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改編電影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A+A-


    鍾山再次見到王貴的時候,是在民族宮一間會客室裏。
    這裏原本擺放的沙發被通通推到了一個角落,擺得密不透風。
    而空出來的半間房則是用兩張長條桌拚湊的臨時辦公場所,桌上唯一的煙灰缸裏是滿滿的煙蒂。
    王貴給鍾山“我這幾天啊,就沒回過單位,每天倆眼一睜,就是來民族宮,盯著演員調整狀態,防著現場的意外狀況,每天提心吊膽啊……”
    鍾山擺擺手,“行了行了,甭跟我訴苦!我看你啊,是樂在其中!”
    王貴聞言嘿嘿一笑,也不反駁。
    空整話劇團畢竟紮根部隊,大部分劇目都是跟軍旅相關。而《夕照街》這個跟部隊關係不大的話劇,卻用前所未有的成功讓他見識到了話劇的巨大影響力。
    如果能再有一部這樣的話劇該多好啊!
    他不由地展開了想象,如果能夠繼續跟鍾山合作,創作社會熱門題材,減少軍旅元素,會不會有更多的成功?
    但這個念頭一起,他就趕緊放下了。
    端誰的碗,吃誰的飯,要拎得清楚。
    再看看鍾山,王貴既感謝他的《夕照街》給空話帶來的名譽,又慨歎今後注定無望的合作。
    再想想鍾山今天要見的這位,他更加篤定,這種空前的成功,注定是要絕後的。
    倆人聊著天,沒幾分鍾,門推開了,一個身形矮小的女同誌走了進來。
    鍾山回頭望去,隻見這位大姐一副劉胡蘭頭,眉眼也不出眾,實在想不起這人是誰。
    王貴站起來跟那人握了握手,笑道,“鍾山啊!我給你介紹介紹!這位是燕京電影製片廠的王好未王導演,今年那個《瞧這一家子》,就是她的作品!”
    一說名字,鍾山立刻有了印象。
    《瞧這一家子》是這年頭難得一見的家庭喜劇電影,這裏麵還貢獻了這年頭最出名的父子組合:陳小二和陳強,不過在這部電影裏,二子的名號還沒有出現,那標誌性的光頭還有很遠。
    而王好未這位導演,也挺有意思。
    她跟自己的丈夫李晨生是一對夫妻檔,倆人一個導演,一個攝像。
    白天倆人在片場推進度,晚上倆人在床上談思路,倆人配合默契,溝通毫無障礙,拍電影的效率比一般導演至少翻一倍,膠卷浪費程度也驚人的低,不但效果出眾,還能替電影廠省錢,可謂小成本拍片的典範。
    美中不足的是,大約是倆人在床上光顧著談電影了,三十多年愣沒顧得上生個孩子。
    幾人寒暄片刻,重新落座,王好未直奔主題。
    “鍾山啊,我也不跟你兜圈子,咱們有話直說。你這部《夕照街》,我們電影廠的汪廠長組織人馬觀看了好幾次,覺得無論題材、內容劇情都非常適合改編成電影!
    “我這趟來呀,就是想問問你的意見。你要是同意呢,我們燕影廠就把這事兒提上日程。”
    鍾山對改編電影自然樂見其成。
    不過他關心的是具體細節。
    “既然您讓我有話直說,我也坦白說,我不太明白咱們這個劇本的賬怎麽算。這電影劇本由誰負責?改編版權價格是多少?”
    王好未見狀,幹脆給鍾山科普了一遍現如今的編劇賬。
    現如今的電影廠都是國營單位,電影院線也是統購統銷,所以並不像後世那樣電影投資差異巨大,落腳到編劇上更是如此,一部電影劇本的稿酬基本上就固定在兩千元左右。
    但是如果是版權改編劇本,那麽原著作者大約可以拿到兩三成的稿費,也就是實際意義上的版權費。
    而剩下的錢,則是電影編劇的稿酬。
    講完這些,王好未總結道,“……總的來說呢,你提供原作,大約能拿到六百元的稿費,劇本嘛,可以交給我們燕影廠的編劇,當然了,如果你願意執筆來寫劇本,那麽這兩千塊錢就都是你的。”
    “但是電影劇本畢竟不同於話劇劇本,景別很多、時間分散,節奏也更快,所以不知道你……”
    “這個您放心!”
