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端陽施惠固人心,壽宴納賢築宏圖
字數:5158 加入書籤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四月仲春。梁山泊內外,春水碧波,山花爛漫,一派生機勃勃。接連的軍事勝利和成功營救,使得山寨上下士氣高昂,但王倫深知,欲使這支隊伍真正歸心,除了戰場上的同生共死,更需平日裏的關懷與凝聚。
這一日,王倫將“笑麵虎”朱富喚至書房。朱富如今掌管山寨部分錢糧支度與對外采買,因其為人活絡,笑臉迎人,處理庶務甚是得力。
“朱富兄弟,眼看端陽佳節將至,我意給全山寨上下,從頭領到最普通的士卒夥夫,發放一份節禮,以示犒慰。”王倫開門見山。
朱富笑眯眯地拱手:“哥哥仁厚,此乃收攬人心的善政。卻不知發放何物?按何例發放?”
王倫早已胸有成竹:“節禮不必奢華,重在應景與公平。就定下,全山寨所有人,無論職務高低,功勳大小,每人粽子十個,鹹鴨蛋十個!若是有家小在山上或是山下安置的,按家小人口,每人再各發一份粽子、鹹鴨蛋!務必一視同仁,不得克扣短少!”
朱富聞言,心中飛快盤算,臉上笑容更盛,卻也露出一絲訝異:“哥哥,這……這手筆可不小啊!如今山寨人丁興旺,粗算下來,光是士卒嘍羅便有數千之眾,頭領家眷亦不在少數。這粽子、鹹鴨蛋所需,怕是個天文數字!”
王倫笑道:“正因如此,才交予你去辦。此事看似簡單,卻關聯甚廣。你可如此運作:其一,立即估算出所需總數,從公庫支取銀錢。其二,召集山下依附我梁山的各家莊戶、作坊,將包粽子、采購鴨蛋的活計分包下去,明確規格、數量、交貨日期,按市價給付工錢。告訴他們,這是我梁山的大訂單,要的就是快、好、足!其三,令咱們自家的商隊,持我梁山令旗,往周邊州縣,甚至更遠些的產糧區、鴨禽豐茂之地,大量采購糯米、粽葉、鴨蛋等物,務必保證原料充足。”
朱富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領會了王倫的深意。這不僅僅是一次福利發放,更是一次刺激梁山周邊經濟、展示梁山實力與信譽的絕佳機會!他仿佛看到無數的商隊、農戶圍繞著梁山這座巨大的消費機器運轉起來的景象。
“哥哥高見!此一舉,不僅可使弟兄們感念恩德,更能活絡我梁山周邊商貿,令依附者得利,觀望者歸心!朱富明白,這就去辦,定將此事辦得漂漂亮亮!”
朱富領命而去,立刻雷厲風行地行動起來。命令一出,果然如同在王倫預料的那般,在梁山內外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山下,得到消息的各家莊戶、作坊主們欣喜若狂!這可是筆前所未有的大買賣!而且結算爽快,有梁山信譽擔保。一時間,家家戶戶、各個作坊都緊急動員起來,能包粽子的婦人、巧手被高薪聘請,日夜不停地趕工;醃製鹹鴨蛋的缸甕被擦拭得鋥亮,按古法新方加緊製作。
山上,隸屬於梁山“采造司”、“商貿隊”的人馬也傾巢而出,一輛輛騾馬車隊,一艘艘貨船,掛著鮮明的梁山標識,浩浩蕩蕩地開赴各地。他們拿著真金白銀,大量收購上等糯米、新鮮粽葉、以及一筐筐青皮鴨蛋。沿途州縣商賈見是梁山泊的買賣,又見其價格公道,現錢交易,無不熱情接待,爭相供貨。通往梁山的各條水道、陸路,一時商旅絡繹不絕,竟形成了一股小小的“朝梁山”的商貿潮流。
消息傳回山寨,那些底層的士卒、普通的夥夫、工匠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聽……聽說了嗎?寨主下令,端陽節,人人有份!十個粽子,十個鹹鴨蛋!”
