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姓劉,風流的劉(求追讀!)
字數:6615 加入書籤
雖然不是第一次來燕影廠,但鍾山依舊對這裏的占地規模感到讚歎。
作為這座與新中國同齡的電影製片廠,坐擁五點五萬平米建麵的巨大空間,能夠年產24部電影的燕影廠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電影巨無霸。
在這座電影工廠裏前進,自行車是必須的。
此刻,鍾山緩緩蹬著車子,跟旁邊的王好未保持並排。
倆人的方向是不遠處的攝影棚。
現在《夕照街》項目正式成立了,資金也撥下來了,本來今天鍾山是過來研究修改劇本的,不過王好未抓住他就往外跑。
話裏話外,非要帶鍾山去看看實際拍攝的場地。
“這一個多月,我們為了找合適的四合院拍外景,快把四九城跑遍了!”
王好未拍拍車閘,“跑得我刹車皮都換了!”
“那您帶我看的是什麽場地?”
“內景啊!”
王好未解釋道,“你沒拍過電影,可能不知道,這個電影啊,燈光特別重要,普通的居民房裏根本沒法架燈光,所以內景隻能另搭……”
鍾山心想這我可太知道了。
他不光知道棚拍,還知道很多棚裏沒空調,夏天趕工真的能熱到為夢想窒息。
說話的功夫,自行車騎到了一幢高大的建築外。
這個年代的攝影棚高度普遍不如後世那麽壯觀,不過相比普通建築依舊要挺拔得多,磚石砌就的建築顯得格外有時代感。
王好未領著他在門口招呼一聲,就徑直往最裏麵走,轉過一個彎,幾件現代風格的室內建築就展露在鍾山眼前。
“怎麽樣?廠裏這次投入可不小!”
王好未看著眼前的布景,頗為自豪。
鍾山仔細端詳一陣,發現這年頭雖然製作工具比較粗陋,但是畢竟是國營大廠,美工師傅的手藝確實在線,審美也挺不錯。
倆人走進一處室內,坐在道具桌椅上,王好未給鍾山介紹起了籌備工作的進度。
“自從年前經費批下來之後,這段時間,拍電影的前期工作一直在做,這次找你來啊,主要是調整一些劇本細節,然後就是挑選演員。”
王好未注視著他,“這方麵,你有什麽想法沒有?”
鍾山樂了,他搖搖頭,“電影演員我沒見過幾個,沒想法。”
王好未聞言將信將疑,“我可是聽說你在人藝排了一出大戲,演員都是你挑的,說實話,編劇挑演員我是頭一回聽說,不過他們說你是什麽‘一眼準’?”
鍾山沒想到這年頭信息傳播居然這麽迅速。
他趕忙舉手投降,“嗨呀,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我們人藝這點兒事兒怎麽傳這麽快?”
“這還快?”
王好未哂道,“甭說全市,你們人藝在全國文藝院團單位裏都是拔尖兒的,有什麽風吹草動,大夥兒都警醒著呢!”
鍾山並不想摻和太多,一口咬定,“反正您廠裏自己看著辦,選角我就不參與了。”
在他的計劃裏,最好是做完編劇工作,抓緊拿錢跑路。
“那行吧!”
王好未放下這件事,又想起一件事來,“對了,你上次跟我提的《茶館》拍電影,到底是你們人藝的主意,還是你自己的主意?”
鍾山立刻支棱起來,“院裏當然是一百個願意,就是不知道咱們燕影廠願不願意投入。”
王好未坦言,“廠裏還是猶豫,主要是覺得這話劇五幾年就演,到現在都快三十年了,忒舊點兒。”
“這怎麽能叫舊呢!這是經典!”
鍾山一本正經地糾正完,繼續循循善誘,“您可能不知道,我們院這《茶館》啊,馬上要走出國門,出國演出了!”
“啊?真的?”
王好未聞言頓時精神起來。
這年頭,出國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而整個劇組出國演出,那更是想都不敢想。
對於搞了一輩子文化產業的王好未來說,《茶館》出國巡演這事兒,約等於自己認識的老朋友,原本大家都是一起讀書耕田,忽然有一天對方跑過來告訴你,老王,我要飛升上界了這麽離譜。
一部話劇,一部即將擁有國際影響力的話劇,值不值得燕影廠投資?
那還用問嗎?
自己要是把這事兒推到門外邊,廠長能把自己推到廠外邊!
想及此處,她有些著急,“甭看了,你跟我去找廠長去。”
於是乎,倆人又急匆匆地從影棚裏出來,直奔電影廠辦公樓。
到了樓上一瞧,廠長不在。
王好未左右一打聽,聽說是去審片了,幹脆把鍾山按在廠長辦公室裏,自己跑去薅人。
鍾山頓時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人坐在廠長辦公室裏的沙發裏,窮極無聊的他幹脆盤算起自己的小金庫。
之前《黃河大俠》的六千塊,《法源寺》、《夕照街》兩部話劇陸續賺了一千一百塊,再加上最近剛存進去的稿費一千元,這就是八千多塊了,如果再加上電影編劇的兩千塊,那就是足足一萬元的收入。
乖乖,穿越一年多,自己竟然混成萬元戶了。
隻可惜,手握巨款的鍾山,此時竟然找不到多少可以消費的地方。
買房這事兒,他倒是考慮過。
畢竟前世看了這麽多穿越屯四合院的,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可前兩天跟藍因海打聽了一番,回答是“難”。
現如今所有的房產都是國家分配居住,私房買賣極為麻煩,也沒有公開渠道,想買隻能去一個個去掃聽,他哪有這功夫?
