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生身父母
字數:3305 加入書籤
待鐵犁站起,鄭小英拉過手來,口中說道:“真是犁兒!真是犁兒!卻有四年未見了,壯實許多……”忽見到馬旁的伍東不由驚道:“這孩子是……是……?”
“哦,這是犁兒的弟弟。”鐵犁轉首催道:“東兒快來跪拜!”伍東當即跪下。
鄭小英聞言不解,待細細端詳一番,卻是越看越是喜愛,便抱起朝屋內走去。
鐵犁低聲問道:“這幾年我娘的身骨可好?”
風六合點頭道:“每日服湯,卻也不壞。”
“為得給娘治病,二老隱居在此已有八九年了。犁兒難在身邊侍候,卻是苦了您老了!”
“誒,倘能把病拖住,多活十年,便是幸事,又有何苦?隻是,你娘想你卻是想得甚苦,平日裏總是掛念,天天盼著你回來,哪怕住上一宿也好。”
鐵犁聞言,不禁心頭發酸,正想說話,風六合又道:“不說這些了,快些進屋吧,再遲你娘又要喊上了。”
當下二人將馬拴到柴垛側旁草棚下,轉身進得屋內。
二老所住為兩間草房,依山而建,朝南背北,泥石壘牆,粗木搭架,上蓋茅草而成。入屋便是灶櫥,盤有鍋台。東設一屋略大,為風六合夫婦居所,西屋略小,自是為鐵犁所置。
東西兩屋皆鋪砌火炕,取暖抵寒所用,與中原、江南地帶樓宅建築大不相同。
伍東被鄭小英放到火炕之上,感到暖暖溫手,但覺新奇有趣,不由滿炕打滾玩起。
風六合灶間忙了一陣,將飯菜做好端了上來。香氣騰起,卻是燉山雞醬野兔,另拌幾樣山野幹菜。
鐵犁與伍東連日趕路盡吃幹糧充饑,當下飽餐一頓。
飯罷不多時,伍東行路乏累,早早獨自睡下。鐵犁便將伍開山夫婦被逼身死一事詳說一遍。
二老唏歎之餘,鄭小英說道:“不想這孩子這般身世,著實可憐。想當年收你之時卻也比這孩子大的三歲嘞。”
鐵犁歎道:“是啊,我如今尚大致記得爹娘的模樣,可東弟長大後怕是記不起父母的樣子。”
“三歲年紀,自是記不得。”鄭小英接著又道:“你將東兒帶回家來,可是打算將他留在這裏?”
“不瞞二老,犁兒正有此意。我得官家吩咐,身有要事,東弟留在揚州我自放心不下,又無法帶在身邊,故想請二老費心照顧。”
鄭小英聞言卻是喜道:“如此甚好,由娘帶他你自放心便是。”
風六合夫婦膝下無兒無女,早年間收養鐵犁自是視如己出,隻是鐵犁年長後經年奔波在外,不得常伴膝下,二老越老越覺得空寂無依,乍聽鐵犁欲將伍東留下不禁喜出望外。
風六合拈須說道:“東兒留在此處自是最為穩妥,隻是此地人跡罕至,冬日天寒地凍,一個江南小娃怕要吃得許多苦嘞。”
“吃苦不怕,但能笄冠成人,也算為伍大哥延得血脈。”
“便是衝著伍開山俠義一生,我與你娘自當視如骨肉撫養。”
“伍大哥伍大嫂雙雙早歿,這其中又牽連到朝廷,此仇隻待東弟長大如實相告,由他做主再做了斷。”
二老聞得此言皆沉寂不語。
鐵犁當即察覺,說道:“爹娘若是不喜東弟尋仇,待他長大問起,再作打算可好?”
風六合望了鄭小英一眼,口中歎氣說道:“犁兒,你可知你親生爹娘是怎麽死的?”
“二老中毒而亡!”鐵犁答道:“爹娘和我說過多次,隻是數次追問下毒之人,您二老隻說待時機成熟自會如實相告。”
“唉,瞞了你多年,這便說與你聽。此事尚需從與你生父相識說起。”
風六合又自沉思片刻,方才說道:“你生父鐵雷本是少林俗家弟子,雖未學得少林絕學,但天生習武奇才,憑著一股癡勁,硬是將少林一些粗淺功夫練到極致,竟至獨步天下。後與你生母孟芳仗劍江湖,做下許多令人稱快的俠義之事。”
事關生身父母之死,鐵犁自是凝神細聽。
風六合緩緩又道:“當時有一個名震天下的江洋大盜,名叫陽南山,因屢盜遼國皇宮,遼國費了許多力氣將他拿住,下了大牢。不料,陽南山的妻子伊憶禾藝高膽大,為救夫君,喬裝獄卒潛入大牢,夫婦二人聯手逃出。遼國自是派人一路追殺,雙方在穎昌府城外的一處殘敗驛站大打出手。遼國派出的武士皆是一等一的高手,最終陽南山夫婦雖將二十幾人盡斃掌底,二人卻也身受重傷,此戰之慘烈生平僅見。”
事隔多年,風六合夫婦想起當時景況,竟麵現驚懼之色。
“我與你娘恰巧路過驛站,隻見遍地殘肢斷臂。當時你娘已有身孕,便躲到一邊,我仗著膽子探看眾人傷勢,卻見遼國武士皆已身亡,而陽南山夫婦躺身地上,幾無氣息。換作別人自無法相救,可偏偏遇到我風六合,不免要設法醫治。”
“我先將伊憶禾扶到一個房間,再將陽南行搬到隔壁。要救二人首要在於施針。未避免施針出現偏差,必須盡褪二人隨身衣飾,分開房間實在是想著便於行針。”
“當下我與你娘同時出手施救,我先行針陽南山,隨即喊出穴位,你娘在隔壁依聲再給伊憶禾施針。你娘隨我學醫多年,這辨穴施針自是不在話下,而由我二人同時出手施救亦是萬全之策,隻是……”
說到此處,但見鄭小英神色黯然,風六合連忙關切問道:“可要先行歇下?”
見鄭小英搖頭未語,鐵犁亦是說道:“娘若是不舒服,歇下便是,待明日接著再講也好。”
“明日?明日怕你又要離開了!”鄭小英見得二人話中盡是關切之意,不由又欣慰笑道:“娘見到你,這病自去了大半,不累不困,接著往下講吧。”
風六合心知鄭小英因當年舊事引得神傷,但見到鐵犁真是歡喜,便不忍逆她心意,接著往下講道:“分開行針原本很是順利,隻是你娘驚急之下胎氣逆起,強忍行了三十餘針,卻出了差錯。當時我欲生二人脾氣,自是要對天溪穴行針,可你娘卻聽成天池穴,這一字之差便要了伊憶禾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