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路向東
字數:4363 加入書籤
“副元帥?”那金兵咧嘴“哈哈”大笑兩聲,罵道:“媽了巴子的,大宋皇帝又能怎樣?爺倆還不是被我家元帥……”
金兵本想出言笑諷,卻忽地打住,伸脖打量一番說道:“甚麽來著?你是鐵犁?”
鐵犁本不在意兵馬副元帥之職,隻是偶起念頭,原想報出副元帥之號再施懲戒,借機讓金兵知曉大宋將官並非皆是無能之輩。
不想這金兵卻毫不在意這“兵馬副元帥”頭銜,便不在說話,抱著伍東飛身下馬,身形一晃到了金兵麵前。
那金兵見鐵犁下馬,便行探手抽刀,方才抽出但覺手中一輕,彎刀竟被奪走。接著眼前白光閃過,但覺嘴裏生疼,上下四顆門牙已被磕落。
未待他痛呼出聲,又被鐵犁一腳踢出丈餘,昏死地上。
同上前來的另一名金兵亦是未待看清,彎刀隻抽出一半,即被鐵犁又起一腳踢得飛出,不偏不倚正落在先自倒下的金兵身旁。
剩餘的六七名金兵見得同伴飛出倒地,哪還顧得其他,立即抽刀在手,齊聲呐喊衝了上來。
鐵犁左臂環抱伍東,右手持刀,晃動身形連出數腳。但見人影疊起,眨眼間一隊金兵摔成一堆,嘴裏哎喲連聲,動彈不得。
鐵犁揮刀盡落繩索,放得被擄宋民。
二十幾個百姓霎時跪成一片稱恩道謝,慌得鐵犁忙放下伍東,伸手將其一一扶起,抱拳說道:“鐵犁亦是大宋百姓,今日湊巧救得諸位,無需行此大禮。金人殘暴,犯我大宋,諸位可要好生保全性命。”
“大俠有所不知,我等眾人本是府南鄉間百姓,已被金賊擄走數月……”
一位稍顯年長的漢子以袖抹淚,悲憤又道:“這數月間,出盡苦力,直活得不如牛馬。起初三十幾人,如今隻剩得我們這些個了。倘不是被大俠救下,不知又要被帶到何處出力做活。”
鐵犁歎氣說道:“而今河間府已被金兵占領,諸位卻是去得何處?”
那漢子搖搖頭,片刻後說道:“先回得鄉下瞧瞧,但見家中老小後再行打算吧。”
“在下會看住這些賊兵,諸位大可放心動身。”
鐵犁說罷,掏出懷中銀兩,留得一錠,餘下五六錠遞給說話的漢子,說道:“在下所帶銀錢不多,這些你可分給諸位以支生計。”
眾人推卻一番,見鐵犁語氣堅決,便自收下,又是一番道謝方才辭別,朝著河間府方向行去。
鐵犁腳踢金兵雖是氣憤之下,卻下腳有數,輕重有度,不是斷其肋骨,便是折了臂膀,無一要得性命。
當下提起一個傷得較輕的金兵,讓他將眾兵扶坐一堆,最後令他插得空隙坐下,隨揀起繩來將眾兵圈得數道,雙手用力絞得緊緊。
鐵犁獨戰金廷十大侍衛一事震鑠金國,在金營中更是越傳越神,幾要奉若神明。金兵雖是粗野不化,但也知眼前虧不好吃,早聞鐵犁大名,今又親見神勇,雖被勒得齜牙咧嘴,卻是哪個也不敢吭聲。
見鐵犁忙完,伍東但覺有趣,撿起一把彎刀,學著鐵犁模樣揮起,間又抬起小腿蹬踹兩下。
不想金兵彎刀既長又重,不是他一個三歲孩子可以舞耍,隻幾下便隨著刀勢一頭栽倒。
不待鐵犁來扶,他自爬起,複又拎刀揮舞,未幾竟然穩當許多。鐵犁見狀,便一旁笑著觀看。
又舞幾下,想是逞強心起,伍東忽地繞著金兵走耍,這一來可苦了眾金兵。
金兵原本彪悍,打起仗來勇不怕死,隻是眼前見到伍東手中大刀忽上忽下倏左倏右,腳下踉踉蹌蹌,不時栽歪一下,不由人人暗想:倘他娘的死一個三四歲娃娃刀下,到時閻王爺問起還不把群鬼下巴笑掉。
一時間人人自危,個個瞪起眼睛,腦袋隨刀而轉,皆想這小瘟神要是人倒刀落時,說甚麽也要把腦袋脖子避開。
好在伍東人小力弱,繞了七八圈兩臂難舉,遂把刀一扔,氣喘籲籲躺到地上。
眾金兵紛紛長出一口氣,不知不覺間皆已全身大汗,其疲累之狀,絕不在伍東之下。
約摸過得半個時辰,料定那夥百姓已去得遠了,鐵犁方抱起伍東上馬,自顧沿著官道向北行去。
那眾金兵見狀,齊聲吆喝,半晌見鐵犁頭也不回,打馬走遠,方才泄氣收聲,隻能盼著早有過路人出手解救。
又行數日,已出得北方重鎮——錦州。這一日正行間,卻見前麵波光鱗動,水氣漫起,鐵犁心知到了遼河。
待到岸邊,但見無風波動的河麵寬有數十丈,若無船隻哪裏得渡。
當下將伍東扶座馬背,步行牽馬沿著河畔荒路向著上遊走去,自想碰著運氣尋找船隻。
約莫行了兩裏路的光景,忽聽前麵水緩處蘆葦叢中嘩嘩聲起,隨見一條無帆小船蕩了出來。
鐵犁見之大喜,急走幾步到得近前,高聲說道:“船家慢行,我兄弟正要過河,勞煩船家撐得一回?”
