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9章 水至清則無魚?

字數:4363   加入書籤

A+A-


    陳向陽態度堅決,毫不退讓,直接搬出了劉振武和徐有為。
    隨後,他向劉振武匯報情況。
    劉振武很震驚,當即讓陶四仲接電話。
    “四仲同誌,我是省委政法委劉振武。”
    “劉書記,您好!我正要向您匯報呢。
    省裏今晚在龍城搞這麽大的行動,抓捕重要涉案人員,我這個市委政法委書記居然事先一無所知!
    這符合組織程序嗎?萬一出點岔子,引發社會不穩定,我怎麽向龍城百姓交代?怎麽向市委交代?”
    劉振武冷聲道:“四仲同誌!你這是興師問罪嗎?
    ‘利劍’行動由省委政法委統一指揮,徐有為書記此刻就在我身邊,全程坐鎮!
    行動的保密層級和必要性,我們自有考量。
    現在不是討論程序問題的時候,我要問你:誰授權你擅自介入並改變既定抓捕方案?
    是誰給你的權力,在嫌疑人已經明確表示投降、解除武裝的情況下,下令將其擊斃?
    四仲同誌,你需要對此作出解釋!
    你的行為,究竟是果斷處置,還是嚴重越權乃至破壞重大案件偵查,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陶四仲並不是很害怕,因為張萬林死了,很多證據隨著他進了陰曹地府。
    至於殺死張萬林,雖然程序上有瑕疵,但上麵很難追究責任,就算追究,最多也就是給個處分,不損害根本利益。
    陶四仲平靜地說:“劉書記,作為政法委書記,聽到槍聲,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防止事態擴大,是我的職責所在。
    當時現場情況萬分危急,張萬林雖舉手投降但動作可疑,為保護一線幹警生命安全,依據相關條例授權采取必要措施,完全是從現場實際出發……”
    劉振武不客氣地打斷他:“現場實際情況,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省裏會調查清楚!
    現在,請你和你帶來的人,立即離開現場,由陳向陽同誌負責善後工作!”
    “好!”陶四仲無奈地回答。
    在張萬林已經被擊斃的情況下,陶四仲還不想走,就是擔心張萬林私藏的官員受賄、玩女人的視頻被起獲。
    張萬林這些年,拉攏腐蝕了很多幹部,其中就包括他陶四仲。
    張萬林不抓把柄,不留證據,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疑問是,這些證據材料藏在哪裏?是不是在一號別墅?
    陶四仲帶著吳豹和另一個特警,悻悻然走了。
    吳豹和另一個特警,不僅是陶四仲的親信,也是張萬林的“保護傘”。
    張萬林死了,顯然也是他們希望的結果。
    陶四仲給艾昆打電話匯報情況,然後說:“艾市長,張萬林被擊斃,爭議焦點是張萬林當時是在投降時被擊斃的。劉振武說要開展調查……”
    艾昆淡淡地說:“這事我知道了。”
    陶四仲試探著說:“你是不是要和蔣軍說下,讓他給有關方麵打聲招呼?”
    艾昆輕飄飄說了一句:“老陶,領導幹部哪能幹預司法呢?”
    艾昆態度冷淡,就像變了一個人。
    艾昆有他的把柄,包括柳如煙死因之謎,但他並沒有抓住艾昆的多少實質性把柄,除了玩女人。
    陶四仲掌握了艾昆在五號別墅玩女人的證據,但按照艾昆所說,這些隻是違紀,最多也就是讓他免職,卻不會坐牢。免職後,還可以去私企,照樣活得很滋潤。
    艾昆態度冷淡,陶四仲也是無可奈何。
    “利劍”行動總體上非常成功,抓獲張萬林犯罪團夥骨幹成員四十多人。
    ……
    徐有為在辦公室,再次接到老領導周明軒打來的電話。
    徐有為很尊敬地說:“周老,您好,我是有為。”
    電話那頭傳來周明軒爽朗的笑聲:“有為,‘利劍’行動,戰果輝煌嘛!一舉打掉了盤踞龍城多年的張萬林涉黑涉惡犯罪團夥,大快人心啊!
    你到龍城時間不長,就能打開局麵,取得掃黑除惡的重大勝利,展現了很強的魄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很不錯!”
    徐有為謙虛地說:“周老過獎了。這次行動是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政法委的直接指揮下進行的,劉振武副書記親自坐鎮,我們龍城市委不過是配合。
    鏟除黑惡勢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嗯,不驕不躁,很好!”周明軒話鋒一轉,“有為啊,取得成績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龍城的情況比較複雜,曆史遺留問題很多,盤根錯節。
    張萬林伏法,這個最大的毒瘤被鏟除了,龍城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將為之一新。這是主流,是巨大的成績。”
    他頓了頓,語重心長地說:“不過啊,有為,我這個老家夥想提醒你幾句。
    工作要講究策略和方法,特別是在當前這個關鍵時期。
    掃黑除惡的目的是什麽?是為了淨化環境,促進發展,保障民生。
    現在,首惡已除,大局已定,我認為,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應該更多地放在維護穩定、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上來。”
    徐有為已經猜出周明軒接下來想說什麽,但不管怎麽說周明軒是他的老領導,尊重是必須的,便輕聲說:“周老,我在認真聆聽您的教誨呢。”
    周明軒輕咳兩聲,繼續說道:“有為啊,龍城經過這次震蕩,幹部隊伍難免有些人心浮動。
    我覺得,當務之急是穩定隊伍,讓大家盡快從震蕩中走出來,把精力集中到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上來。
    至於可能存在的‘保護傘’問題,或者個別幹部與張萬林有些不清不楚的瓜葛,我的意見是,要慎重處理,把握好度。
    水至清則無魚,如果一味深挖徹查,擴大打擊麵,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甚至影響整個幹部隊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這對龍城的長遠發展是有害無利的。”
    周明軒又補充道:“當然,對於證據確鑿、性質惡劣的腐敗分子,肯定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這一點絕不能含糊。
    但我相信,絕大多數幹部還是好的,是經得起考驗的。
    所以,在處理相關線索和證據時,特別是從張萬林那裏起獲的材料,一定要嚴格甄別,核實清楚,講究證據鏈,不能搞捕風捉影、擴大化。
    要相信組織,相信絕大多數同誌。
    要給一些可能犯了錯誤的同誌改過自新、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的機會。
    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把龍城的工作搞好。”
    徐有為心裏很清楚,周明軒這番話,表麵是關心和指導,實際上是警告和施壓。
    目的就是讓張萬林案到此為止,用張萬林一條命,換來其他更大“保護傘”的安全。
    對於周明軒,徐有為心態複雜。
    一方麵,周明軒是他在省委政法委工作期間的老領導,有知遇之恩;
    另一方麵,周明軒三番五次打電話,說明與張萬林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張萬林死了,不代表所有行賄證據毀滅了。周明軒顯然是怕拔出蘿卜帶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