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丞相死期到了!
字數:4718 加入書籤
齊文昊直起身。
他的臉上,重新恢複了平靜,但那份平靜之下,卻隱藏著即將噴發的怒火。
他拿起桌上那幾份凝聚了所有人心血的罪證。
一份,是作弊考生的名單。
一份,是裕豐錢莊的資金流向。
還有這最後一份,是張敬之收錢辦事的口供。
人證,物證,動機。
所有的一切,都齊了。
柳乘風看著他,聲音顫抖地問道:“齊兄……現在……我們該怎麽辦?”
齊文昊沒有回答。
他走到書桌前,重新鋪開了一張雪白的宣紙。
然後,提起了筆。
他要寫的,是一份奏疏。
他把作弊考生的名單,裕豐錢莊的資金流向,還有張敬之收錢的證詞,一字一句的寫了上去。每一個名字,每一筆款項,每一個時間點,都標的清清楚楚。
柳乘風和孫老秀才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喘。
他們看著那張紙上的罪證,隻覺得那是一道催命符。
“齊兄……”柳乘風的喉嚨有些幹,“這份東西……遞上去,就是不死不休了。”
“從他們對我動手的那一刻起,就早已不死不休。”齊文昊寫完最後一個字,把筆擱在了硯台上。
就在這時。
“齊兄!齊兄!”
院門被人推開,張承業滿頭大汗的衝了進來,臉上帶著喜色。
“到了!到了!我的人接到信,她們已經進城了!”
齊文昊猛地站起身,心裏一緊。
話音剛落,三道身影就出現在了小院門口。
為首的,正是大姐李雲婉。
她穿著一身樸素的青布裙子,風塵仆仆,人看著瘦了些,但眼睛卻很亮,很堅定。
跟在她身後的,是二姐李雲瑤和三妹李雲兮。
李雲瑤正好奇的打量著這個小院,而年紀最小的李雲兮,一雙大眼睛裏滿是對京城的新奇。
“兄長!”
看到齊文昊,三姐妹一起喊道。
聽到這一聲“兄長”,齊文昊心裏一暖,之前的擔憂和焦慮都消失了。
他快步迎了上去,在她們身上看了一遍,看到她們都沒事,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一路辛苦了。”他的聲音有些沙啞。
……
安頓下來後,張承業主動提出,要帶三姐妹逛逛京城。
剛來到這麽繁華的地方,李雲瑤和李雲兮看什麽都覺得新鮮。
高大的城樓,寬闊的街道,各種各樣的商鋪,還有街上穿著好料子衣服的行人,都讓她們看花了眼。
“哇!二姐你看!那個糖人好好看!”
“大姐,京城好大呀!比我們望江縣大一百倍!”
李雲兮興奮的跑來跑去。
一行人走著走著,路過了一處朱漆大門,門口有個高大的石牌坊,上麵刻著三個大字——翰林院。
門口站著兩個拿長戟的衛士,看著很威嚴。
一陣讀書聲,從高牆裏麵傳了出來。
李雲兮停下了腳步。
她仰著小腦袋,看著氣派的大門和牌坊,又聽著裏麵的讀書聲,以為這裏是京城最好的學堂。
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她掙開了李雲瑤的手,邁著小短腿,跑到了那威嚴的衛士麵前。
她仰起頭,用清脆的聲音認真的問道:
“大叔,請問這裏收不收女娃娃念書呀?”
這話一出,周圍一下子安靜下來。
那兩個原本像石雕一樣的衛士,齊刷刷的低下頭,看著麵前這個還沒他們長戟高的小不點,臉上滿是驚訝。
其中一個衛士愣了半天,才板起臉,剛想嗬斥。
“胡鬧!這裏是……”
話還沒說完,李雲瑤已經滿臉通紅的衝了過來,一把拉住妹妹。
“對不起!對不起!官爺!”她連連鞠躬,急得快要哭出來,“我們是鄉下來的,不認得路,認錯門了!小孩子亂說話!亂說話!”
說完,她就拉著一臉不解的李雲兮,趕緊跑開了。
“噗嗤——”
周圍的路人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那兩個衛士的臉也抽動了幾下,強忍著笑,重新恢複了嚴肅的表情。
齊文昊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也笑了。
……
回到小院,氣氛重新變得嚴肅。
李雲婉從隨身的包裹裏,拿出了兩樣東西。
一本,是已經有些破舊的賬本。
另一份,是十幾張按滿了鮮紅手印的狀紙。
“兄長,這是你之前留下的趙家賬本。”李雲婉把東西遞了過去,“我走訪了村裏十幾個受過趙家欺壓的鄉親,他們都願意作證。這是他們按了手印的聯名血書。”
齊文昊接過那份沉甸甸的血書。
上麵每一個指印,都代表著一個家庭的血淚。
他的目光冷了下來。
趙員外。
漕運幫。
丞相。
望江縣的一個土財主,竟然也是這張大網的一部分。
這些罪證,和手裏的科舉舞弊案連在一起,就成了證明漕運幫資金來源的新證據。
這下,證據更完整了。
“你們做得很好。”齊文昊把東西小心收好,鄭重的說道。
“對了,兄長。”李雲婉像是想起了什麽,又補充道,“我們來的路上,聽護送我們的商隊閑聊時說起一件事。”
她停頓了一下,整理了下思路。
“他們說,最近京城周邊的糧價,有些不對勁。”
“官倉明明還在放糧,市麵上的米價卻一天比一天高。他們跑了幾個鎮子,發現很多糧商的米鋪都關了門,說是沒糧可賣。”
“但商隊裏有經驗的老人說,這是有人在暗中囤積糧食,故意抬高價格。”
李雲婉隻是把自己聽到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可這幾句話,讓齊文昊心裏一震。
齊文昊的臉色,猛地一變。
科舉舞弊,是為了安插自己人,掌控朝堂。那囤積糧食,哄抬糧價,又是為了什麽?
一旦糧價失控,百姓吃不上飯,京城就要出大亂子。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盯住了牆上的京城地圖。
他一下子想通了,聯想到剛進京城時他在城門口看到的那張官府告示。
告示上說,為了平抑糧價,官倉已經開倉放糧。
可李雲婉帶來的消息卻是,市麵上的米價,一天比一天高。
官倉明明在放糧,米價卻還在漲,這太不正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