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初到京都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清晨五點半,天際剛泛起魚肚白,寧北市還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
紅星機械廠門口,一輛掛著軍牌的綠色吉普車已經發動,葉城正在仔細檢查著車輛狀況,確保長途跋涉的安全。
林默和秦懷民教授先後趕到,林默換上了一身幹淨的中山裝,顯得精神奕奕,秦老則穿著樸素的夾克,神情從容,仿佛隻是去參加一次普通的學術交流。
“東西都帶齊了嗎?介紹信、批複文件、研究所的初步規劃……”秦老習慣性地提醒。
“都準備好了,秦老,您就放心了。”林默拍了拍隨身攜帶的公文包。
“林廠,一路注意安全,等你的好消息。”何建設帶著領導班子在一旁,親切的叮囑道。
雖然林默是廠長,但是私底下幾位年齡大的幾位領導班子成員都是將林默當後輩看待的。
在生活中以及其他方麵都給予關心。
“放心吧,何廠,馬科長,我不在的時候維護好廠裏生產,有什麽問題可以通知趙主任,他有辦法聯係到我。”林默點點頭說道。
在這個年代,出行聯係是個麻煩事,必須要有有線電話。
“好,那咱們就出發吧,爭取午飯前趕到,還能蹭老高一頓飯。”看著交代完後,秦老幽默地說著,拉開車門坐進了後排。
林默笑了笑,坐進副駕駛。
葉城確認兩人坐穩後,熟練地掛擋起步,吉普車駛出廠區,向著南方駛去。
寧北市距離京都,直線距離約四百公裏。
在這個年代,高速公路還是遙遠的概念,他們需要沿著坑窪不平的國道和省道前行,吉普車顛簸著,窗外的景色從城市的輪廓逐漸變為廣闊的田野、起伏的丘陵。
林默和秦老則在後排低聲交談著,主要是秦老向林默介紹京華大學相關院係的情況、幾位有潛力的青年教師以及可能遇到的畢業生特點,林默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一些問題。
四百公裏的路程,預計需要耗費五到六個小時。
臨近中午十二點,吉普車風塵仆仆地駛入了京都的範圍。
城市的景象逐漸繁華起來,灰色的樓房、寬闊的馬路、熙攘的人群,與寧北的寧靜形成了鮮明對比。
葉城按照林默指示的地址,穿過幾條胡同,最終在一個環境清幽、戒備相對森嚴的部委大院門口停下,經過嚴格的登記和電話核實後,吉普車才被放行,停在一棟略顯陳舊但十分整潔的單元樓下。
林默深吸了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領。
這裏他太熟悉了,大學四年,尤其是逢年過節,他幾乎都是在這裏度過的,高主任不僅是他在京華大學機械係最敬重的導師,更待他如子侄,師母更是把他當自家孩子一樣疼愛。
他拎著從寧北帶來的一些當地的幹果和山貨和秦老一起上了樓,敲響那扇熟悉的防盜門。
門幾乎是立刻就被打開了。開門的是師母趙雅,一位慈祥而知性的中年婦女。
她一看到林默,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笑容:
“小默!哎呀,真是小默!老高,快看誰來了!小默到了!”她一邊說著,一邊熱情地將林默和秦老往屋裏讓,“快進來快進來!秦教授,歡迎歡迎!老高念叨一上午了!”
