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一封來自亡者的信
字數:4696 加入書籤
禦書房的門,被緩緩推開。
霍去疾一身戎裝,甲胄之上,還帶著幾分夜的寒氣,大步走了進來。
“臣,霍去疾,參見陛下。”
他走到大殿中央,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平身吧。”葉衛青坐在龍案之後,十指交叉,置在胸前,同樣是麵無表情。
君與臣,就這麽隔著數丈的距離,互相審視著。
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霍將軍深夜求見,所為何事?”最終,還是葉衛青打破了沉默。
“臣,是來交還兵符的。”霍去疾從懷中,取出了一枚虎符,雙手呈上。
這是禦林軍的兵符,代表著整個皇城,剛剛擴軍數萬的禁軍指揮權。
葉衛青的瞳孔,微微一縮。
交還兵符?
這是什麽意思?
是要……辭官?
“為何?”葉衛青的聲音,依舊聽不出喜怒。
“臣,有負陛下所托。”霍去疾低著頭,聲音嘶啞,“臣奉旨查抄元帥府,卻……一無所獲。”
“一無所獲,便是你的罪了?”葉衛青的語氣裏,帶上了一絲冷意。
“臣不敢。”霍去疾依舊低著頭,“隻是臣覺得,自己德不配位,難當大任,懇請陛下,另擇賢能。”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
可葉衛青,又豈會聽不出他話裏的意思。
這是在無聲地抗議。
抗議他這個皇帝,卸磨殺驢,冤殺忠良。
“霍去疾。”葉衛青緩緩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階,來到他的麵前。
他比霍去疾要矮上一些,此刻,卻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這個單膝跪地的男人。
“你是在,質問朕嗎?”
帝王的威壓,如同山嶽一般,朝著霍去疾碾壓而去。
若是換了旁人,此刻怕是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叩首求饒了。
可霍去疾,卻緩緩地,緩緩地抬起了頭。
他直視著葉衛青的眼睛,那雙死水般的眸子裏,終於有了一絲波瀾。
那是一種混雜著失望、悲憤、和不解的複雜情緒。
“臣,不敢。”他一字一頓地說道,“臣隻是想問陛下,值得嗎?”
“放肆!”葉衛青厲聲喝道。
“為了所謂的‘民心’,為了安撫那些隻知內鬥的世家,就犧牲掉一個為大唐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的功臣,值得嗎!”
霍去疾的聲音,陡然拔高,那壓抑了許久的情緒,終於在此刻,轟然爆發!
“陛下!您忘了嗎!是木家兄弟,在宣政殿上,為您撞開了那片鐵幕!是木元帥,在您最絕望的時候,為您守住了這長安城!”
“他為您背負了所有罵名,為您做盡了所有惡事!可到頭來,您給了他什麽?!”
“一杯毒酒?三尺白綾?不!您甚至連一個體麵的死法,都不肯給他!”
“您讓他被萬民唾罵,讓他背著‘國賊’的汙名,被斬於朱雀門下!您還要抄他的家,滅他的族!”
“陛下!您的心,難道是鐵打的嗎!”
一聲聲質問,如同重錘,狠狠地砸在葉衛青的心上。
他看著眼前這個雙目赤紅的男人,看著他那張因為激動而扭曲的臉,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是啊。
他憑什麽,要求別人理解他?
他憑什麽,在做出了如此涼薄之事後,還指望手下的人,對他忠心耿耿?
“說完了?”許久,葉衛青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霍去疾喘著粗氣,胸口劇烈地起伏著。
他知道,自己今天這番話,說出口,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等待他的,或許是天子的雷霆之怒,或許是……死亡。
可他不在乎了。
他隻是定定地看著葉衛青,等待著自己的結局。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葉衛青並沒有發怒。
他隻是深深地看了霍去疾一眼,然後,轉過身,重新走回了龍案之後。
“朕,不準。”他緩緩坐下,“禦林軍大將軍的位置,你得給朕坐著。”
“兵符,朕也不會收。”
“朕知道你心裏有怨,有恨。”
“但朕要告訴你,霍去疾,你不僅僅是朕的大將軍,你更是這大唐的現武臣之首。”
“長安城外,藩鎮虎視眈眈;北境之外,異族蠢蠢欲動。這個國家,還需要你。”
“朕,也還需要你。”
這番話,說得是情真意切,滴水不漏。
霍去疾沉默了。
他知道,天子說得對。
他可以死,但禦林軍不能亂,長安城,更不能亂。
他緩緩低下頭,將那枚虎符,重新揣回了懷裏。
“臣……遵旨。”
“還有事嗎?”葉衛青問道。
“有。”霍去疾從懷中,又掏出了另一樣東西。
那是一個用油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信封。
“這是……木元帥在長安保衛戰決戰前夜,托臣轉交於您的。”
“他說,若他戰死,便將此信,連同他的屍骨,一同焚毀。”
“若他僥幸未死……”
霍去疾頓了頓,聲音裏,帶上了一絲苦澀。
“便由我將此信,代交於陛下。”
葉衛青看著那個信封,心髒,猛地一抽。
他伸出手,想要去接,卻發現自己的手,竟然在微微發抖。
他不敢接。
他怕,怕那信裏,寫滿了對他的怨恨與詛咒。
可他,又必須接。
這是那個人,留給他的,最後的東西。
一旁的張忠賢,見狀,連忙上前,從霍去疾手中接過信封,轉呈到葉衛青麵前。
葉衛青看著那封信,久久無言。
“你,下去吧。”他揮了揮手。
“臣,告退。”霍去疾再次行了一禮,轉身,默默地退出了禦書房。
當那扇沉重的殿門,再次關上。
禦書房內,隻剩下了君臣二人,和一封來自亡者的信。
“老葉……”張忠賢看著葉衛青那慘白的臉色,忍不住開口。
“打開。”
張忠賢咬了咬牙,他知道,這道坎,遲早要過。
幾呼吸後。
一封信,靜靜地躺在他的掌心。
信封上,沒有署名,沒有稱謂。
隻有四個字。
“吾兄,親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