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凱旋重整英雄譜,暗流湧動伏新憂

字數:5742   加入書籤

A+A-


    營救小隊的快船如同離弦之箭,日夜兼程,憑借著張順、阮小五、阮小七這幾位水中蛟龍的輪番驅馳,以及歸心似箭的眾人合力劃槳,一路劈波斬浪,竟比去時又快了近兩日,便已駛入了浩渺的八百裏梁山水域。
    船剛靠上金沙灘,得到訊息的林衝早已率領一眾頭領在此等候多時。當魯智深那魁梧如山的身影踏著跳板穩穩上岸時,林衝一個箭步上前,兩位昔日舊友,今日同寨兄弟,四目相對,千言萬語堵在喉間,最終化作一聲重重的擁抱與彼此肩背間沉悶的拍擊。
    “師兄!”林衝聲音哽咽,虎目含淚。自滄州一別,曆經生死劫難,不想竟在這梁山泊重逢。
    “教頭兄弟!”魯智深亦是感慨萬千,虯髯顫動,“灑家這條命,是王倫寨主和眾位兄弟舍命奪回來的!從今往後,這梁山便是灑家的家!”
    眾人見這兩位頂天立地的漢子真情流露,無不為之動容。武鬆、楊誌等與魯智深並肩作戰過的,更是上前見禮,場麵一時豪情激蕩,又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
    聚義廳內,早已備下盛大的接風慶功宴。大碗的酒,大塊的肉,堆滿桌案。當扈成特意命人抬上幾壇密封的“好漢香”燒酒,拍開泥封,那濃烈醇厚的酒香瞬間彌漫整個大廳時,頓時引來一片驚歎。
    “直娘賊!這是什麽酒?恁地香!”魯智深聳動著鼻子,眼睛瞪得溜圓。
    李逵更是迫不及待地搶過一碗,咕咚灌了一大口,那火線般灼熱辛辣的口感直衝喉嚨,讓他嗆得連連咳嗽,隨即卻爆發出震天價的叫好:“好酒!夠勁!比俺在江州喝的那些馬尿強上百倍!”
    王倫笑著舉碗:“此酒名曰‘好漢香’,乃我梁山自家所釀,非英雄不飲!今日魯大師、李逵兄弟、張順兄弟、薛永兄弟歸山,武鬆、石秀、阮氏兄弟、朱仝兄弟建功而返,當浮一大白!諸位兄弟,滿飲此碗!”
    “幹!”眾人轟然響應,碗盞碰撞之聲不絕於耳。
    烈酒入喉,豪情更盛。魯智深與李逵這兩位天生的豪飲客,更是對這“好漢香”愛不釋手,連盡數碗,麵色酡紅,興致勃發。酒酣耳熱之際,不知是誰先起了個頭,那粗獷豪邁的《好漢歌》再次響徹聚義廳:
    “大河——向東流啊!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啊!
    ……”
    這一次,歌聲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嘹亮、都要齊整!新歸山的魯智深、李逵、張順、薛永等人雖不熟歌詞,但那直抒胸臆的旋律和豪邁的氣概瞬間感染了他們,也跟著拍案擊節,放聲吼唱起來。尤其是魯智深,聲若洪鍾,幾乎蓋過所有人;李逵則手舞足蹈,狀若瘋魔。整個聚義廳仿佛化作一個巨大的熔爐,將所有好漢的熱血與忠義熔鑄在一起!
    歌聲飛出聚義廳,回蕩在梁山夜空,連巡邏的嘍羅、駐守的士卒也忍不住跟著低聲哼唱,一股昂揚向上、同生共死的軍魂士氣,在歌聲中凝聚、升騰!
    王倫看著這萬眾一心的場麵,心中亦是激蕩難平。他深知,經此千裏營救一役,自己在眾好漢心中的威望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不僅僅是智謀與決斷的勝利,更是“義”字的極致體現。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江州城,在經曆了一夜的混亂與恐慌後,終於漸漸恢複了表麵的平靜。
    蔡九知府膽戰心驚地聽完了屬下的稟報:城中多處火起,雖經撲救,但損失不大,隻燒毀了幾處廢棄房屋和草料場;人員傷亡也極輕微,唯有……大牢之內,死了兩名獄卒,重要欽犯魯智深被人劫走,一同失蹤的還有小牢子李逵。
    “什麽?!魯智深被劫走了?!”蔡九知府驚得從座椅上彈了起來,臉色煞白。這禿驢可是他要獻給高太尉的“大禮”啊!如今竟在自家牢房裏不翼而飛!
