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爆炸就是藝術
字數:5783 加入書籤
紅星機械廠,靶場測試區。
錢思明院士為首的專家組,在市國防工業辦主任趙建國、紅星廠副廠長何建設等人的陪同下,站在鋼筋混凝土加固並堆砌了沙包的掩體後方。
他們麵前的長條桌上,罕見地擺放著幾台這個時代堪稱精密的測速儀高速攝影機、聲壓計。
“林默同誌,測試方案和安全預案都最終確認了嗎?”錢老推了推眼鏡,問向林默。
眼前的測試區,有三百米標準距離上的多層均質鋼板靶、厚實磚牆、報廢坦克車體(59式,側裝甲),更遠處甚至還有一個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模擬永備工事射擊孔。
“錢老,各位專家,均已確認完畢。”
林默點點頭,他手裏拿著一份詳細的測試流程表:
“本次測試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基礎性能驗證,測試火箭筒操作流程、發射特征、彈道穩定性。”
“第二階段,毀傷效能測試,依次對磚牆、多層鋼靶、坦克車體、混凝土工事進行射擊,評估爆破效應與破甲能力。”
“第三階段,如有必要,進行極端條件測試,如模擬淋雨、高溫儲存後發射”
他頓了頓,補充道:“所有測試彈均來自按量產方案製備的HEX高能炸藥裝藥批次,戰鬥部為紫銅雙錐孔罩結構,發動機裝藥為雙基推進劑,發射筒為玻璃纖維纏繞複合材料,引信為壓電觸發式,配備三重保險機構。”
這一連串極其專業介紹,讓專家們不由得再次暗暗點頭。
別的不說,光是這測試方案的嚴謹性和專業性,就遠超一個普通地方小廠該有的水準。
“好!開始吧!”錢院士重重點頭。
“第一發測試彈準備!”林默對著身旁的通訊員下令。
很快,兩名身穿工裝、神情嚴肅的工人抬著一個墨綠色的、印著“紅箭1”和“試001”字樣的長筒走了過來。
它比40火的發射筒更顯粗壯,但整體線條簡潔流暢,沒有任何多餘的部件。
“這就是‘紅箭1’?”一位輕武器專家仔細打量著:“全重多少?”
旁邊負責記錄的生產科長馬為國立刻報告:“報告首長,實測重量4.3公斤。”
專家們輕微騷動了一下。
4.3公斤!比他們想象中更輕,意味著單兵攜行能力極佳。
林默親自上前,麵向專家組演示操作:
“各位專家,這就是‘紅箭1’,”
“第一步,需要解除前後密封蓋,確保密封圈完好。”
他熟練地撕開前後蓋,“第二步,將發射筒卡入預製好的簡易肩射支架,聽到‘哢嗒’聲表示鎖定到位。”
他將筒體放在一個輕便的U型支架上,過程簡單快捷。“第三步,豎起簡易機械瞄準具,根據目標距離微調標尺。第四步,解除最後一道保險,瞄準,擊發。”
整個過程,林默操作下來不到20秒,動作幹淨利落,沒有任何遲疑。
“就這麽簡單?”趙建國忍不住問道,他見過新兵訓練打40火時的複雜準備過程。
“主任,就這麽簡單,士兵無需專業培訓,半小時即可掌握基本操作。設計理念就是‘傻瓜式’,確保任何步兵在緊張的戰鬥狀態下也能可靠使用。”林默回答。
這也是前世一次性火箭彈盛行的原因。
“射手就位!”
射手依然由生產科長馬為國擔任。
他再次出列,深吸一口氣,走到發射位置。
“第一發,測速彈!預備——放!”林默下令。
馬為國穩穩扣動扳機。
“砰嗤——咻!”
一聲不同於40火發射爆響的、略顯沉悶的高壓噴氣聲響起!
筒口煙霧輕微,後噴火焰範圍很小,顯示出良好的閉膛效應。
一道黑影以驚人的初速脫膛而出,彈道低伸平直,幾乎瞬間就命中了遠處的紙質靶心!
“初速數據!”錢老立刻追問。
負責操作光電測速儀的技術員大聲報告:“報告!初速:285米/秒!100米處存速275米/秒!”
“彈道非常穩定!”
“多少?”幾位專家幾乎異口同聲,難以置信地看向測速儀方向。
285米/秒!這初速遠超40火(約120米/秒),甚至比一些高速反坦克導彈的初速都不遑多讓!”
“高初速意味著飛行時間極短,受橫風影響小,彈道平直,極大提升了命中概率!而且存速高,說明動能損失小,末端威力有保障!
“這…這發動機效率…”火箭發動機專家劉卓總工眼睛發亮。
“第二發!破甲彈準備!”