    鍾山笑道,“不瞞您說,我之前也給香江的電影公司寫過劇本。”
    “哦?”
    這下不光是王好未,王貴也瞪大了眼。
    這年頭香江電影鮮有在大陸上映的,普通文藝工作者跟香江電影公司合作更是天方夜譚。
    鍾山隨口把《黃河大俠》的來龍去脈講了講,王好未和王貴眼中都是異彩連連。
    王好未心想,自己居然還擔心鍾山寫不了電影劇本,結果人家都賺外匯了。
    王貴則是感歎,果然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能寫出這樣的話劇作品,電影劇本自然不在話下。
    隻可惜當初沒有把這種人才拉到自己團裏。
    聊到這種程度,事情基本上也就算是談成了,王好未眼看鍾山答應,就準備打道回府,回去寫報告走流程,哪知鍾山又攔住她。
    “王導啊,這個拍電影到時候我是不是還要跟組?”
    “那肯定要的呀。”
    王好未還以為鍾山是想問待遇,連忙補充道,“你放心,到時候廠裏每天有補貼,如果家遠不方便,也可以住在燕影廠的招待所。”
    “不是不是……”
    鍾山解釋道,“我畢竟是人藝的編劇,老不在單位,總得有個交代……我有個想法,您聽聽?”
    王好未被他弄懵了,站住身子,“那你說吧。”
    “我覺得,我去燕影廠,不能光忙自己的活,至少也得給人藝出把力,您看,《夕照街》是個好劇本,燕影廠願意改編、拍電影。那人藝這麽多經典劇目,燕影廠就不考慮考慮?”
    “你是說……”
    “《茶館》呀!”
    鍾山一攤手,“演員、劇本都是現成的,場景重新做一下,就是一部絕佳的電影,而且成本還低!多好!”
    他興致勃勃地推銷道,“王導您看,現如今《茶館》紅火到什麽程度?
    “《茶館》複排之後,在人藝演了一個多月,場場爆滿!去津門、去承德,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
    “但是您仔細想想,一個話劇場才能坐多少人呐?一年演80場,不過六萬觀眾,還比不過一個電影院一年的客流。
    “如果拍成電影、做成拷貝送到全國的電影院,會有多少觀眾慕名而來?恐怕八十萬都不止吧?
    “無論怎麽講,觀看人數,是八十萬對六萬,優勢在我!這電影非拍不可啊!”
    王好未被鍾山一番言辭說得一愣一愣,她點點頭,感覺好像還真是這麽個道理。
    不過她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隻說“這事兒我回頭跟我們廠長提提吧”。
    鍾山自然沒意見,送走了王好未,他也跟王貴告辭。
    回到人藝之後,鍾山直奔院長辦公室。
    敲開門,刁光譚一看又是鍾山,人都樂了。
    “我說,要不這辦公室讓給你好不好?怎麽天天跑來?”
    “那怎麽行~”鍾山笑嘻嘻地湊過去,把自己今天跟王好未聊的事情一一說明。
    “院長,您覺得把《茶館》拍成電影怎麽樣?”
    刁光譚白了他一眼,揶揄道,“你小子,《夕照街》這事兒就不提了是吧?就不怕我不給你批假?”
    不過說笑歸說笑,對於鍾山這個提議,刁光譚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無論什麽時代,話劇院團跟電影製片廠,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這就注定話劇團想要出好作品更不容易。
    《茶館》複排可是花了大力氣,如果有機會拍成電影,對於人藝也是一個極好的宣傳。
    想到這裏,他看向鍾山的表情愈發和顏悅色。
    “算你小子有良心,行了,《夕照街》要是拍電影,你該去就去吧!”
    “得嘞!”
    鍾山眼看目的達到,趕緊開溜。
    王好未的消息來得很快,兩天之後,《夕照街》電影正式立項,隻等著鍾山把劇本寫出來了。
    這對於鍾山簡直毫無難度,畢竟當初就是那電影改過來的。
    花了五天功夫,鍾山就完成了電影劇本的初稿,這速度,甚至打了王好未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