    “廢物!一群廢物!”他氣得將手中的茶盞摔得粉碎,厲聲下令,“查!給本府徹查!到底是誰如此大膽!”
    知府衙門的差役捕快傾巢而出,在城內大肆搜捕,盤問可疑人員,折騰了一整天,卻毫無頭緒。劫獄者來無影去無蹤,除了牢內打鬥的痕跡和兩名獄卒的屍體,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翌日,通判黃文炳再次來訪。聽蔡九知府氣急敗壞地敘述完情況,他那雙三角眼滴溜溜一轉,撚著鼠須沉吟道:“府尊大人,此事頗為蹊蹺。那魯智深被重鐐鎖拿,關在死囚牢內,戒備森嚴。若無內應,外人絕難如此精準、迅速地將其救走,且還能全身而退。”
    “內應?”蔡九知府一愣。
    “正是!”黃文炳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大人請想,那失蹤的小牢子李逵,乃是兩院押牢節級戴宗的心腹。而戴宗……前幾日,似乎與一些陌生人來往密切,有人曾見他在潯陽樓與人密會。”
    蔡九知府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下令:“傳戴宗!”
    戴宗被傳到堂前,心中早已忐忑,但麵上仍強自鎮定。麵對知府的質問,他一口咬定自己對魯智深被劫一事毫不知情,李逵失蹤或許是膽小怕事,自行逃跑了。
    黃文炳在一旁陰惻惻地道:“戴院長,有人見你前日在潯陽樓與不明身份之人會麵,作何解釋?那李逵是你的手下,他失蹤了,你豈能推個一幹二淨?”
    戴宗心頭一緊,暗罵這黃文炳鼻子真靈,嘴上卻道:“黃通判休要血口噴人!下官前日隻是與舊友小聚,何來不明身份之人?”
    蔡九知府見戴宗嘴硬,又想起黃文炳之前的“妙計”讓自己空歡喜一場,心中更是不快,把驚懼都化為了怒火,猛地一拍驚堂木:“看來不用刑,你是不肯招了!來人!大刑伺候!”
    如狼似虎的衙役應聲上前,將戴宗拖翻在地,水火棍劈啪落下。戴宗雖是硬漢,但也熬不過這酷刑折磨,幾十棍下去,已是皮開肉綻,氣息奄奄。他知道再硬撐下去必死無疑,想到王倫承諾的不牽連家小,最終隻得屈打成招,斷斷續續地將王倫如何以吳用名義邀約、如何贈銀、如何定計、如何裏應外合救走魯智深之事,大致供述了出來。
    “梁……梁山泊……王倫……”蔡九知府聽得目瞪口呆,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竟然是梁山賊寇親自潛入江州救人!他們竟有如此膽魄和能力!想到自己差點成了梁山刀下之鬼,他後怕不已,更是將一腔怒火都遷到了戴宗身上。
    “將此逆賊打入死牢!嚴加看管!”蔡九知府氣急敗壞地下令,隨即又對黃文炳道,“快!速速修書,將此事詳加稟明,六百裏加急送往東京,呈報我父與高太尉!梁山賊寇已成心腹大患,必須盡早發大軍剿除!”
    就在江州城因梁山之名而風聲鶴唳之時,梁山泊內卻是一片勵精圖治的景象。
    慶功宴的喧囂過後,王倫深知,隨著山寨規模的急劇擴張和人才的不斷湧入,原有的軍事架構已顯得有些臃腫和滯後,必須進行更科學、更高效的重組。
    這一日,他召集所有頭領於聚義廳,正式宣布了新的軍事指揮架構。
    “諸位兄弟!”王倫聲音清朗,目光掃過濟濟一堂的豪傑,“如今我梁山兵強馬壯,人才鼎盛,為適應未來更大規模作戰與山寨發展,須明確職責,理順號令。現頒布新的軍事編製如下:
    “設兵馬總管一職,總攬梁山全軍訓練、作戰事宜。由林衝兄弟擔任!”
