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高升!【大章】
字數:9361 加入書籤
自從紅星廠升格為副師級單位後,林默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前往省城參加各類工業,國防相關會議的次數也顯著增多,往往天不亮就要出發,回到廠裏天都黑了。
一天忙活下來,比他熬夜攻關技術都累。
但林默在其中也並非全無收獲,至少,他與省國防工辦的王局長變得更加熟絡了。
九月中旬,省城,國防辦會議室,這裏剛結束的一場關於“七五”期間裝備發展思路的研討會,會議整體氣氛有些沉悶。
與會者大多圍繞著現有裝備的改進、產能提升等常規議題展開,在省國防工辦局長王軍看來,雖然務實,卻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性思路。
“林默同誌!”會議後,王軍叫住正準備離開的林默身上。
林默轉身道:“王局。”
“坐。”王軍指了指身邊的空位,待林默坐下後,開門見山地問道:“剛才聽了一圈,都是老生常談,沒什麽新鮮的想法。”
“你在下麵搞出了‘紅箭’,‘啟明星’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眼光肯定不一樣。”
“剛剛會議上看你有想說什麽,這裏沒外人,你跟我也別藏著掖著,說說看,比如未來十年,國家裝備發展的大方向,有什麽看法和見解?”
說實話,這是一個比較寬泛且敏感的話題。
林默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考慮片刻,他覺得可以適度向一位有可能理解並支持他的高層領導,傳遞一些超越時代的思想,於是緩緩開口:
“王局,我認為,未來的裝備發展,絕不能停留在‘有什麽武器打什麽仗’的層麵,也不能僅僅滿足於單件武器性能的提升,關鍵在於體係,在於如何讓裝備聯結成一個整體,發揮出1+1遠大於2的效能。”
他觀察著王軍的表情,見對方沒有流露出不耐,反而眼神專注,便繼續深入:
“我個人認為,有兩個趨勢至關重要,一是集成化,二是信息化。
“哦?“王軍來了興趣,終於有點和其他不一樣的想法了。
“集成化,並非簡單地把不同功能的裝備堆砌在一起,而是指通過統一的指揮控製平台,將偵察、通信、指揮、打擊、防護等不同單元,深度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作戰係統。”
“例如,M軍近年來提出的‘空地一體戰’理論,其核心就是試圖將空中力量與地麵裝甲突擊力量進行更緊密的集成,通過高效的協同,實現快速突破。”
“而信息化,”林默加重了語氣,“是這一切的中心,它不僅僅是多配幾部電台那麽簡單,我指的是,利用日益發展的電子和計算機技術,實現戰場信息的實時獲取、高速傳輸、智能處理和高效利用。”
為了讓概念更具體,林默引用了此時外界尚知之甚少的例子:
“王局,不知您是否關注過近期外軍,特別是M軍的一些動向。他們已經在嚐試將信息技術集成到作戰體係中,這可以看作是信息化戰爭的雛形。”
“信息化戰爭?”
