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進廠第一課!
字數:5457 加入書籤
六月的寧北,陽光開始展現出北方的熱辣,白楊樹的葉子綠得發亮,知了在枝頭不知疲倦地鳴叫著。
一列綠皮火車噴吐著白色的蒸汽,緩緩駛入寧北站,車輪與鐵軌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最終穩穩當當的停在站台前。
車廂門打開,一股熱浪混合著煤煙味撲麵而來。
李衛國、趙誌剛等二十一名京華大學的畢業生,提著大包小包,跟著林默和秦懷民走下了火車。
男生們穿著白襯衫或海魂衫,女生則是樸素的連衣裙或格子衫,臉上都沁著細密的汗珠,大家東張西望,好奇地打量著眼前這座新城市。
站台上沒有隆重的鑼鼓隊,但一條醒目的紅色橫幅依然高高懸掛:“熱烈歡迎京華大學優秀學子加入紅星,共鑄國防利器!”
橫幅下,副廠長何建設、供銷科長張援朝等廠領導早已等候多時,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身後還跟著幾位廠裏的工作人員。
“林廠!秦老!一路辛苦!歡迎同學們!”
何建設嗓門洪亮,率先迎上來握手,又忙著招呼學生們,“同學們,路上熱壞了吧?快,車就在外麵,咱們先回廠裏安頓!”
張援朝也指揮著幾個年輕力壯的工人上前幫忙拿行李:“對對對,東西給我們!這大熱天的,別累著咱們未來的專家!”
這實實在在的關懷,讓學子們初到陌生之地的不安消散了不少。
“何廠長好!張科長好!”學生們紛紛禮貌地問候。
行李被迅速搬上了解放牌卡車,學生們則坐進了廠裏那輛略顯陳舊但擦得幹淨的中巴車。
車隊駛出火車站,穿行在寧北市的街道上。
六月的寧北,天空湛藍,街道兩旁的白楊樹投下斑駁的樹影,城市確實不如京都繁華,樓房普遍不高,街上自行車匯成的洪流是主要的風景。
“看起來挺幹淨的,樹也多。”化學係的陳雪擦了擦額角的汗,看著窗外的景色小聲說。
“就是感覺比京都熱不少。”一個男生用手扇著風。
趙誌剛卻興奮地看著窗外掠過的工廠大門和牆上頗具時代特色的標語。
“多有勁兒!比京都那些老胡同帶勁多了!”
李衛國則默默觀察著街上的行人和店鋪,沒多說什麽。
車隊緩緩駛入紅星廠區,相比於市區的相對寧靜,廠區內則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
機器的轟鳴聲從各個車間裏傳出,高聳的煙囪冒著黑煙,運輸物料的叉車和卡車穿梭不息,工人們穿著工裝汗流浹背,步伐匆匆......
廠區的廣播喇叭正在播放著激昂的進行曲和表揚生產標兵的通知。
中巴車在一排紅磚砌成的平房前停下,房前還種著幾排向日葵,在陽光下開得正盛。
何建設介紹道:“同學們,這就是咱們的職工宿舍,條件簡單,但我們都收拾好了,前後通風,夏天還算涼快!都有電風扇,剛裝上的,保證好用。”
張援朝拿著名單開始分配:“兩人一間,自由組合!屋裏都配了蚊帳、涼席、暖水瓶和新的臉盆毛巾!食堂就在旁邊,熱水房也近!”
說著,大家走進宿舍。
房間確實簡樸,水泥地,白灰牆,木質門窗,但打掃得幹幹淨淨。兩張單人床鋪著嶄新的涼席,窗戶大開,穿堂風吹過,帶來一陣陣涼爽。
“嘿,這屋子挺涼快!比火車上舒服多了!”趙誌剛把行李往床上一放,滿意地說。
李衛國也點點頭,摸了摸光滑的涼席:“挺好,該有的都有,挺實在的。”
安頓下來後,大家好奇地在廠區裏散步。
他們看到了忙碌的63改步槍生產車間,看到了掛著“HEX高能炸藥,嚴禁煙火”警示牌、有士兵站崗的特殊區域,也看到了為“紅箭1”火箭筒準備的新廠房工地,工人們正在頂著烈日緊張施工。
“有一說一,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
“林默學長說的沒錯,紅星廠的確有發展的潛力。”
“沒有騙我們!”
趙誌剛看著眼前的景象說道:“到處都是工人們熱火朝天幹著。”
“是啊!”