“真的假的?俺長這麽大,過年都未必能吃上這麽些好東西!”
“寨主還說了,有家小的,按人頭再發一份!這……這真是……”
“王倫寨主仁義啊!從前在官府當差,那些官老爺何時正眼瞧過咱們?克扣糧餉倒是常事!”
“是啊,跟著這樣的寨主,便是赴湯蹈火,俺也心甘情願!”
一股暖流在梁山上下,尤其是在普通士卒心中激蕩。他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個被驅使的“兵”,更是一個被尊重、被關懷的“人”。這種認同感和歸屬感,遠比任何空洞的口號更具凝聚力。山寨的士氣,在這份看似平常的節禮刺激下,悄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五月初五,端陽佳節。
梁山泊內,粽葉飄香,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聚義廳內,更是大擺宴席。除了常規的酒肉,每個人的案頭都擺著油綠噴香的粽子和紅心流油的鹹鴨蛋。
王倫舉杯,朗聲道:“今日端陽,我等聚義梁山,替天行道,亦不忘人倫親情!此杯,一敬天地,二敬逝去的兄弟,三敬在座的每一位,以及你們身後的家小!願我梁山,如這端午的驕陽,蒸蒸日上!幹!”
“幹!謝寨主恩賞!”眾頭領與有幸入席的士卒代表轟然響應,聲震屋瓦。
魯智深一手拿著粽子,一手抓著鴨蛋,吃得滿嘴流油,大呼過癮;李逵更是狼吞虎咽,連蛋殼都差點嚼了;便是林衝、花榮等持重之人,看著這其樂融融的場麵,臉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宴席間,《好漢歌》再次被唱響,豪情與溫情交織,匯聚成梁山獨有的節日交響。
端陽的熱鬧氣氛尚未完全散去,五月十五,又迎來了“撲天雕”李應的五十壽辰。李家莊如今是梁山重要的外堡和商貿中心,李應壽辰,王倫自然要親自前往祝賀。
這一日,李家莊張燈結彩,賓客盈門。不僅梁山眾頭領幾乎悉數到場,周邊與梁山交好或是仰慕梁山名聲的鄉紳、商賈也來了不少,場麵極為熱鬧。王倫親自送上厚禮,並與林衝、魯智深、武鬆等核心頭領一同為李應祝壽,給足了這位梁山元老和李家莊主麵子。
壽宴過後,賓客漸散。李應心情大好,親自陪同王倫巡視李家莊新建成的商貿中心。
但見這片區域規劃得井井有條,街道寬闊平整,貨棧、客棧、商鋪、車馬行分門別類,布局合理。建築雖不追求奢華,但堅固實用,細節處可見匠心。
“哥哥請看,”李應指著一片新建的聯排貨棧道,“這些貨棧,皆用青磚壘砌,屋頂加了防火的厚泥層,通風排水都考慮周全。後麵還設有專門的騾馬院和夥計住房,方便往來商隊駐留。”
王倫邊走邊看,頻頻點頭,讚道:“李莊主費心了!此地布局,深得‘通、便、安’三味。交通便利,功能齊全,安全亦有保障。假以時日,必成我梁山泊外最重要的物資集散之地!”
得到王倫的肯定,李應臉上頗有光彩,他捋須笑道:“哥哥謬讚了。說起這營造之事,小弟倒想起一人,或對哥哥重建祝家莊據點大有裨益。”
“哦?是何人?”王倫頓時來了興趣。
“此人姓李名誡,字明仲,乃我本家遠親。”李應介紹道,“他世代為官,尤精土木建築之學,曾參與監造多處官署、廟宇,於營造法式、用料、工限等方麵,皆有獨到見解,堪稱當世建造大師。隻是他性情耿直,不喜官場傾軋,近年辭官歸隱,在家著書立說。若哥哥能請得他出山,主持祝家莊乃至我梁山日後各項工程建設,必能事半功倍!”
