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山中商會。
字數:5462 加入書籤
洛陽金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平樂鎮。
地處漢魏洛陽故城遺址東北部,是東周王陵和貴族墓葬的核心區域。
正是因為這裏古墓多,這才造就許多民國時期的盜墓賊。
在眾多的團夥之中,勢力最為龐大的當屬金村的張大正。
那是在 1928 年的夏秋之交,暴雨如注,連綿不絕。
這場罕見的暴雨給金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農田塌陷,房屋被毀,村民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然而,就在村民們忙於修複家園的時候,一個驚人的發現讓他們震驚不已。
在塌陷的農田中,竟然埋藏著大量的編鍾等珍貴文物!
這些文物的出現,讓原本就不平靜的金村變得更加不太平。
而張大正,這個金村的惡霸,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
雖然張大正並沒有什麽文化,可他也知道墓裏出土的東西,肯定是古董,肯定值很多錢。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組織起人手,以武力相威脅,強行從村民們手中奪走了這些古董。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洛陽城內的古董商張資美的耳中。
張資美對古董有著敏銳的嗅覺,一聽到金村發現了大量文物,他就像聞到了腥味的貓一樣,立刻迫不及待地趕往金村。
到達金村後,張資美與張大正進行了一番密談。
經過討價還價,最終以很劃算的價格,從張大正手中收購了這些文物。
對於張大正來說,明知道張資美給他的價格並不高。
但是,這畢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而且,還與張資美建立了合作關係,財路也有了。
這個張大正,倒也並非是個隻懂得享樂的人,他還有著更大的野心。
在這個動蕩的年代,到處都是趟將、刀客和軍閥。
他知道想要生存下去,手裏必須得有槍!有人!
於是,有了錢之後,他並沒有急著揮霍。
而是將資金用於四處采購槍支彈藥,擴充自己的勢力。
隻有這樣,才能維護自己在金村的權威,牢牢把握住這條財路。
剛開始,隻能買點土銃、鳥槍和老漢陽造。
再後來,洛陽出土古董的消息傳到了北平,被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知道了。
山中定次郎,是山中商會的會長,也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古董商。
他的商業版圖橫跨歐美,在紐約、倫敦、巴黎等繁華都市,都設有他的古董分店。
起初,山中定次郎的主要業務是在歐美地區發展。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歐美富裕階層對於東方藝術品充滿了好奇和渴求。
這一發現,為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商業大門。
山中定次郎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他迅速行動起來,在海外建立了龐大的銷售網絡,大力培養東方藝術品在歐美等地的市場。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外市場對中國藝術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山中商會的生意也越發紅火。
然而,山中定次郎並未滿足於此。
他深知,中國作為擁有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其古董文物珍藏之豐富、市場交易之活躍,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於是,來到了中國開始大肆收購各種珍藏。
除了書畫之外,青銅器、玉器、翡翠等文物都成為了他的收購目標。
他憑借著自己的商業頭腦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短短幾年內,便積累了大量珍貴的文物。
然後,將這些文物全都賣到了歐美。
而這些通過倒賣收購而來的文物,不僅讓山中定次郎賺得盆滿缽滿。
更讓他一躍成為日本最大的古董商,其在古董界的地位也愈發穩固。
除了收購之外,山中定次郎還到處考察古跡,雇人幫他挖掘古墓。
其實,早在1920年,山中定次郎就來過金村。
作為一名“中國通”,他對曆史也很有研究。
據他估計,金村肯定有很多古墓。
於是,他偽裝成遊客進入金村,雇傭當地人勘探古墓位置。
但是,這畢竟是他的猜測,沒有直接的證據。
最後,一無所獲的離開了金村。
可沒想到,1928年的這場暴雨,證明他當時的猜測是對的。
1929年6月,山中定次郎派人趕到洛陽,找到了洛陽古董商張資美,以高價收購了金村出土的各式古董。
幾次交易後,他也知道了張大正這個金村惡霸。
也正是通過山中定次郎的渠道,張大正有了采購軍火的渠道。
通過持續不斷地挖掘出的文物,張大正成功地換取了大量的日式裝備。
而此時的河南正遭受著嚴重的旱災,四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
擁有財富、槍支和糧食的張大正,迅速組織起了一支屬於他自己的隊伍。
盡管手下的士兵們戰鬥力稍顯遜色,但他們所配備的精良裝備以及強大的火力,使得這支隊伍在與其他盜墓賊的衝突中占據了上風。
隨著一次次的火並,張大正的隊伍不斷壯大,逐漸引起了盤踞在鳳凰山的土匪們的注意。
這夥土匪人數大約有上千人,但他們手裏能響的家夥什特別少,主要還是依靠冷兵器作戰。
但是,張大正手下才一兩百號人。
於是,貿然派人到金村,向他勒索錢、糧。
麵對土匪的勒索,張大正不僅沒有妥協,甚至還領著他的隊伍主動出擊,將這夥土匪一舉殲滅。
打敗了這夥土匪後,他不僅順勢占據了鳳凰山,還收攏了原來的土匪。
此後,張大正開始大肆招募流民,擴充自己的隊伍。
短短時間內,他的人馬便迅速增長到了三千人之多。
就這樣,張大正完成了從一個普通的村霸,到小有名氣的山大王的華麗蛻變。
而劉鎮庭之所以對洛陽存在這樣一號人物一無所知,其中緣由主要有兩點。
其一,張大正此人行事極為低調。
平時除了從事倒賣古董的活動外,就窩在鳳凰山和金村。
而他有錢,有糧,所以也不用派人出去搶。
其二,他與張資美以及山中定次郎之間,構建起了一條堪稱完美的供應鏈。
這條供應鏈的存在,使得他們之間的交易變得極為隱秘。
除了他們三方當事人之外,再無他人知曉。
而他所采購的軍火、糧食等物資,都有山中定次郎的山中商會作為掩護,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這條供應鏈的保密性。
所以,劉鼎山父子怎麽都想不到,一個小小的金村竟然能養出個山大王。
而劉鎮庭雖然上一世就是洛陽人,可他知道的曆史都是大事。
根本不知道,這些盜墓的竟然勾結日本人。
要不然,早就帶人把他們剿了。
然而,張大正對金村古董收益的把控,不可避免地引發了眾多村民的強烈不滿。
於是,便有一些村民在盜墓過程中,暗自藏匿了一部分古董。
後來,這些村民偷偷來洛陽私下兜售這些古董時,一副偷偷摸摸的樣子,引起了警察的懷疑。
就這樣,東西還沒賣,就被抓了。
而此時擔任警察局長一職的侯嘯天,也才因此得知金村竟然存在盜墓賊這一情況。
不過,這個盜墓賊由於懼怕遭到張大正的報複。
所以在被審訊時,根本不敢提及張大正的任何事情,僅僅隻是如實交代了自身的罪行。
不知道真實情況的侯嘯天,這才會派出緝私隊,去抓這個盜墓賊的同夥。
可誰知道,洛陽古董商張資美聽說有人偷藏古董來洛陽賣後,讓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大正。
張大正為了在村民麵前立威,親自帶人把剩下幾個不聽話的盜墓賊,當著全村人的麵給處死了。
好巧不巧,王老三帶著緝私隊剛好趕到了金村。
張大正還以為,是被抓的盜墓賊把他給供了出來,這夥警察是來抓他的。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包圍了洛陽來的警察。
要不是,張大正手下人訓練水平太差,王老三也跑不了。
最後,在兄弟們拚死掩護下,隻有王老三一個人逃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