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檢查屍體(八更)
字數:3487 加入書籤
工坊厚重的金屬門在眾人身後合攏,將曼恩小隊成員們複雜的目光隔絕在外。
空間內恢複了慣常的寂靜,隻有能量管線的低沉嗡鳴與冷卻係統的輕微嘶響作為背景。
陳瑜那龐大沉重的暗紅色身軀轉向低溫平台上的屍體。
伺服顱骨靜默地懸浮在一旁,眼窩中投射出的穩定光柱將拉奇·巴特莫斯的遺骸清晰地照亮。
“開始記錄,老夥計,”陳瑜低聲說道,機械手指在控製台上劃過,調出數個分析界麵,“研究樣本:拉奇·巴特莫斯,本地網絡技術史上的關鍵人物,推測死亡時間超過五十年。”
他首先進行了基礎的物理狀態評估。
幾個伺服顱骨圍繞著巴特莫斯的遺骸,搭載著高精度傳感器,對屍體進行全方位掃描。
“外部觀察:男性,死亡時年齡約在二十五到三十歲之間,”他一邊掃描,一邊平靜地陳述,“體型偏瘦,肌肉含量低於戰士標準,但肌纖維排列顯示出不同尋常的精細度,這可能與極高的神經傳導效率需求相關。
皮膚表麵無明顯外傷,屍斑分布符合長期低溫、固定姿態保存特征。
指甲殘留物分析……主要是角質蛋白和微量絕緣材料碎屑,符合長期進行精密手動操作的特征。”
陳瑜身後一根機械觸手移動到屍體的頭部。
“顱骨結構完整,無植入物穿透痕跡。這很有趣,”陳瑜的語調透出一絲極淡的興致,“在一個普遍依賴植入體增強認知的世界,這個憑借原生大腦達到傳說級數據處理能力的個體,其生理結構必然存在特異性。”
他啟動了更深層的掃描:“進行顱骨內部結構無損探傷,重點分析前額葉皮層、海馬體及胼胝體區域密度與溝回複雜度。”
數據流在投影屏上快速滾動。
片刻後,陳瑜發出一聲輕微的、類似氣流通過的聲響,代表著他注意到了異常。
“前額葉皮層神經元密度超出本地人類基準值百分之三十七,胼胝體神經纖維連接數量與複雜度異常發達,幾乎是標準模型的兩倍,”他繼續分析道,“這解釋了他為何能進行超乎常人的多線程邏輯處理和信息整合。
大腦皮層溝回麵積也比平均值大百分之十八……一個為處理海量信息而天然優化的生物處理器。”
他的注意力轉向屍體的脊柱和四肢。
“脊髓結構未見明顯強化改造痕跡,但神經束的粗壯程度異乎尋常。周圍神經節點……嗯,存在多處微觀層麵的適應性增厚,”他觀察著數據反饋,“這更像是長期極限使用導致的生理性強化,而非人工幹預。”
“手部骨骼與關節結構精密,肌腱附著點顯示其手指曾具備極高的靈活性與反應速度,”陳瑜補充道,“這與他現實中頂尖的敏捷表現相符。並非用於戰鬥,而是為了極致的操作精度。”
基礎生理評估完畢,陳瑜開始檢查可能存在的技術接口。
“尋找非標準生物接口或殘留植入體信號,”他命令道。
伺服顱骨切換掃描模式,發出不同波段的探測波。
“未發現任何大規模、永久性神經植入體或強化模塊。僅在頸後部發現一個標準型號的早期網絡接入倉接口,型號古老,技術層級……相當原始,”他讀取著掃描結果,“此外,雙手腕部各有微型數據接口痕跡,似乎是用於連接外部輸入設備。”
這個發現讓陳瑜停頓了一下。“也就是說,他成就的絕大部分,依賴於這個未經深度改造的原生大腦,以及一個……按本世界標準甚至算得上落伍的基礎接口,”他得出結論,“憑借生物腦的純粹算力與獨特的神經結構,駕馭並碾壓了那個時代的數字世界。令人印象深刻。”
他調取了來自賽博朋克世界網絡深處,以及黑牆之外零碎信息流中關於巴特莫斯的數據碎片。
這些信息混雜在公司未完全銷毀的檔案、初網崩潰時散落的日誌以及後世黑客的傳說中,充滿了矛盾與缺失,但核心指向一致。
“個體‘拉奇·巴特莫斯’,現有記錄普遍認為,若以此世界對人類能力的衡量框架為標準,其智力與網絡操作能力已然觸及了該框架的理論極限,”陳瑜的語調平穩,像是在陳述一個物理定律,“其他人達到這個極限,是因為其能力止步於此;而他處於這個極限,則是因為衡量體係本身無法定義更高的層次。
現有的生理結構分析,尤其是大腦皮層的複雜性與神經連接密度,支持這一評估。”
“關於其反應速度,存在一種說法,在現實世界中,他的反應已達到人類肉體的理論巔峰;而一旦接入網絡,其反應速度則能突破這一桎梏,達到一個在常規框架下無法標定的水準,”他稍作停頓,處理核心對比著神經掃描數據與那些傳說片段,“從生理結構看,其生物神經的傳導速度確實已臻化境。
但那種‘超越框架’的表現,更可能源於其意識在數據空間中獨特的映射與交互模式。
他的思維過程與網絡環境達到了近乎無縫的融合,從而產生了效率上的質變,給人以突破極限之感。
這本質上是意識機器接口效率的極致優化,而非物理規則的真正悖逆。”
陳瑜開始回顧巴特莫斯的生平,這些信息片段在他處理核心中拚接。
“四歲接觸網絡,青少年時期技術已達傳奇級。利用毫秒級時間差欺詐多家公司,獲取巨額資金,”他複述著信息,“行為模式顯示其對係統規則漏洞具有超凡的洞察力和利用能力。”
“財富自由後,行為轉向針對企業醜聞的揭露,導致多家小型公司破產,大型公司聲譽受損,”他繼續道,“動機似乎包含非功利性的正義感,或對權力結構的不滿。”
“與個體‘奧特·坎寧安’、‘蜘蛛墨菲’共同創建‘網絡太平區’,”陳瑜注意到這一點,“此舉顯示其具備一定的社會組織能力與對弱勢群體的庇護意識。”
他的目光停留在關於第四次公司戰爭的記錄上。
“關鍵事件:受已AI化的‘奧特·坎寧安’勸說,介入軍用科技與荒阪的衝突。獨自對抗荒阪反黑客部門,並取得壓倒性勝利,”他調出相關記錄,“記錄描述其手段為‘點亮初網賽博空間’,推測是某種大規模、高效率的數據攻擊或係統過載手段。”
“麵對‘靈魂殺手’程序,選擇卸除防火牆,反向禁錮該程序,”陳瑜分析著這一戰術,“此戰術風險極高,成功執行依賴於對目標程序運行機製的瞬時完全解析,以及自身意識結構的極端穩固。其大腦的獨特生理構造可能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