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裝備升級(二更)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A+A-


    結束了賢者晉升儀式後,陳瑜選擇繼續留在鑄造世界。
    除了需要親自評估NXS07巡洋艦的狀況並規劃改造細節外,他還需要完成一項關鍵程序——按照傳統更新自身裝備,以匹配新晉探索賢者的身份。
    在鑄造世界中央軍械庫的宏偉大廳裏,陳瑜完成了標準製式裝備的申領程序。
    他獲取的核心裝備包括兩件標誌性的物品。
    首先是龍鱗型動力裝甲。
    這套專為機械神甫設計的作戰服,其基礎構架由精金與陶鋼以特殊配比複合而成,經由資深鑄造工匠手工鍛造成型。
    該裝甲最突出的特點是完全整合了使用者的能源係統,內嵌的能量傳導矩陣直接連接使用者的動力核心,無需外部供能單元。
    理論上,隻要穿戴者的能源不枯竭,這套裝甲就能持續運轉。
    陳瑜早已深入研究過這套裝甲的卓越性能,過去因權限不足而未能獲取,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其次是象征賢者權柄的歐姆彌賽亞之斧。
    這是一柄威嚴的長柄動力武器,斧刃表麵蝕刻著精密的機械禱文,內置的動力場發生器在待機狀態下持續發出低沉的嗡鳴。
    與賢者權杖一樣,它是身份與職責的具象化表征。
    鑄造世界提供的僅是標準製式版本,後續的個性化改裝與功能強化,將成為陳瑜獨立研究的課題。
    此外,他還按規定領取了更多功能各異的機械觸手和一批新型伺服顱骨。
    這些屬於賢者的標準配置,屬於常規的補充裝備。
    對陳瑜而言,真正關鍵的裝備升級來自於他返回私人實驗室後啟用的那些長期封存的個人收藏。
    這些是他多年探索與考古工作中秘密積累的珍貴藏品,其中部分技術的危險性與異端特質,足以讓監造大賢者沃克斯的邏輯核心過載。
    他首先取出的是一套小型化虛空護盾發生器。
    這件黑暗科技時代的遺物專為單兵使用設計,其技術原理與帝國現役的艦用虛空盾同源,但微型化程度遠超當代標準。
    陳瑜過去一直謹慎地將其隱藏,如今憑借賢者權限與即將獲得的獨立研究船提供的隔離環境,他終於可以安全地研究並裝備它。
    接下來是一係列經過精心“修飾”的異形科技武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重新命名為“電弧天災”的能量武器。
    它原本是“某個”古老異形種族的相位武器,能夠發射出如同活物般扭動的毀滅性電弧。
    陳瑜徹底改造了它的外部形態與能量特征,使其呈現出遠古人類科技產物的外觀。
    它配備的多光譜破壞力場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或纏繞住敵方戰爭機器釋放超載脈衝,足以在數秒內將主戰坦克化為廢鐵。
    與之配套的是安裝在另一隻手臂上的“超光速粒子箭”發射裝置。
    這同樣源自異形科技,能夠將惰性金屬瞬間轉化為無堅不摧的能量箭矢,其穿透力足以洞穿山體,陳瑜計劃將其作為隱秘的突擊武器。
    他還取出了一把來自同一來源、閃爍著綠色幽光的相位劍。
    他並不打算直接使用它,而是計劃拆解其核心的相位技術,用於強化那柄歐姆彌賽亞之斧,賦予其瓦解物質基本結構的特殊能力。
    一件被標記為“憎火手槍”的同源異形手炮也在裝備清單上。
    這種武器發出的特殊脈衝能引發目標自身原子的劇烈互斥,從內部造成毀滅性崩解。
    最為危險的是一套“逆轉光束”武器係統。
    這是連帝國都極其罕見的轉換光束技術的危險變體,以其在近距離展現的毀滅性效能著稱。
    它需要龐大的能源支持,一次射擊甚至能抹除整隊終結者裝甲戰士。
    陳瑜一直苦於沒有足夠的能源驅動它,直到現在。
    此外,還有一門相對“常規”的重型爆燃炮,這是大遠征時代遺留下來的強力爆燃武器,雖然威力巨大,但與其他藏品相比,反而顯得平平無奇。
    為了驅動這些耗能驚人的裝備,特別是小型虛空盾和逆轉光束係統,陳瑜深知原有的能量核心已無法滿足需求。
    在實驗室的核心區域,他為自己進行了關鍵性升級——安裝了一座新式高密度等離子反應堆。
    這台反應堆的輸出功率達到舊型號的三倍以上,其複雜的熱管理與能量導流係統幾乎占據了他胸腔的大部分空間。
    當反應堆啟動時,幽藍色的光芒透過裝甲縫隙隱隱透出,陳瑜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能量在軀體內奔湧。
    完成初步武裝改造後,陳瑜的身形發生了顯著變化。
    整合了龍鱗型動力裝甲的基礎素體,加裝更多輔助機械觸手和內置武器係統,使他的體型比之前魁梧了近三分之一,展現出更強的壓迫感。
    然而,這種強化的代價也直觀地體現在他的姿態上。
    為了驅動小型虛空護盾發生器、逆轉光束武器係統及其他高能耗裝備,他新安裝的高密度等離子反應堆不僅體積更大,重量也遠超預期。
    這台持續散發著高溫與低沉嗡鳴的能量核心,如同一個沉重的金屬熔爐,牢固地固定在他的背部與胸腔骨架上。
    持續的巨大負荷使得陳瑜原本筆挺的機械身軀不得不微微前傾,脊柱結構在多重應力下形成略顯佝僂的弧度。
    這讓他行走時帶著背負重物般的沉重感,每一步都伴隨著動力關節承重的細微液壓聲。
    盡管這種姿態削弱了機械造物應有的精準挺拔,卻增添了一種曆經沉澱、內蘊危險的威嚴氣質。
    在他的私人藏品庫中,仍有多件極為珍稀的古代遺物和異形造物,因各種限製未能整合到當前軀體上。
    其中包含一個能對生物施加精神影響的控製頭環,其運作原理涉及微妙的心靈能量映射,必須配合穩定的靈能天賦才能有效驅動。
    陳瑜作為純粹的機械強化個體,自身不具備靈能潛質,這件理論上價值連城的遺物,對他而言暫時隻是無法啟動的精巧工藝品。
    除此之外,還有多件珍貴的黑暗科技時代古代遺物,但核心限製在於他軀體現有的物理接口與能量負載餘量已接近飽和。
    每個新增的強力係統都需要相應的傳導線路、散熱結構,以及最重要的——穩定的能源供給。
    新反應堆雖然功率遠超以往,但在驅動現有係統後,其冗餘功率所剩無幾,無法安全支撐更多高階裝備。
    因此,陳瑜不得不做出戰略取舍,優先整合最核心的防禦與攻擊係統。
    那些暫時無法裝備的珍貴藏品,則被仔細封存,標記為“待後續升級項目”。
    它們預示著未來還有很長的強化之路——無論是尋找更高效的能量核心、開發更先進的接口技術,還是改造出更能承載這些危險力量的軀殼,都將成為這位新晉探索賢者需要麵對的下階段挑戰。
    此刻,他背負著現有的重量,步履沉穩地走向等待著他的新船,那個能夠容納更多秘密與力量的移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