    林衝出列,肅然抱拳:“林衝領命!必竭盡全力,不負哥哥與諸位兄弟重托!”他威望素著,武功高強,此任命眾望所歸。
    “兵馬總管之下,分設三大主力戰營:
    步軍營,由魯智深、武鬆兩位兄弟共同統領!下轄五部,指揮使分別為:燕順、王英、鄭天壽、雷橫、李逵!”
    魯智深聲如洪鍾:“灑家定與武鬆兄弟帶好步軍,做梁山攻堅鐵拳!”武鬆亦抱拳領命。李逵聽說自己能帶兵,樂得咧開大嘴直笑。
    “騎兵營,由楊誌、花榮兩位兄弟統領!下轄四部,指揮使分別為:黃信、韓韜、彭玘、段景柱!”
    楊誌、花榮出列,一個沉穩,一個英武。段景柱更是激動,他這相馬馴馬之才,終於得以在騎兵營專司其職。
    “水軍營,由阮小五、阮小七兩位兄弟統領!孟康兄弟任指揮使,專司戰船建造與維護!”
    阮氏兄弟與孟康大聲領命,水軍乃是梁山屏障,責任重大。
    “此外,設立四大直屬特種營,由我直接統轄,專司特殊任務與技術攻堅:
    特戰營,負責敵後滲透、突襲、斬首、偵察等特殊作戰。由張順、石秀兩位兄弟籌建並統領!薛永兄弟任指揮使!”
    張順、石秀皆是機敏膽大之輩,薛永武藝高強,正合特戰之需。
    “火器營,專司火炮、火銃、炸藥等火器之研發、製造與使用。由淩振兄弟統領!湯隆兄弟任指揮使,輔助打造火器及各類軍械!”
    淩振、湯隆這兩位技術人才眼中放光,終於可以大展拳腳。
    “諦聽營,負責情報搜集、傳遞、反諜、輿論引導。仍由朱貴、時遷兩位兄弟統領!新歸山的楊林兄弟,慣走江湖,消息靈通,任指揮使!”
    朱貴、時遷、楊林領命,梁山的耳目將更加敏銳。
    “督查營,負責軍紀監察、功過記錄、內部安保。由朱仝、劉唐兩位兄弟籌建並統領!”
    朱仝穩重正直,劉唐赤膽忠心,正適合執掌法紀。
    一條條清晰明確的任命宣布完畢,整個軍事指揮係統頓時變得條理分明,權責清晰。既有主力戰營的正麵攻堅,又有特種營的技術支持與特殊作戰,還有情報與監察的保障。眾頭領各司其職,人盡其才,無不心悅誠服。
    “新的架構,旨在人盡其才,令行禁止!”王倫最後總結道,“望諸位兄弟恪盡職守,勤加操練,使我梁山真正成為一支戰無不勝、護佑百姓的仁義之師!”
    “謹遵寨主號令!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眾頭領齊聲應諾,聲震屋瓦。
    新的軍事架構迅速運轉起來。各營按照新的編製重新整合人員,調整駐地,製定訓練計劃。林衝統籌全局,督促各營操練;魯智深、武鬆操練步軍陣型;楊誌、花榮督導騎兵騎射;阮氏兄弟與孟康加緊打造訓練水軍舟船;張順、石秀開始著手挑選精銳,製定特戰訓練科目;淩振、湯隆一頭紮進工坊,鑽研火器改良;朱貴、時遷、楊林則將情報網絡向外急速擴張;朱仝、劉唐也開始建立軍紀檔案與巡查製度。
    整個梁山,如同一架上了新發條的精密機器,高效而充滿活力地運轉起來。
    王倫看著眼前這番景象,心中稍安。有了更合理的組織架構和眾多人才的輔佐,梁山的根基愈發穩固。然而,他也清楚,江州之事絕不會輕易了結,蔡九知府的加急奏報此刻恐怕已在送往東京的路上。高俅、蔡京乃至宋徽宗,絕不會對日益坐大的梁山視若無睹。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王倫望著聚義廳外晴朗的天空,心中卻預感到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但他毫無畏懼,如今的梁山,兵精糧足,上下同心,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無論未來有何等艱難險阻,他都有信心,與這群肝膽相照的兄弟一同麵對,在這波瀾壯闊的水滸世界中,闖出一條前所未有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