳、發現點位最快、評論最有創意的用戶,將獲得星辰A1手機優先購買權、限量版周邊禮品甚至是與李言在線交流的機會。
這個活動瞬間點燃了網友,尤其是星辰粉絲和年輕數碼愛好者的熱情。
星辰社區用戶“風起於青萍之末”在上海板塊發帖:【坐標徐家匯港匯廣場!星辰空間圍擋實拍!周董太帥了!店內裝修據說超未來感,期待值拉滿!】
配圖是不同角度拍攝的高清圍擋照片。
回複瞬間過百:
“樓主手速真快!我昨天路過也看到了,實物比照片還震撼!”
“羨慕魔都人民!我們這二線城市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
“聽說北京王府井的圍擋是李總個人版,也超有感覺!”
天涯網友“鐵打的營盤”發帖:【理性分析,星辰科技重金布局直營店,是盲目擴張還是深謀遠慮?】
從選址成本、品牌價值、用戶體驗、行業趨勢等多個角度,長篇大論地分析了星辰此舉的戰略意圖,引發了激烈辯論。
貼吧裏更是熱鬧,出現了各種“劇透帖”、“爆料帖”,真真假假,進一步勾起了大眾的好奇心。
“我舅舅是裝修隊的,聽說裏麵全是玻璃和不鏽鋼,燈光效果堪比科幻片!”
“可靠消息,開業當天可能有神秘嘉賓到場,是不是周傑倫本人?”
“星辰A1的首批直營店現貨,據說配色最全,不用搶!”
新媒體部門的工作人員,則化身普通網友,在各個平台引導話題,發布高質量的內容,巧妙地將這種好奇心和討論度,持續轉化為對星辰品牌和A1產品的關注。
隻是李言的深謀遠慮,可遠遠不止於賣貨這件事情。
夜深人靜,李言獨自在辦公室裏,看著屏幕上匯總的各地圍擋反饋和網絡熱度數據報告。
自己已經讓蘇晴下班,辦公室裏隻剩下他敲擊鍵盤和偶爾端起茶杯的聲音。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眺望著東莞依然燈火通明的工業區。
遠處,星辰科技的廠區輪廓在夜色中清晰可見,那裏仍在為滿足洶湧的訂單而奮戰。
而近處,他腦海中勾勒的,卻是那二十家即將揭開麵紗的“星辰空間”的景象。
他清楚地知道,投入巨資建設直營店體係,在很多人看來,尤其是在功能機利潤依然豐厚、渠道代理模式為主流的2008年,是一項極其“重資產”且“不劃算”的決策。
初期麵臨的質疑和壓力可想而知。
但他更知道,這步棋非走不可。
首先,是品牌掌控力。
通過代理和運營商渠道銷售,雖然能快速鋪開銷量,但品牌形象、定價體係、用戶體驗最終掌控權並不完全在自己手中。
尤其是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後,軟硬件一體化的體驗至關重要,直營店是保證這種統一、高質量體驗的最佳場所。
其次,是用戶體驗的提升。
他要打造的,不是那種櫃台裏擺滿手機、銷售人員拚命推銷的傳統手機店。
他借鑒了記憶中後世蘋果Apple Store的成功理念,強調“空間”感,強調體驗。
顧客可以在這裏自由地把玩產品,參加講座,獲得技術支持,甚至隻是進來休息一下,連接WiFi上網。
他要讓“星辰空間”成為一個城市的科技地標,一個粉絲的聚集地,一個傳遞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平台。
第三,是直麵消費者。
直營店是與市場前沿、與真實用戶零距離接觸的窗口。
用戶的直接反饋、對產品的第一手感受、甚至是對競爭對手產品的評價,都能通過這個窗口迅速、無損耗地傳遞到研發和市場部門,為後續的產品迭代和營銷策略提供最寶貴的依據。
第四,是為未來鋪路。
當星辰科技未來推出更高端的智能手機,甚至是其他生態鏈產品時,一個成熟的、高端的、直達消費者的零售網絡,將是無比珍貴的資產。
它不僅能承載銷售功能,更能承擔起品牌溢價、用戶教育和社群運營的重任。
當然,風險也同樣存在。
高昂的租金、裝修成本和人力成本,對現金流是巨大的考驗。
管理的難度呈幾何級數增加,如何保證二十家分散在全國的店鋪都能提供統一、高標準的服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一旦運營不善,這些直營店不僅不能成為助力,反而會成為拖垮公司的包袱。
但是,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他回到辦公桌前,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1.店長及店員培訓體係:必須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極其嚴格的培訓流程,從產品知識、服務禮儀到危機處理,確保“星辰空間”的服務品質。
2.開業活動方案:二十家店不能簡單地同時開門營業,需要有節奏、有爆點。是否可以結合當地文化,設計不同的開業活動?是否需要邀請當地媒體和關鍵意見領袖?
3.供應鏈與庫存管理:直營店的庫存需要與代理渠道、線上渠道分開管理,但又需要保持靈活的調撥能力,確保熱門機型、顏色在直營店有充足的展示和體驗樣機,以及一定比例的首銷貨源。
4.長期運營與社群維係:開業隻是開始,如何通過會員體係、線下活動、專屬服務等方式,將進入店內的顧客轉化為星辰品牌的忠實粉絲和長期用戶,是更需要深思熟慮的課題。
他知道,這二十顆精心布下的“星辰”,即將點燃的,不僅僅是一輪銷售熱潮,更是一場關於中國消費電子品牌如何構建自身護城河、如何與用戶深度綁定的實驗與變革。
成敗與否,都將深刻影響星辰科技未來的走向。
窗外的夜色愈發深沉。
這場由他親手掀起的風暴,正在以超出所有人預料的方式,改變著這個行業的遊戲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