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隔著一整個銀河係

字數:4837   加入書籤

A+A-


    現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是顧遠三年來第一次以學生代表的身份發言。
    這是因為一中向來少有形式化活動,再加上他行蹤飄忽不定。
    因此此番離校儀式上的發言,無論對顧遠自己,還是對全校同學而言,都是一次格外新奇的體驗。
    “不愧是大作家。”
    “筆下有乾坤,心中有山海……說的真好。”
    “話說回來,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顧遠的作品,不能出現在語文卷裏吧……”
    “……”
    顧遠和一眾校領導站在門口,看著同學們排成長隊,依次頭頂門口的粽子,然後穿過狀元門。
    最後湧入操場,彼此之間,同學們做著最後的告別。
    “你也去吧。”
    眼看著自己班級走來,於悠推了顧遠一把。
    顧遠就這麽匯入人流。
    和前世一樣,他完整地走完了流程。
    ……
    接下來兩天,同學們安靜待在家裏,自主做著最後的複習。
    6月7日一大早,顧遠和於悠站在愛建學校門口。
    這個考點幾乎都是物化政考生,所以於悠自然成了這個考點的一中帶隊老師。
    “趙孤帆,別緊張,放平心態,加油。”
    於悠拍了拍趙孤帆肩膀,鼓勵道。
    顧遠笑著和他擁抱了一下,語氣輕快:“加油啊!等考完,必須請你吃飯,好好給你接風。”
    趙孤帆嫌棄地推開了他:“我有女朋友了。”
    於悠氣得咬了咬牙,他哪裏聽不出來這個臭小子明麵在和顧遠開玩笑,實則是在挑釁自己。
    但是,自己還拿他沒辦法……
    顧遠這時又看見一個同學走了過來,他當即熱情地擁抱了過去。
    就這樣,十二班的同學一來到門口,就看到同學們在排隊和顧遠進行擁抱後,才進入考點。
    “呦,大作家今天怎麽這麽熱情啊?”
    王芷荷笑著走了過來,兩人禮節性地簡短擁抱了一下。
    顧遠微微一笑,沒有任何回答。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少女,終於走了過來。
    在陽光的照耀下,白色連衣裙的褶皺泛起了金邊。
    她的身旁,還跟著一男一女。
    顧遠神色如常,帶著禮節性的笑容將她攬入懷中。
    “高考順利。”
    隻不過,這次擁抱似乎比之前與男同學的擁抱時間還要長。
    完畢,顧遠麵對著臉色發黑的中年男士,和滿臉笑容的女士,禮貌點頭:“叔叔阿姨好。”
    趙孤帆已經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
    “我靠,相比之下,我剛才麵對老於的挑釁簡直遜爆了。”
    ……
    中午十一點半,語文科目結束。
    沒有任何意外,“高考作文”登上熱搜榜第一。
    而熱搜榜第二的詞條,就比較耐人尋味了。
    #顧遠的選擇#
    而該熱搜下的評論,全是高考生聲淚俱下的控訴。
    “顧遠,你沒事麵臨什麽兩種抉擇啊?”
    “你告訴哥,你當時真的是這麽想的嗎?”
    “虧我還去複習了一遍你寫的那些短篇呢,結果你沒在閱讀裏出現,怎麽跑作文裏去了啊?”
    吃瓜網友興致勃勃地點開作文題目。
    【新高考Ⅱ卷】
    【青年作家顧遠在其代表作《追風箏的人》的創作手記中,記錄了他的思考與抉擇。為書寫一個關於異國苦難與救贖的故事,他麵臨兩種抉擇:】
    【其一,是“遠觀的審美”。憑借卓越的文學技巧,在安全的距離外進行藝術構思,足以編織出淒美動人的故事。】
    【其二,是“近察的負重”。親赴故事源頭的土地,讓自己的鞋底沾滿現場的塵土,聆聽親曆者的喘息與嗚咽,讓寫作承擔起一份沉重的倫理責任。】
    【顧遠最終選擇了後者,他認為:“真正的敘事,不是從外部投射一道光,而是走進那片黑暗,讓自己也成為需要被照亮的一部分。”】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以“遠觀與近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好家夥,我直呼好家夥。”
    “顧遠,你毀了我大學夢……”
    “快艾特顧遠,讓他來寫。哈哈,笑死我了……”
    “命題組也是夠惡趣味的哈哈……”
    顧遠自然也看見了,但他也沒有真的應網友之邀下場去寫篇作文。
    他隻是在網上和大家嘻嘻哈哈一陣,就忘掉了這回事。
    畢竟,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
    高考三天,顧遠除了第一天的早上,就隻有最後一天出現在了考點門口。
    下午三點四十五。
    政治考試結束,物化政考生徹底解放。
    在一陣擁擠的人群中,顧遠和許星眠父母一起為她送了一捧花。
    然後在許父的鬱悶、許母的滿意以及許星眠的欣喜中,轉身瀟灑離去。
    ……
    高考正式落幕,顧遠的另一番精心籌備,卻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好在,許星眠一家人出去旅遊了,留給顧遠的時間還算充足。
    夜幕降臨,顧遠坐在電腦前,審視著眼前的這篇文章。
    在當初決定寫一本書送給許星眠作為回應時,顧遠在內心就有了靈感。
    靈感來源是前世的一篇經典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當然顧遠隻是借鑒了這篇作品的框架,對其情感表達進行了根本性的顛覆與重構。
    畢竟那篇作品的情感內核是悲情、犧牲、永恒的錯過。
    怎麽說也不適合作為一本“情書”。
    在顧遠這本書中,主角名叫顧遙,他是一名天才作家。
    但其實他的內心是孤獨的,不被理解的。
    從高一某天起,他開始不定期收到匿名信件。
    寄信人自稱“望星者”。
    信中的內容並非直白的情書。
    第一年,是笨拙的啟航與內心的獨白。
    信的內容充滿了自我懷疑和笨拙的努力。
    【你在課上推薦的那本書好難,但我畫了好多線,總有一天我會看懂的。】
    【看到你又拿獎了,真厲害啊,我和你的距離,好像隔著一整個銀河係。】
    顧遙最初收到信是困惑的,將其視為一種普通的讀者來信。
    但隨著信件的持續,他開始注意到這個“望星者”記錄的視角非常獨特,像一麵鏡子,映照出了他自己都忽略的另一麵。
    第二年,是戰略的成長與沉默的共鳴。
    信的內容從自我傾訴轉向更多的觀察與思考。
    【你上次提到的那種寫作理論,我找了資料,我的理解是……不知道對不對?】
    【你今天看起來有些疲憊,是遇到創作的瓶頸了嗎?別忘了,你寫過‘文字是永不熄滅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