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正式掛牌

字數:6310   加入書籤

A+A-


    經過數月緊張而高效的整合,紅星機械廠與前進機械廠的融合已初見成效。
    一個星期後,在紅星廠總部的會議室裏,召開了整合後的第一次全體領導班子聯合會議。
    長長的會議桌旁,坐滿了新舊麵孔,一端是以林默、何建設為首的原紅星廠領導班子,另一端,則是以徐偉平為首的原前進廠主要領導幹部,他們如今也是紅星機械廠的副廠長、各科室副職等重要成員。
    林默坐在主位,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他對兩廠的人員和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關於兩個廠區的生產任務定位。”
    林默開門見山,聲音沉穩,“經過初步磨合和產能評估,我提議,將63式自動步槍改進型的全部生產任務,以及配套彈藥的生產,整體轉移到機械二廠。”
    他看向徐偉平:“徐廠長,二廠的老弟兄們對63改的生產流程最為熟悉,技術底子紮實,交給你們,我放心。有沒有問題?”
    徐偉平立刻挺直腰板,臉上洋溢著被信任的激動和責任感:
    “請林廠長和廠委放心!二廠保證完成任務!絕對保證質量和產量!隻會比原來做得更好,絕不會拖後腿!”
    他身後的幾位原前進廠領導也紛紛點頭,信心十足。將成熟產品的生產任務整體交給二廠,這是對二廠能力和地位的極大肯定。
    “很好。”林默點點頭,繼續部署,“同時,‘紅箭1’火箭筒的項目,進入穩定量產期後,其部分生產環節,特別是發射筒體的粗加工、部分結構件的鑄造、以及最終的總裝和測試環節,也可以根據二廠的產能爬升情況,逐步轉移過去。”
    “一廠這邊,未來將更專注於HEX炸藥的核心生產、‘紅箭1’的戰鬥部、發動機等核心部件的製造,以及……”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具前瞻性:“以及新項目的研發。”
    “新項目?”何建設好奇地問道,眾人也都豎起了耳朵。大家都知道林默不可能止步於“紅箭1”。
    “對,新項目。”林默肯定地說,“我們的63改雖然性能穩定可靠,但本質上仍是在老舊設計上的修修補補,其潛力已經挖掘得差不多了。部隊需要一款全新的、性能更卓越的自動步槍,以適應未來戰場的需求。”
    他示意馬為國將提前準備好的一摞厚厚的圖紙和技術說明書分發給與會的主要領導和技術骨幹。
    圖紙上,勾勒著一款線條硬朗、結構新穎的步槍藍圖,旁邊標注著它的暫定名——“81式自動步槍”設計概念圖。
    “這是我設計的下一款班用自動步槍初步方案,暫命名81式。”
    林默開始講解其核心設計理念,“它將徹底摒棄AK的長行程活塞導氣式原理,采用更高效、精度更好的短行程活塞導氣式。”
    “槍機組件重新設計,強調可靠性;瞄準基線加長,提升射擊精度;大量采用衝壓、鉚接工藝,降低成本和生產難度。”
    “最重要的是,它將形成一個槍族,包括標準型、短突擊步槍型、以及輕機槍型,零部件通用率極高,能極大簡化後勤……”
    隨著林默的講解,與會者,尤其是懂技術的幹部們,眼睛越來越亮。
    這完全是一款脫胎換骨的設計!其理念之先進,思路之清晰,遠遠超出了他們對一款“新槍”的預期。
    “這個項目,我決定交由馬為國同誌全麵負責!”林默看向生產科長馬為國。
    “林廠…我…我怕我能力不夠…”馬為國有些遲疑。
    他一直是負責生產的,雖然技術紮實,但獨立負責一個全新的、如此重要的研發項目,這是他從未想過的重任。
    之前的紅箭1其實更多的還是專家組以及林默在發揮主導作用。
    “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沉穩、細致、對生產工藝的理解極其深刻。”林默鼓勵道:
    “研發不僅僅是畫圖紙,更重要的是能將設計轉化為可大規模生產、質量穩定的產品。這一點,你比誰都合適。”
    “當然,不是你一個人單打獨鬥。”
    他看向所有人:“我要求,以馬為國同誌為核心,立即在一廠和二廠範圍內,選拔技術尖子、老師傅、肯鑽研肯學習的年輕人,組建‘新型自動步槍研發項目組’。”
    “這不僅是研發新槍,更是為我們未來規劃中的研究所儲備和鍛煉人才!項目組要盡快搭建起來,啟動初步的可行性研究和細節設計。”
    馬為國感受到林默的巨大信任,深吸一口氣,重重點頭:“是!林廠長!我一定竭盡全力,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會議室內響起鼓勵的掌聲。
    就在會議氣氛熱烈,眾人沉浸在新型步槍研發的規劃中時,會議室的門被敲響了。
    廠辦主任推開門,神色恭敬地說:
    “林廠長,各位領導,市國防工辦趙主任來了,說有緊急重要的事情宣布。”
    話音未落,趙建國主任已經風風火火地大步走了進來,他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燦爛笑容,手裏拿著一份蓋著大紅印章的文件。
    “哈哈!都在呢!正好!省得我一個個通知了!”趙主任嗓門洪亮,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趙主任,您怎麽親自來了?有什麽指示?”林默起身相迎。
    “指示?是天大的喜事!”趙建國揚了揚手中的文件,“軍部批複下來了!關於你們申請成立研究院的報告!”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屏息凝神地看著他手中的文件。