“師母!”林默親切地叫道,臉上露出放鬆笑容。
高育主任也從書房裏迎了出來。
他年紀約莫五十多歲,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戴著金邊眼鏡,氣質儒雅中帶著學者的嚴謹。
看到林默,他眼中閃過欣慰和喜悅,但語氣依舊保持著師長的沉穩:“林默來了,老秦,一路辛苦,快請進。”
“老高(老師)!”林默和秦老幾乎同時開口。
林默對高主任的稱呼,在公開場合是職務,私下裏則和過去一樣叫老師。
進屋落座,客廳雖然不大,但布置得整潔溫馨。
趙雅師母忙不迭地端來水果、沏上熱茶,嘴裏不停地念叨:
“小默,你可算來了!你說你,畢業分配那會兒,讓你留校或者去部委研究所多好,非要去那麽遠的地方……不過現在好了,聽說你搞出了大名堂!真是給老師爭氣!”她看著林默,眼裏滿是慈愛和驕傲。
“師母,我挺好的,在基層鍛煉人。”林默笑著回答。
“老秦,你這不聲不響的辦了停課手續,還以為參加什麽保密項目去了,沒想到去了小默那裏。”
“連聲招呼都沒打,這事做的不地道啊。”高主任坐在沙發上,笑著看著自己這位老朋友。
秦老和他不同,隻是醉心學術,對行政不大感興趣。
“哈哈,這不是想給你一個驚喜嗎!”秦老笑嗬嗬的回答;“不過有一說一,去小默那裏大部分還是因為他提出的設計方案。”
“哦,這小子又搞出來什麽好東西了?”高主任來了興趣。
寒暄間,趙師母已經手腳麻利地將豐盛的午餐擺上了桌。
四菜一湯,都是家常菜,但色香味俱全,顯然花了心思。
“沒什麽準備,隨便吃點家常便飯。”高主任招呼大家入座。
“這就很好了,師母的手藝我一直惦記著呢。”林默的話讓趙師母笑逐顏開。
席間,話題自然圍繞著林默這幾個月在寧北的經曆展開,除了保密原則的內容,林默簡要匯報了“紅箭1”項目從研發到定型、量產的過程,以及成立研究所的情況。
高主任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點頭,插話問幾個關鍵的技術細節或管理問題。
“當初你堅持要去基層,說實話,我還有些擔心,覺得埋沒了你的學術天賦。現在看來,是我眼光狹隘了。”高主任看著林墨感慨道:
“理論聯係實際,才能真正做出推動事業發展的成果。你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帶領一個瀕臨倒閉的廠子取得如此突破,成立正團級研究所。”
“這比留在象牙塔裏寫幾篇論文,意義重大得多!老師為你感到驕傲!”這番話,出自一向嚴謹的高主任之口,分量極重。
趙師母一邊給大家夾菜,一邊嗔怪道:“就是太辛苦了!你看你都瘦了!以後常回來,師母給你做好吃的補補。”
說著,她像是突然想起什麽,壓低聲音,帶著一絲調侃的笑意對林默說:
“對了,小餘知道你今天要來,上午特意打電話回來問呢,說下班就趕回來。這丫頭,可是念叨你好久了。”
小餘,高餘,高主任和師母的獨生女,和林默同屆,在京都市裏的另一所大學讀文科,分配在文化部門工作。
大學四年,林默作為高主任的得意門生,經常出入高家,和高餘也算是一起長大的玩伴。
高餘性格開朗活潑,和林默這個沉默寡言卻才華橫溢的師兄,一直關係都很好。
隻是之前的林默,是個徹頭徹尾的“榆木疙瘩”,一心埋頭搞技術,對女孩的心思遲鈍得很,從未有所回應。
林默聞言,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隻好含糊地應道:“謝謝小餘惦記。”
高主任瞪了老伴一眼,示意她別亂點鴛鴦譜,然後把話題引回正事:“你們這次來的目的,老秦已經在電話裏已經跟我大致說過了。”
“自主招聘,想法很大膽,也很有必要。下午我和校就業辦、機械係、化工係的負責同誌已經約好了,我們一起開個座談會,具體商量一下流程和細節。”
“學校這邊,原則上支持,畢竟是為了國家重要項目選拔特殊人才。但具體操作,還需要仔細規劃,確保公平公正,不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和分配秩序。”
“太好了!謝謝老師支持!”林默感激地說。有高主任這位在院係乃至學校都有影響力的導師出麵協調,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先吃飯,吃完飯休息一下,下午我們一起去學校。”高主任擺擺手,示意林默不必客氣。
飯後,趙師母收拾碗筷,高主任和秦老則在客廳喝茶,繼續聊著一些學術和政策層麵的問題。
林默想去幫忙洗碗,被師母笑著推了出來:
“去去去,陪老師和你秦教授說話去,這兒不用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