王軍眉頭微蹙,這個詞對他來說確實非常新穎,甚至有些陌生。
此時僅僅是八十年代初,距離“信息化戰爭”概念被廣泛認知和討論,還有將近十年之久。
“是的。”林默肯定道,語氣沉穩:“它不僅僅是使用幾部電台或者雷達,它是通過信息技術,將戰場上的偵察單元,指揮單元和打擊單元緊密地連接成一個整體,目標是實現戰場態勢的近乎實時共享,指揮決策的快速高效,以及火力打擊的精確協同。”
接著,林墨舉了一個相對容易理解的例子:“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前沿偵察兵發現了敵人的重要目標,他不再需要層層上報,等待命令,而是可以通過某種數據鏈,直接將目標信息發送給後方的炮兵群。”
“炮兵群的火控係統自動接收、解算,幾乎在同時完成瞄準和射擊。整個‘發現決策打擊’的循環時間被壓縮到極短,敵人可能還沒反應過來,炮彈就已經落在頭上了,這就是信息技術帶來的速度優勢。”
“據一些零散的資料和分析,M軍正在大力發展的E3‘望樓’預警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信息化節點。它不僅僅是一架雷達飛機,更是一個空中指揮所,能整合來自地麵、空中、海上的大量信息,形成統一的戰場態勢圖,並直接引導戰機進行攔截或攻擊,這極大地壓縮了從發現到決策再到打擊的時間。”
“再比如,他們為炮兵開發的‘塔克法’射擊指揮係統,已經開始嚐試將前方觀察員、氣象數據、彈道計算機和火炮本身連接起來,目標是實現快準狠的火力反應。”
林默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在桌上虛畫著信息流動的示意圖,“王局,您可以想象,當我們的偵察兵發現敵裝甲集群時,不用再層層呼叫,目標信息通過數據鏈瞬間直達後方火箭炮陣地,火箭炮的火控係統自動解算,幾乎同時完成齊射準備……這種發現即摧毀的能力,才是未來戰場的製勝關鍵。”
聽到這裏,王軍的呼吸不知不覺間變得有些粗重。
林默所描述的圖景,與他腦海中一些模糊的、尚未成型的想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他隱約感覺到信息技術會改變戰爭,但從未像今天這樣,聽得如此清晰、具體!
林默見王局長已然入神,決定再拋出一個更具前瞻性的想法,將“信息化”與之前提到的“無人機”概念融合起來:
“而要實現這種高效的信息獲取和單向透明,需要一個前向裝備,‘無人機’可能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突破口,也是信息化作戰體係中的重要一環。”
“無人機?”王軍對這個詞不陌生,目前國內已經有了偵查無人機,並且已經應用於南疆戰爭中。
但是目前的無人機依舊處於比較初始的階段,隻能靠掛載攝像頭等設備被動的去觀察,信息的獲取也要等待無人機成功返回才可以。
時效性很差。
“對,無人駕駛的飛行器。”林默解釋道,“我這裏指的是偵察型無人機。”
“設想一下,這種小型、低成本、低噪音的無人機,可以長時間在敵方區域上空徘徊,通過搭載的小型攝像機和圖像傳輸設備,將敵方陣地、兵力調動、後勤補給路線等高清畫麵,實時傳回我方指揮所。”
他越說思路越清晰,語速也稍稍加快:“這不僅僅是替代偵察兵冒險抵近觀察那麽簡單,無人機提供的,是持續的,大範圍的戰場視角,它可以讓我們的指揮員像看沙盤一樣,直觀地掌握整個戰場的動態變化。結合我剛才說的集成化指揮係統,無人機傳回的信息可以直接用於引導火箭炮等火力武器進行精準覆蓋。”
“或者為我們的突擊部隊選擇最佳路線,它將徹底改變傳統偵察模式,成為指揮官的‘千裏眼’和‘順風耳’,是信息化戰場不可或缺的信息節點。”
“啪!”
王軍局長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蓋都跳了一下。他豁然起身,臉上充滿了一種豁然開朗的狂喜!
“千裏眼!順風耳!信息節點!發現即摧毀!對對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
他激動地在原地踱了兩步,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顫抖,
“林默!林默同誌!你…你這一番話,簡直是…是撥雲見日啊!”
他停下腳步,目光灼灼地盯著林默,仿佛第一次真正認識這個年輕人:
“不瞞你說,我最近看一些內部參考和外軍動態,心裏總有一種模糊的感覺,覺得未來的仗,不該是我們過去那種打法了!一味的追求口徑,不一定能發揮原來的效果。”
“時代在變化,戰爭的局勢也在發生變化。”
“‘信息化’這東西,分量會越來越重!”
“今天聽你這麽一講,用集成化,信息化這兩個詞一點撥,我…我全明白了!恍然大悟!”
王軍有些激動的說著:
“你說得對!這絕對是未來裝備建設,乃至軍隊建設必須高度重視的大方向!”
