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道,法,術!
字數:3261 加入書籤
殿內一時靜默,唯有雲霞繚繞,茶香嫋嫋。
李風見氣氛有點沉重連忙說道:“今日我二人冒昧登山,能得見仙子真顏,聆聽教誨,已是難得的仙緣。方才那些淺見,不過是旁觀者妄言,仙子聽過便罷,無需過分縈懷。此事關乎道途,他日仙子若得閑暇,詢於令兄,必能給予萬全之策。”
楊嬋聞言,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輕輕搖頭,誠摯地說道:“道友過謙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道友今日之言,於我而言絕非妄言,而是醍醐灌頂之音。此情楊嬋銘記於心。”
楊嬋語氣一轉,關切地問道:“不知道友此番來華山,除遊覽之外,可有所求?以道友之能,凡塵俗事當難不倒你,若有用得到楊嬋之處,但說無妨。”
楊嬋能看到兩人雖然不成仙,但是這也不舒服凡人了,凡人的事,理應不會求神才是。
李風見楊嬋態度真誠,便也不再迂回,略一沉吟,正色道:“既然仙子問及此事,在下便直言了。此番前來,確有一事相求。”
李風說完,目光轉向身旁一直靜默的白晶晶:“晶晶如今棄妖道而重修,已鑄就純陰仙基,然前路茫茫,苦無合適的女仙純陰仙道。仙子乃正道女仙,見聞廣博,不知可否為她指點一條明路?”
楊嬋的目光隨之落在白晶晶身上,仔細端詳,眼中再次閃過讚許之色。
“白道友根基純淨,靈光內蘊,能於濁世中修得此等清陰仙體,實在難得。”
隨即楊嬋麵露一絲歉意:“然而,我雖為女仙,卻非苦修得道,所承多為神道職司之法,於純陰仙道的精深法門,實無傳授之能,恐誤了白道友前程。”
李風與白晶晶聞言,稍微帶著一絲的失望之色。
“不過!”
楊嬋話音微頓,含笑說道:“我雖無法親自傳授,卻知一處絕佳去處,或可解白道友之困。”
楊嬋的手指指向不遠處的一處高山:“距此華山不遠,有一仙山名曰驪山,山中隱居著一位上古得道的女仙,驪山老母。老母道行高深,尤善指點女修,於純陰大道上的造詣,三界罕有能及。我與老母曾有一麵之緣,今日既與兩位道友結此善緣,若兩位不棄,楊嬋願親自引路,帶二位前往驪山拜謁。”
這雖然在李風的預料之中,但是順利完成,李風也是高興萬分。
李風當即攜白晶晶起身,鄭重一禮:“如此,多謝仙子成全!此恩我二人沒齒難忘!”
楊嬋坦然受了一禮,柔聲道:“道友客氣了,道友對我也有大恩這是我們緣法。”
楊嬋沉吟片刻,還是望向李風,問出了心底最在意的問題:“李道友,還有一事請教。那劉彥昌已被道友驅逐,算是救下我一次,依道友之見,我此番情劫,是否就此過去了?它……還會再來嗎?”
這個它不是指的劉彥昌,此番李風打跑了劉彥昌,並且讓劉彥昌的卑劣無恥暴露出來,就已經無法迷惑楊嬋了。
但是,劫數就是劫數,隻要因果存在,就會變成其他方式出現,這就是天道。
不會因為你是仙人,就會放過你。
李風早已料到有此一問,麵色沉靜,並無虛言安慰:“仙子,在下認為,劫氣既已生起,便不會因一人之去而輕易消散。它或許會暫時退去,但更可能改頭換麵,以另一種方式,另一個人,另一段機緣再次顯現,直至仙子真正堪破,化解此劫為止。”
楊嬋眸光一黯,追問道:“那……不知可有徹底化解之法?”
李風聞言,不由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有,若仙子能掙脫神道束縛,由神仙位業躍升至天仙大道,與道合真,超脫因果,則三界五行再無枷鎖,紅塵萬般劫氣,自然如雲煙過眼,再難侵擾分毫。隻是……”
李風頓了頓,語氣沉重:“這條路,比凡人修仙,更要艱難百倍,乃是逆天改命之舉。”
楊嬋聽罷,默然良久,最終化作一聲悠長的歎息,那歎息中充滿了身為神明的無奈與一絲向往。
“是啊……天仙大道。道友雖尚未成仙,但道心之明澈,已走在正確的路上,距離那天仙之境,反倒比我這個困於神職的神仙,要近得多了。”
一旁的白晶晶聽聞此言,麵露不解之色:“楊嬋仙子,您已是受眾生香火的神明,法力無邊,為何反而說不如李風接近天仙之道?”
楊嬋無奈說道:“道友有所不知,我雖然法力超過兩位,但是受困於神職帶來的因果,我的法力來自天庭神職,眾生信仰願力,天仙來自自身與道合真,自身法力就可逍遙,想要棄神仙而修天仙,除非是了結所有因果,棄掉所有法力,開始重修陽神!”
這就是楊戩肉身成聖跟神仙的本質區別,肉身成聖的,基本是對於天庭聽調不聽宣,猴哥也不怕天庭,但是神仙,哪怕是法力上可以比天仙強,也沒有自由,這是本質的不同。
李風聽後沉思道:“唯有如同其他神仙一般,下界轉世曆劫了,或者自身主動進入情劫,然後應了這件事,那麽這個劫氣就消失了!但是不管如何,我認為現在為神明,或許多接觸凡塵來經曆與勘破!仙子認為,所掌握的道,能比不修仙的凡人多嗎?”
白晶晶驚訝的說道:“這定然比凡人多吧?”
李風搖搖頭:“不一樣,凡人哪怕是不修仙的,比如世間百業,皇帝,丞相,書生,乞丐等等,各自的領悟截然不同,而不經曆這些,哪怕是把道德經倒背如流,也難領悟一分!”
楊嬋聽後忽然歎息一聲:“道友說的對,許多神仙都會下界投胎來完善,確實是連凡人都不如!”
李風點點頭說道:“道,法,術,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道不等於法力高深,同樣法力高深不等於道領悟透徹,比如孔子屬於是人道之巔峰,但是修行的法,還有鬥戰的術不會精通!”
其實,這種神仙對天道的理解,真的不一定比凡人多,哪怕是法力高,也未必多,這是完全不同的緯度!
比如道法術,屬於是三種天賦樹,孔子的道點到了滿級,但是法跟術沒有點。
比如猴哥,道沒有點,但是法點了一半,術點到了接近滿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