更關鍵的是,現如今四合院的居住體驗極差。
冬天灌風,夏天悶熱,蛇蟲鼠蟻,外加旱廁,這你受得了嗎?
老式民居真舒服的話,這年代又怎麽可能以住進筒子樓為榮呢?
鍾山正思考怎麽樣讓自己的存款產生價值的時候,忽然辦公室的門敲響了。
正猶豫要不要開門,門忽然被緩緩推開了。
還沒見到人,他就聽到了一串清脆爽朗的笑聲。
“廠長,小慶我今天又要來麻煩您啦!”
鍾山還沒來得及開口,一道女人的身影已經擠進屋裏來。
倆人四目相對,來人趕忙收斂了笑容,好奇地看著坐在沙發裏的鍾山。
鍾山自然認識對麵的女人是誰。
慶奶嘛!
眼前的女人正是從28歲紅到78歲,到老還跟前男友糾纏不清,當了一輩子“少女”的劉小慶。
鍾山打量著如今尚算年輕,臉上還沒有刀光劍影的劉小慶。
這是個三十歲,身材還沒有走形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身上,竟然還留有當年的一絲清純。
對麵的劉小慶眨眼望著鍾山,轉眼間笑靨生花。
她幾步走到鍾山身旁,大方地伸出手來。
“同誌您好,我是劉小慶,您是來找我們廠長的吧?”
鍾山跟她握了握手,鬆開的時候,忽然覺得對方的指尖輕輕拂過了自己的手指,留下一連串溫熱的觸感。
再看劉小慶麵不改色笑吟吟的樣子,他隻覺得她好像穿了品如的衣服。
“我是鍾山,人藝的編劇,過來找王好未導演過劇本的,現在確實在等汪廠長。”
劉小慶眼睛一亮。
“原來你就是鍾編劇!太好了,我早就想跟您見一麵了。”
說罷她徑直坐到了鍾山身側,表情愈發親熱。
鍾山感受到腿上傳來的體溫,不著痕跡的往一旁挪了半個屁股。
哪知對方不依不饒,順勢就往前蹭了半步。
如是兩個來回,鍾山都快坐到沙發扶手上去了。
“我聽說你年紀不大,姑且叫你一聲弟弟吧。”
劉小慶看著有些窘迫的鍾山,眨了眨眼,臉上意味不明,“弟弟,你怎麽這麽怕生啊?”
鍾山隻覺得自己前世幾十年的人生經曆,在這樣的風流人物麵前,還是像個新兵蛋子。
一番拉扯,鍾山幹脆站了起來。
“劉老師,不知道您想見我是有什麽事?”
劉小慶見鍾山有意保持距離,笑得滿麵春風,卻也沒再貼近,隻是同樣站起來,笑吟吟地解釋道,“其實我這趟來,就是為了《夕照街》選角的事兒。”
“實不相瞞,雖然角色還沒敲定,但是導演希望我來演那個周燕燕。”
提起這個,劉小慶笑得勉強,但眼神確很堅定,“但是我個人來說,還是想演小娜。你覺得呢?你覺得我怎麽樣?”
鍾山心想,好麽,原來慶奶愛扮嫩這事兒從1980年就開始了嗎?
她提到的周燕燕是電影劇本中的一個放射科醫生,與夕照街四合院的另一個大齡青年有一段彼此關愛難說出口的感情戲。
至於小娜,則是劇中喜歡石頭的大姑娘。二者在電影中的年齡差距差不多十幾歲。
其實對於劉小慶這樣的要求,鍾山真覺得燕影廠有可能答應,畢竟這個時間點,劉小慶在國內的電影界已經頗有名氣。
想當初燕影廠千方百計把她從峨眉廠調過來,其中固然有她閃婚拿到了燕京戶口、想要來燕影廠發展的因素,但是更主要的還是燕影廠相中了她的表演才華。
慶奶這人,雖說感情史極為複雜,但是表演上確實有一手,在同時代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大約也就是思琴高娃跟她相若。
但是倆人要是比起長相,那劉小慶還是有絕對優勢的。
(倆人同期的照片,思琴高娃是獲百花獎時照片)
隻可惜後來倆人一個臉上刀光劍影,一個打了羊胎素。
咦,這是可以說的嗎?
麵對劉小慶的問題,鍾山隻能搖頭。
“這事兒我決定不了,您還是問王好未老師,你們也合作過吧?”
鍾山記得很清楚,王好未拍《瞧這一家子》,劉小慶也是參與過的。
“哎呀鍾編劇,你要相信自己,隻要你開口,王導演肯定也要考慮你的想法,你就幫幫姐姐……”
劉小慶說著話,手又搭上了鍾山的肩膀,鍾山正要躲避,忽然身後傳來了陣陣腳步聲。
劉小慶這才戀戀不舍的收回了手,轉身走到了門邊,灑開爽朗的笑聲。
“汪廠長!您可來了!我正陪著鍾編劇聊天呢!”
長籲一口氣的鍾山瞥了一眼劉小慶的背影,心想總算躲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