他的情緒平複了一些,但眼神中的光芒更加堅定,他坐回座位,身體前傾,壓低了聲音,語氣變得異常嚴肅:
“林默,你這些觀點,價值巨大,不能隻停留在我們倆的閑聊裏,必須要發揮出價值。”
“這樣,你回去之後,盡快把這些思路,特別是關於集成化、信息化作戰體係,以及無人機作為關鍵信息節點的構想,整理成一份詳實的報告,不要怕超前,就把你剛才跟我說的,原原本本寫出來!數據和例子盡可能充實。”
他略一沉吟,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這份報告,由你主筆,形成初稿後,拿來給我。我仔細研讀後,會以我們兩人聯名的方式,作為一份內部參考,直接遞交到…能看到的部門!”
“聯名?內參?”林默心中一震。
這意味著王軍不僅要采納他的觀點,更是要用自己的政治聲譽和影響力,為他這個年輕後輩的前瞻性想法背書。
這份支持和信任,沉甸甸的!
“王局長,這…”林默一時不知該如何表達。
“不必多說!”王軍大手一揮,語氣斬釘截鐵:“這種關乎國防戰略轉型的想法,我王軍既然聽到了,就有責任讓它被該聽到的人聽到!”
“你的名字在前麵,我的名字在後麵,我們一起負責!出了問題,我跟你一起扛!但我相信,絕不會出問題,這隻會對我們國家的國防現代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他看著林默,眼中充滿了期許和:“林默啊林默,我原本以為你隻是個技術天才,搞經濟有一套,沒想到你在戰略層麵的眼光,竟然如此深遠!”
“好!很好!這份內參,我們必須寫,必須盡快送上去!”
“可惜啊,我在這省裏的位置,能直接推動的事情有限,而且……”他頓了頓,透露了一個消息,“我可能很快也要調動工作了。”
“哦?王局長要高升了?”林默適時問道。
“不是高升,是回京。”王軍笑了笑,語氣中帶著一絲複雜,“由於在寧北期間,特別是在支持你們紅星廠轉型和發展方麵,算是做出了一點成績,上麵點了名,讓我回去。不過不是回原來的裝備部,是去國防戰略部,參與一些政策研究工作。”
國防戰略部!
林默心中一動,這是一個更接近決策核心的部門。
“恭喜王局!這是更能發揮您才幹的位置。”林默由衷地說道。
“哪裏,是責任更重了。”王軍擺擺手,隨即真誠地看著林默:
“林默,以後有機會到京城,一定要來找我!我們接著聊!你的這些想法,非常重要,需要在更高的層麵上引起重視。”
“一定!感謝王局賞識。”林默點頭應。能與一位在國防戰略部門,且對信息化有認同感的領導建立聯係,對紅星廠未來的發展還是非常好處的。
就在王軍調令下達的同時,省國防工辦係統也迎來了一係列人事變動。
原省國防工辦主任劉向前,因領導有力,特別是在支持和監管紅星廠等單位的創新項目中表現出色,正式升任省工業局局長,接替了王軍的部分職責。
而更讓林默感到高興的是,寧市國防工辦主任趙建國,被提拔為省國防工辦主任!
當天晚上,林默接到了趙建國親自打來的電話,聲音一如既往地洪亮,卻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激動和……罕見的,近乎哽咽的沙啞。
“林默!小子!晚上有空沒有?不準說沒空!我……我請你吃飯!”電話那頭,趙建國的語氣不容置疑。
林默笑了:“趙主任,您高升,應該我給您慶賀才對。”
“少來這套!地點我定好了,就在解放路那邊的一家老字號,國營第一食堂二樓小包間!”
“六點半,準時到!就我們倆!”趙建國說完,也不等林默再客套,直接掛了電話。
傍晚六點半,林默準時來到了國營食堂。
二樓的小包間裏,趙建國已經在了,桌上沒有鋪張,隻擺了幾樣精致的下酒菜:
一盤花生米,一盤醬牛肉,一盤炒青菜,還有一條清蒸魚,一瓶本地產的糧食酒已經打開,散發著醇厚的香氣。
趙建國看到林默,立刻站起身,他今天換上了一身半新的中山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臉上因為激動和些許酒意泛著紅光。
“來了!坐!”他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力道之大,讓林默微微齜牙。
兩人落座,趙建國二話不說,先給自己和林默麵前的杯子斟滿了酒,那酒杯是喝水的玻璃杯,容量不小。
“林默,”趙建國端起酒杯,看著林默,眼神複雜,有喜悅,更有深深的感激:
“這第一杯酒,我必須敬你!”