&nm、200mm、300mm、400mm、500mm、600mm的均質鋼板靶組!”林默的聲音依舊冷靜。
&nm!這是報告上寫的理論最大值,也是專家們最懷疑的一個數據。
如果真能達成……
第二具“紅箭1”被送上。
馬為國再次操作,瞄準了那疊放在一起、看起來堅不可摧的厚重鋼靶。
“發射!”
火箭彈嘶鳴著出膛,以肉眼難以追蹤的速度狠狠撞向鋼靶!
“轟!”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聲音沉悶而極具穿透力!
通過高速攝影機回放和望遠鏡觀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箭彈戰鬥部在接觸第一層100mm鋼板的瞬間,紫銅藥型罩在巨大的爆轟壓力下形成了一股極其高溫的金屬射流,輕而易舉地熔穿了第一層鋼板,留下一個邊緣光滑的細小入口!
去勢不減的金屬射流繼續向前,依次熔穿200mm、300mm、400mm、500mm的鋼板!
每一層鋼板後的入口和出口都清晰可見,且伴隨有大量的灼熱金屬碎屑從出口噴出。
最終,在第六塊,也就是最後一塊厚度為600mm的均質鋼板前,金屬射流才耗盡了絕大部分能量,在鋼板正麵留下一個深深的熔蝕坑和一個未能完全穿透的凸起!
現場一片死寂。
負責測量的技術人員幾乎是跑著衝過去,使用深度尺和卡尺進行精密測量。
幾分鍾後,激動得聲音變調的報告聲傳來:
“報告!破甲深度測定:貫穿1至5號靶板!第六塊600mm靶板,侵徹深度為580mm!未完全貫穿,但背麵出現明顯塑性凸起和裂紋!等效淨破甲深度超過580mm!重複,等效淨破甲深度超過580mm!”
“轟!”的一聲,掩體內徹底炸開了鍋!
&nm?!天哪!”
&nm等效?!”
“這…這威力…這比資料裏說的M國佬的M72強出三倍不止啊!”
“瑞典人的新玩意兒恐怕也就這個水平了吧?!”
“HEX…這HMX炸藥的威力太恐怖了!還有這藥型罩設計…”
專家們再也維持不住矜持,尤其是錢院士和幾位爆破、裝甲專家,幾乎要撲到那疊被打成篩子、最厚那塊也幾乎被捅穿的鋼靶上,眼神狂熱得像是在看絕世珍寶!
“第三發!爆破彈!目標,磚牆!”林默的聲音再次響起,壓下了現場的沸騰。
第三發火箭彈射出,精準命中磚牆。
“轟!!!!!”
巨響之後,那堵厚實的磚牆沒有出現窟窿,而是如同被一隻無形巨拳從內部狠狠砸碎,整體轟然垮塌,被徹底“粉碎”!
“第四發!破甲彈!目標,59式坦克車體側裝甲!”
火箭彈命中坦克側裝甲,一聲巨響後,一個邊緣翻卷熔化、直徑驚人的破洞出現在裝甲上,金屬射流湧入車內,模擬的設備被徹底摧毀,濃煙滾滾!
“第五發!多功能彈!目標,鋼筋混凝土工事!”
火箭彈精準鑽入射擊孔,短暫延遲後——
“轟隆!!!!!!!”
地動山搖般的巨響!那個一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頂部被巨大的內部爆炸力猛地掀開、撕裂,然後徹底坍塌成一片廢墟!爆炸的煙塵衝天而起!
整個測試場,隻剩下風吹過廢墟的嗚咽聲和人們粗重的呼吸聲。
趙建國狠狠一拳砸在沙包上,臉膛激動得通紅:
“好!好個紅箭1!”
“好個HEX!老子…老子…”他激動得說不出話。
專家們早已衝出了掩體,圍在各個靶標前,激動地測量記錄,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極度震驚和狂喜。
錢老最後走到那疊被穿透的鋼靶前,用手撫摸著那580mm深、還帶著餘溫的破孔邊緣。
老院士因為激動,花白的頭發都在微微顫動,他一把抓住林默的手,聲音嘶啞而急切,甚至帶上了敬語:
“林默同誌!這HEX…這HMX的合成工藝…還有這雙錐藥型罩的設計細節…尤其是那低溫硝氧化閉環反應的控製要點………這......”
林默微笑著,他自然知道錢老的意思,還沒等錢老說完,便開口:“錢老,您放心吧,所有技術細節和數據,我都會毫無保留地向專家組公開。”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盡快讓‘紅箭1’和HEX炸藥,成為撕碎敵人堡壘的突破口!”
“好,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