“李誡?!”王倫心中一震!這可是曆史上編寫了集中國古代建築之大成的《營造法式》的牛人!雖然此時他可能還未完成那部巨著,但其學識和經驗,絕對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若能得他相助,梁山的城池堡壘、屋舍營建水平,將直接提升幾個檔次!
“此乃大才!”王倫毫不掩飾自己的欣喜,“李莊主,可否即刻為我引薦?”
李應見王倫如此重視,自是欣然應允。當下便帶著王倫,輕車簡從,前往李誡隱居的莊院。
李誡年約五旬,麵容清臒,目光沉靜,自有一股學者氣度。他對於王倫的來訪,初時有些意外和警惕,但見王倫態度誠懇,言談間對土木建築並非一無所知,反而能提出一些諸如“材料強度”、“結構力學”、“標準化構件”等新穎概念,雖名詞陌生,其理卻暗合建築之道,不由得漸漸生出知音之感。
王倫並未一上來就大談造反,而是從黎民百姓安居、城池防禦穩固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希望建設一個能讓百姓免於流離、士卒得以安守的穩固基業的理想。他尤其提到準備在祝家莊舊址,重建一個兼具軍事防禦與商貿流通功能的據點,懇請李誡出山,主持規劃設計與建造。
“李大師,王某深知,真正的宏圖偉業,離不開一磚一瓦的紮實根基。梁山所求,非一時之苟安,乃長久之基業。此中建設,非大師這等人物不能總其綱目。望大師念在天下蒼生、技藝傳承,助我梁山一臂之力!”王倫言辭懇切,長揖一禮。
李誡看著眼前這位聲名在外的“反賊”頭子,其談吐見識、胸襟氣度,遠非他想象中的草莽之輩可比,更與那些隻知爭權奪利、盤剝百姓的官員截然不同。他沉默良久,想起自己畢生所學,若隻能著書立說,藏之名山,未免可惜。若能親手參與建造一個理想中的堅固城池、安居之所,將學問用於實處,豈非一大快事?
終於,李誡緩緩起身,拱手還禮:“王寨主雄才大略,禮賢下士,李誡佩服。寨主所描繪之藍圖,亦是為生民立命之善舉。李誡不才,願效犬馬之勞,將這身所學,用於梁山建設!”
王倫大喜過望,緊緊握住李誡的手:“得大師相助,我梁山如得擎天之柱!”
回到梁山,王倫立刻召集眾頭領,當眾宣布:“自即日起,設築造司,總攬我梁山一切城池、營寨、道路、房舍等土木工程建設事宜!由李誡大師,與陶宗旺兄弟,共同統領!”
他轉向李誡和陶宗旺:“李大師精於法式規劃,宗旺兄弟長於現場施工,你二人正可互補短長,珠聯璧合!首要之務,便是依據李家莊商貿中心之經驗,結合祝家莊舊址地形,拿出一個詳盡周密的新祝家莊據點重建規劃來!此據點,要成為連接扈家莊、李家莊,屏護我梁山外圍的戰略支點,亦要發展成為繁榮的商貿節點!”
李誡與陶宗旺領命。李誡沉穩內斂,陶宗旺實幹豪邁,兩人一見如故,當即湊到一起,拿出紙筆,開始就祝家莊的地形、原有建築基礎、防禦需求、商貿布局等熱烈討論起來。
看著這兩位建築專才迅速進入狀態,王倫心中充滿了期待。有了李誡的加入,梁山的基礎建設必將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從一份端陽節禮的溫情,到一場壽宴的歡慶,再到一位大師的歸附,王倫正用他的方式,一步步將梁山打造成一個真正具有凝聚力、戰鬥力和發展潛力的強大勢力。前方的道路或許依然布滿荊棘,但梁山的根基,已然在這點點滴滴的經營中,變得越來越堅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