“我可是聽說今年很多軍工廠都不太景氣,國家負擔不起這麽多軍工廠的支出,進行了軍改民改造。”
“沒想到咱們研究院下屬的生產廠這麽大,並且還在擴建當中。”
“咱們這一趟不算白來!”
有人開口附和道。
“走,再去逛逛。”
“順便去街上買點生活用品之類的。”
“走走走。”
…………
廠部辦公樓會議室裏,窗戶大開,電風扇呼呼地吹著。
林默、秦懷民、何建設,以及聞訊趕來的趙建國主任圍坐在一起,桌上放著切好的西瓜。
“這鬼天氣,真熱!”趙建國拿起一塊西瓜咬了一口,汁水淋漓,“不過看到這幫生龍活虎的大學生,心裏就涼快多了!”
“林默,秦老,這人我可是給你們接來了,接下來怎麽安排?總不能讓他們天天在廠裏閑逛吧?”
何建設也接口道:“是啊,林所長,各個車間都缺人手,特別是有點文化的,是不是盡快把他們分到崗位上去?”
林默擦了擦手,神態從容,他大手一揮,說出了早已想好的方案:“不,趙主任,何廠。不急著分下去。”
“我的想法是——先學習!”
“先學習?”何建設有些不解,“他們都是大學生了,還用學啥?”
趙建國也投來詢問的目光。
秦懷民微笑著接過話茬:“老何,此學習非彼學習,他們大學裏學的是基礎理論和通用知識。”
“但到了我們軍工研究所,麵對的是具體的武器裝備研發,需要的是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需要的是了解我們所裏現有的技術基礎、生產流程、甚至是我們麵臨的實際技術難題。”
“這需要一場有針對性的、係統的‘入職培訓’。”
林默點點頭,詳細闡述他的計劃:
“對!我打算,用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親自帶頭,組織所裏的技術骨幹,給這二十一個學生進行一次集中培訓。”
他掰著手指頭數:“第一,思想教育和保密條例學習,這是紅線,咱們廠可不能搞出來機密外泄的事情。”
林默說這番話不是沒有道理。
就在戰鬥打響期間,有幾個軍工研究所或多或少出現了類似的問題。
領導直接被帶走,全廠上下查辦。
“第二,我們所的基本情況介紹,特別是‘紅箭1’項目的研發曆程、63改步槍的技術特點、HEX炸藥的性能和應用。”
“最起碼讓他們對我們所是幹什麽的、有什麽家底,有個全麵認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由我、秦老,還有馬為國、劉金山這些老師傅,分別授課,講解武器設計思路、機械加工工藝、炸藥應用基礎、材料特性等等。”
“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們實際遇到的問題來講!”
“最後安排他們到各個關鍵生產車間進行短期觀摩,直觀了解一顆子彈、一枚火箭彈是怎麽造出來的。”
林默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磨刀不誤砍柴工。
把這一個月的基礎打紮實了,讓他們對我們所、對軍工科研有了真正的理解和認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興趣和培訓表現,分配到具體的項目組或研究室,這樣才能事半功倍!而且——”
他頓了頓,強調道:“這第一個月,我準備親自帶他們!親自授課,親自帶隊下車間!”
聽到林默要親自帶學生,趙建國和何建設都露出了驚訝又欣慰的表情。
林默現在可是正團級的所長,事務繁忙,竟然願意花這麽大精力在一批新來的學生身上,可想而知有多重視這批學生。
“好!這個安排好!”趙建國點點頭,沉聲道,“把這幫苗子澆灌好了,將來都是研究所的頂梁柱!就這麽辦!”
何建設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連連點頭:“我這就去安排培訓的場地和後勤保障!”
下午,在研究所臨時布置成教室的會議室裏,二十一名大學生迎來了他們抵達紅星後的“第一課”。
電扇在頭頂旋轉,窗外知了聲聲,屋內卻異常安靜,林默站在講台前,沒有講稿,隻有一塊小黑板。
他沒有從高深的理論開始,而是從剛到紅星廠的曆史講起,講它曾經的困境,講“63改”項目如何絕處逢生,講HEX炸藥的研發……
學生們聽得入了迷。
就這樣,接下來的日子,這二十一名學子進入了一段緊張而充實的“特訓”生活。
上午是林默、秦老等人的集中授課,下午是車間觀摩和老師傅的實操講解,晚上還要分組討論、完成林默布置的思考題。
紅星廠的工人們也常常能看到,他們的林廠,帶著一群同樣年輕的學生,在車間裏一待就是半天,對著機器零件比比劃劃,講解原理,或者在樹蔭下,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技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