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最佳語言藝術獎
字數:5254 加入書籤
4月末,金石獎頒獎典禮。
顧遠也是為此次典禮提前準備了好久。
當天,盛裝出席。
此時已經20歲的他,身姿挺拔如鬆。
相較於四年前,臉上稚氣盡褪,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銳氣與沉穩。
照例,走完紅毯,簽名合照後,就是記者采訪的環節。
這一次,所有記者都是極為規矩與禮貌。
畢竟顧遠如今身份已經今非昔比,並且一年半前顧遠那令全場噤聲的鋒芒還曆曆在目。
誰也不想以反派的身份榮登各大媒體頭條。
流程走完,顧遠進入場內。
這期間,倒是有著不少的熟麵孔。
這些年,顧遠在唐老的帶領下,也見識了不少文化界人士。
微笑打過招呼後,顧遠來到自己的位置。
等待典禮開始。
重生回來將近五年,他終於觸碰到了純文學最高獎項。
此次顧遠作為最佳長篇小說獲獎候選者,所受到的關注也是屬於第一檔的那種。
“第一次入圍金石獎,就獲得了最終大獎的提名,此子有些妖孽了!”
“不妖孽能同時獲得年度最佳作家和年度最佳新人?”
“這次顧遠的《草房子》有可能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嗎?”
“沒半點可能。”
“上回金錨獎你們也是這麽說的……”
“哈哈哈,不過我覺得最佳小說差點意思,最佳語言藝術獎倒是可以。”
“沒錯,《草房子》語言純淨優美,且充滿詩意,確實有很大機會。”
“……”
很快,典禮正式開始。
首先頒發的是最佳新人獎。
今年獲得這個獎項的新人作家,剛滿五十歲,正是拚搏闖蕩的年紀。
網上的議論不斷。
“十年磨一劍。”
“這是幾十年了吧。”
“顧遠再也無法獲得這個獎項,而我還有機會,此乃一勝。”
“等你獲獎,顧遠的徒子徒孫都當上評委了。”
“……”
隨後頒發的是最佳中篇小說獎、年度文學批評家獎等各類獎項。
一個接一個的獎項頒布,令現場的氣氛越發熱烈。
舞台燈光聚焦,主持人麵帶微笑,手持獲獎信封。
“接下來,我們將頒發的是‘最佳語言藝術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本年度在文學語言的創新與美學呈現上成就最為傑出的作品。”
此時網上頗為熱鬧。
“要來了要來了!”
“直覺告訴我,就是顧遠了!”
主持人頓了頓,打開信封,聲音清晰而有力地傳遍會場:
“獲得本屆金石獎‘最佳語言藝術獎’的作品是——”
全場屏息凝神。
“《草房子》,作者,顧遠!”
掌聲瞬間響起,聚光燈也精準地打在了台下顧遠的身上。
顧遠臉上閃過一絲恰到好處的驚訝,隨即化為平靜的微笑。
他整理了一下衣襟,從容起身,向舞台走去。
頒獎嘉賓是文壇一位德高望重的散文家。
他將獎杯遞到顧遠手中,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眼中是毫不掩飾的讚賞:
“顧遠,祝賀你。”
“《草房子》的文字,純淨如水,溫潤如玉,這讓我們看到,最質樸的語言也能傳遞最動人的力量。”
“這座獎杯,你實至名歸。”
“謝謝您,我會繼續努力。”顧遠微微躬身,雙手接過獎杯。
他轉身走到演講台前,將獎杯輕輕置於台上。
麵對台下無數道目光,他微微一笑,開始了他的獲獎感言。
“感謝評委會的肯定,也感謝所有支持《草房子》的讀者。”
顧遠聲音清朗,目光沉靜:“在創作時,我一直在思考什麽樣的語言才最具感染力。”
“後來明白,正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誠……”
“……”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顧遠現在完全可以做到出口成章。
隻不過,他也不知道哪句話是前世獨有的,所以他一般都習慣在前麵加個“古話說得好”。
“寫作之路,貴在堅守。”
“古話說得好,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每一個字都要對得起自己的本心,對得起讀者的期待。”
“我要特別感謝我的老師……”
“感謝國家文典出版社的信任,感謝所有讓這本書得以完美呈現的幕後工作者。”
“最後,我想用一句詩與所有同行共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我們永遠都是求索者。”
“謝謝大家。”
顧遠舉起獎杯,向台下致意。
掌聲再次如潮水般湧來,並且比之前更為熱烈和持久。
在這掌聲中,顧遠微微鞠躬,然後穩步走下了舞台。
……
“哈哈哈!這句我學過!”
“可算從顧遠口裏真正聽到一句古人說的話了……”
“恭喜顧遠!實至名歸!”
“……”
顧遠回到位置,禮貌回應身邊傳來的恭喜聲。
而典禮則是繼續進行。
之後接著公布了幾個獎項。
比如最佳思想深度獎、評審團特別獎等。
至於最佳長篇小說獎,顧遠最終也是不出預料地與其失之交臂。
“唉。”
許星眠在宿舍內,輕輕拍了下大腿。
顧遠倒是一臉平靜,畢竟他早就有所心理準備了。
畢竟在一眾強勁的競爭對手裏,《草房子》確實略有些遜色。
……
金石獎頒獎典禮結束,顧遠以成功斬獲最佳語言藝術獎的戰績,完美收官。
相關媒體報道也紛紛跟進。
“顧遠金石獎再創佳績!”
“純淨優美!充滿詩意與鄉土氣息的《草房子》!”
“顧遠的征途還在繼續!”
“……”
典禮結束,顧遠返回燕京。
繼續開啟了人大租房人大的上課生涯。
偶爾穿插點在燕大的學習。
顧遠這副模樣,被不少同學發到網上,自然引來了不少網友的調侃。
但同時,這也令他的形象更加立體真實,更具人格魅力。
……
這天下午,顧遠正陪著許星眠漫步在校園時,電話響起。
是一個燕京的固定號碼。
顧遠接起電話。
“您好,請問是顧遠先生嗎?”
“您好,我是。請問您是?”
“顧遠先生您好,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審委員會的編輯,我姓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