頭戴草帽的老者聽得召喚慢慢將船靠來,見鐵犁牽著馬匹,犯難說道:“船小,這人和馬不能一同上船,需兩趟過河。”
“過得便好,銀子自是少不了。”鐵犁說罷,返身找得一棵小樹,把馬拴好,抱得伍東上了小船。
船行河中,攀談之下方知,這船家平日裏本在下遊小渡口擺渡糊口,遇上連年兵禍,過往遼河的人也少了起來,有時竟數日不得渡上一客,無奈之下操得漁業以資生計。
不多時船到對岸,鐵犁與伍東離船上岸,那船家便又折返一回渡馬過來。
鐵犁付了銀子,牽馬領著伍東向著下遊走回渡口,卻未即上路前行,而是悄然將馬拴進近岸葦叢中,帶著伍東尋著一個土包坐下來。
土包雖不甚高,堪可看得河上光景。但見數隻覓食水鳥近水低旋,不時擾起數圈漣漪,更使水麵銀光閃爍。那隻小船在密葦叢中若隱若現,除此水麵上再無半隻船影。
坐了近半個時辰,見再無人過河,確知無人尾隨,鐵犁方才放心帶著伍東動身上路。
二人離開揚州已有數月,起初是一路向北,出得河間府不久折而向東。
此時二人已深入金國腹地,離得沈州甚近。
為得避開路上金兵,少得麻煩,鐵犁打聽明白後,舍官道而就小路,這樣尚可節省許多腳程。
隻是小路多半是穿山竄林,人煙荒蕪,自是少不得夜宿荒野。
鐵犁慣於委身破廟、山洞,伍東對苦樂尚不懂得甚多,但覺新鮮有趣便自歡喜不得了。待得累了,便是亂草堆間亦能睡得一覺,餓了幹糧泉水亦能飽腹,一路上倒也開心快活。
一日將晚時分,二人正沿著山間小路任馬徐行,但見連綿不斷的群山間,忽有一峰突兀而起,煙雲暮色中竟見不到頂。
鐵犁見到此峰,口中喜道:“東兒,看到那座高山了嗎?那就是鐵刹山。”
伍東順著鐵犁的手指方向,看了半晌,口中喃喃問道:“天天都能看到大山,大哥怎麽知道這山是鐵刹山?”
鐵犁捏捏他的鼻子,笑道:“那山下是家,大哥當然知道了。再過一刻,便可到家了。”說罷,拍馬快跑起來,一炷香的功夫已到了山腳之下。
隨著腳下小路折進林中,待穿過數株合抱大樹後,炊煙之下可見零散住著十餘戶人家。
又朝前走了三四裏路,小路盡處卻又是一戶人家。
二人來到木籬之外下得馬來,推開柴門,但見小院內房門開處走出一對老夫婦。
鐵犁緊走幾步跪下說道:“爹、娘,我回來了。”
這對老夫婦正是鐵犁養父母風六合、鄭小英。
二老聽見馬蹄聲響,方才出屋來看,見到竟是日思夜想的鐵犁回來,驚喜之下,風六合顫聲說道:“快快起來!”身旁鄭小英卻已喜的流下淚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