林默連忙端起杯子:“趙主任,您言重了……”
“你聽我說完!”趙建國打斷他,聲音洪亮卻帶著一絲顫抖,“我老趙這個人,脾氣臭,軸!認死理!在官場上,不懂變通,得罪人是家常便飯,尤其是上一任省局的馬局長……”
他仰頭,似乎想平複一下情緒,然後猛地喝了一大口酒,辛辣的液體讓他咳嗽了兩聲,才繼續說道:
“你知道我為啥得罪他嗎?就因為一個軍品配套的小廠子!”
“那個廠子,是他一個遠房親戚當廠長,管理混亂,產品質量次次抽查不合格,還虛報成本!我看不過眼,在好幾次會議上都直接拍了桌子,要求嚴肅處理,甚至建議關停整頓!一點麵子都沒給他留!”
趙建國又灌了一口酒,眼神中閃過一絲回憶:
“為這事,他卡過我們寧市多少項目?給我穿過多少小鞋?我心裏門兒清!”
“後來,他調走前,還放話出來,說我趙建國這種不懂人情世故的倔驢,就在寧市待到退休吧,別想再進一步了!”
他苦笑了一下:“說實話,那段時間,我也心灰意冷了,覺得就這樣吧,在寧市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得起這身衣服,對得起良心就行。升職?早就不指望了!”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情緒激動起來:
“可是!可是誰能想到!天上掉下來個你林默!帶著紅星廠,硬是從絕境裏殺出一條血路!”
“63改!‘紅箭1’!‘啟明星’!電視機!一樣接著一樣,動靜越搞越大,功勞越積越多!我作為你們的直接主管領導,這功勞……這政績……想不要都不行啊!”
趙建國看著林默,眼圈竟然有些發紅:
“劉向前主任升了,王軍局長回京了,這位置空出來……上麵討論人選,據說第一個提到的就是我!”
“為什麽?不是因為我會來事,不是因為我有背景,就是因為我趙建國手底下,出了個紅星廠,出了個你林默!”
“是你們,用實打實的成績,把我這個‘不會做人’的老家夥,硬生生給頂了上去!”
他猛地站起身,雙手捧起那杯酒,向著林默,腰板挺得筆直:
“林默!我趙建國,謝謝你!沒有你,沒有紅星廠,就沒有我老趙的今天!這杯酒,我幹了!你隨意!”
說完,不等林默反應,趙建國一仰脖,“咕咚咕咚”地將那一大玻璃杯的白酒,一口氣喝得點滴不剩!
喝完,他重重地將杯子頓在桌上,長長地哈出一口酒氣,眼眶濕潤,卻笑得無比暢快,仿佛將這些年的鬱結之氣,都隨著這杯酒一吐而空。
林默心中也是波瀾起伏。
他深知趙建國的為人,這位老主任或許不懂圓滑,但有著軍工人最寶貴的堅持和原則。
林默沒有多說什麽,也站起身,雙手捧杯,將自己杯中那不少的酒,同樣一飲而盡。
火辣的酒液從喉嚨一直燒到胃裏,
“趙主任,”林默放下杯子,誠懇地說:
“您能升職,是實至名歸。要說謝,也該我謝您當初的信任和支持。”
“哈哈,好!不說這些了!總之,痛快!”趙建國用力拍著林默的後背,重新坐下,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正好我現在也調到省裏了,還是在一個戰壕裏工作,以後在省裏,有什麽事,盡管來找我!”
“我老趙別的本事沒有,給你頂住一些亂七八糟的壓力,還是能做到的!”
這頓晚飯,吃得酣暢淋漓,趙主任那叫一個開心。
“放手去幹!需要協調什麽,我去跑!需要頂住什麽壓力,我來扛!”
趙建國拍著胸脯,“我現在啊,就信你小子的眼光!你看準的方向,準沒錯!”
夜色漸深,林默扶著微醺的趙建國走出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