    趙建國清了清嗓子,表情變得莊重,朗聲宣讀:
    “經總裝備部研究決定,並報上級批準,同意以紅星機械廠為基礎,成立‘紅星軍工技術研究所’!該研究所為正團級建製,直屬總部裝備發展部業務指導!”
    正團級?
    這話一出,整個會議室瞬間鴉雀無聲,連呼吸聲都仿佛消失了!
    所有人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高得超乎想象的級別認定給震住了!包括林默!
    林默原本的預期,是能批下來一個營級甚至副團級的研究所編製就已經是重大勝利了,需要他後續用成果去慢慢提升級別和重要性。
    他萬萬沒想到,總部竟然如此大手筆,直接給予了正團級的建製!
    這遠遠超出了一個地方軍工廠下屬研究所通常能獲得的起點!這無疑是對“紅箭1”項目和HEX炸藥巨大成功的最直接肯定!
    趙建國看著眾人驚愕的表情,滿意地笑了笑,繼續宣讀:“任命:林默同誌,擔任紅星軍工技術研究所所長,正團職!”
    然後,他念出了一個副團職的副所長名字,由原紅星廠副廠長、對生產和技術管理均有深刻理解的何建設兼任!
    另一位是總部指派,過兩天就到任。
    研究所下設若幹研究室和項目管理組,組長定為正連級,各職能科室科長定為正營級。
    “此外。”趙建國放下文件,神色變得更加嚴肅,“鑒於HEX高能炸藥及‘紅箭1’等項目的重要性和高度保密性,以及林默同誌本人的重要性,總部特派遣一名安保幹事,專職負責林默同誌的安全保衛工作。人就在外麵。”
    會議室內在經過了幾秒鍾的死寂之後,猛地爆發出雷鳴般的、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
    何建設激動得老臉通紅,手都拍紅了。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兼任副團職的副所長!
    這對他這個在廠子裏幹了一輩子的老軍工人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榮耀和肯定!
    徐偉平也是激動不已,研究所的成立,正團級的建製,意味著紅星廠的平台變得更大了,他們二廠未來的發展空間也更加廣闊!
    馬為國、張援朝等原紅星廠幹部,更是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林默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
    他走到趙建國麵前,鄭重地接過那份沉甸甸的任命文件:
    “感謝組織的信任!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全力將紅星研究所建設好,為國家研製出更多更好的武器裝備!”
    “好!我就等著你們再立新功!”趙建國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
    會議在極度振奮的氣氛中結束,各位領導懷著激動的心情紛紛離去,開始消化和落實會議的各項決定。
    林默和趙建國則回到了廠長辦公室。
    剛一進門,趙建國就對著門外說:“葉城同誌,請進來吧。”
    一個身影應聲而入。
    來人看起來二十七八歲年紀,身材挺拔,約有一米八的個頭,穿著合身的舊軍裝,沒有任何標誌符號,顯得沉默而幹練,整個人透著一股精悍的氣質。
    “林默同誌,這位就是總部派來的安保幹事,葉城同誌。”趙建國介紹道:
    “葉城同誌是特種部隊出身,經曆過實戰,身手過硬,保衛經驗豐富。以後你的安全保衛工作,由他全麵負責。”
    葉城上前一步,向林默敬了一個幹淨利落的軍禮,聲音平穩有力:
    “首長好!安保幹事葉城,向您報到!奉命負責您的安全保衛工作,請指示!”
    林默打量著葉城,他能感受到對方身上那種經過嚴格訓練和實戰洗禮的特有氣息。
    “葉城同誌,歡迎你。以後辛苦你了。”林默溫和地點頭,“我這邊沒那麽多規矩,正常工作生活即可。主要是在廠區和外出時,多費心。”
    “是!首長!這是我的職責!”葉城回答得一絲不苟,眼神堅定。
    他沒有多餘的話。
    他隨即很自然地開始熟悉辦公室的環境,檢查門窗,目光掃過可能存在的觀察盲點,很快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趙建國低聲對林默說:“這小子是上麵精心挑選的,絕對可靠,背景清白,能力沒得說。”
    “以後你去哪兒都帶著他,這是命令,也是為了你好。你現在可是咱們的‘國寶’了。”
    林默苦笑一下,他知道這意味著個人自由會受到一些限製,但也理解這是必要的措施。“我明白,謝謝主任安排。”
    送走趙建國,辦公室裏隻剩下林默和如同影子般存在的葉城。
    林默坐回辦公桌後,看著窗外欣欣向榮的廠區,手中摸著那份正團級的任命文件,心中感慨萬千。
    前世他走向正團級的領導崗位是什麽時候,應該是工作了十多年,在39歲那年完成一個重大項目後提拔的。
    而現在從重生伊始的絕地求生,到如今紅星廠兼並擴張、研究所高起點成立、甚至有了專職警衛……還不到一年。
    不過,他知道這些還不夠。
    他有太多要拿出來的技術了,去增加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競爭力。
    這樣就不會再次出現前世的一些悲劇。
    “是時候加快步伐了。”林默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