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屹立的草房子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A+A-


    但隨著時間的發酵,裏麵的關鍵詞“顧遠”卻吸引了大眾的視線。
    要知道,現在顧遠依舊在每天下午一點十四分準時發布他的情話。
    吸引了不少看熱鬧的圍觀群眾。
    他們一邊感慨著“年輕真好”,一邊將這些話語記在了內心。
    於是,當網友得知顧遠又有新書要發表時,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期待。
    而期待之餘,自然也不乏探討。
    “極高是多高?”
    “童年敘事,也是寫給孩子嗎?”
    “咦?我為什麽要說也?”
    “故淵先寫了一本,顧遠緊隨其後,我有理由懷疑他倆認識。”
    “這就是天才嗎……想寫什麽類型就寫什麽。”
    “認識個球啊!都說了他倆就是一人啊!”
    “都過去多少年了樓上還在這造謠,你馬飛了。”
    “壞了,孩子們看完書後,想了解一下顧遠,結果搜出來一堆情話。”
    “哈哈哈哈太滑稽了吧。”
    “……”
    一眾網友紛紛聚集到顧遠以及出版社的社交媒體賬號下,詢問著新書更多的具體信息。
    但是出版社卻始終保持沉默。
    當網友們感到失望時,突然收到一條消息。
    “你關注的作家顧遠更新了動態~”
    他們興奮地點了進去,以為是顧遠麵對大家的詢問作出了回應。
    但映入眼簾的,卻是……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潔無雲而且繁星滿天。”
    原來是到時間了。
    “我真的無力吐槽了……”
    “事已至此,還能咋整?先摘抄吧。”
    ……
    隨著成功對《草房子》進行預熱,製造期待後,宣傳也來到了第二階段。
    正式官宣。
    海報中,勾勒出了一幅簡單的草房子輪廓,在其上,是一片璀璨的星空。
    【顧遠著】
    【《草房子》】
    海報正下方,還有一行小字。
    【6.1歸來,見天地,見眾生,見童年。】
    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報道此事,配文後帶上了話題。
    “顧遠作品《草房子》官宣,一部得‘鄉土之魂’的歸來之作。”
    “……”
    這其中,甚至還有燕京大學官方博客。
    “這日子選的好啊。”
    “文案挺大氣……”
    緊隨其後的,是各大權威人物的評價。
    這些評價幾乎全是褒揚,這令一眾讀者本就期待的心更加躁動。
    而當唐老的評語流出,卻是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這份評語是從《文學報》對出版社專訪報道中流出的。
    【《草房子》:顧遠的文學歸來與唐硯章的傳世期許。】
    “出版方國家文典出版社總編輯向本報記者透露:”
    “唐老閱後,隻沉吟片刻,便提筆寫下:‘遠去鉛華,返璞歸真。此作已得鄉土之魂……可傳世。’”
    “這數十個字,重若千鈞。”
    這番在青年作家中堪稱絕跡的評語,令不少書友毫不猶豫地就進行了下單。
    雖然大家都知道唐老和顧遠是師徒關係,但沒有人質疑這番話是唐老故意給顧遠新書抬咖位的。
    一則是沒有泰鬥會拿自己的名譽開玩笑,二則是大眾本來就對顧遠抱有期待與信心。
    頂多比他們預想的早來了一段時間。
    於是在預售通道剛剛開放一周,銷量就突破了十五萬冊。
    其中家長群體是主力軍。
    這回家長們的疑慮就不像之前故淵發表《狼王夢》時那麽多了。
    畢竟顧遠是文壇名門正統。
    值得信任。
    ……
    五月三十一日,燕京大學的大禮堂。
    顧遠在經過申請後,將這裏設為了自己新書發布會的場地。
    在台上,有著幾個常規的沙發與茶幾。
    而現場除了《草房子》的藝術海報外,還有一座用真實麥稈打造的微型草房子。
    嘉賓甚至可以步入其中,簡單觀賞一下。
    這裏也是供讀者拍照打卡的地方。
    在今天,除了一些被邀請來的記者、清北學生代表以及一些幸運讀者外,還有兩位主要的嘉賓。
    一位是唐老,另一位則是專門研究兒童文學的朱教授。
    在唐老進行開場致辭後,顧遠開始與到場嘉賓進行對談。
    主持人率先提問:“從世界的《追風箏的人》到內心的《星辰的私語》,這次為什麽選擇徹底轉身,回到鄉土,並且是為孩子們寫作?”
    顧遠坐在沙發上,雙手交叉:“所有的遠行,最終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出發的地方。”
    “鄉土是文明的根,童年是人生的根。”
    “為孩子們寫,就是為未來寫,是在種下關於美與善的種子。”
    下方的媒體一絲不苟地進行記錄。
    而顧遠,雖是第一次進行新書發布會,但沒有任何生澀感。
    完美接住了主持人一個又一個話題。
    “您將故事背景放在上世紀,那是您未曾親曆的歲月,如何保證其真實?又為何做此選擇?”
    “通過大量的閱讀與采風。”
    顧遠微微一笑:“我寫的不是具體的曆史事件,而是跨越時代的童真與人類共通的情感。”
    “它對於今天的孩子,是一扇了解父輩的窗。對於成年人,是一次美好的回憶。”
    “……”
    對談環節進行了三十多分鍾,在這期間,顧遠主要講述了一些創作理念以及背景故事。
    令在場不少抱著學習態度來的同學受益匪淺。
    隨後是提問環節,在場的讀者都很熱情。
    “顧遠老師,書中主角的經曆,會不會有您自己的童年影子?”
    “您希望我的孩子從《草房子》裏學到什麽?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上市,您想對孩子說什麽?”
    “《草房子》被賦予‘可傳世’的期待,您認為它在當代的教育和文化層麵,具體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
    顧遠一一耐心回應,最後看著時間差不多,才開始進行總結發言。
    “這本書,是我送給所有大小朋友的一份六一禮物。”
    “希望你們能在桑桑的故事裏,聞到土地的芬芳,感受到苦難中的堅韌,看到平凡生命裏的壯闊。”
    “願每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屹立著一座永遠不倒的草房子。”
    “感謝今天各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