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入選教材
字數:4771 加入書籤
對方的語氣很正式,也很客氣。
“王編輯您好。”顧遠應道,心裏已經有了猜測。
“首先要祝賀您的作品《草房子》獲得金石獎最佳語言藝術獎。”
“謝謝。”
“這次致電,是有一個重要事項需要正式通知您。”王編輯的語氣多了幾分鄭重。
“經過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最終審定,您的四部作品:《草房子》、《鄉村教師》、《最後一片葉子》以及《喂——出來》,已被正式收錄進將於今年九月全國統一使用的新版語文教材中。”
顧遠安靜地聽著。
“《草房子》以及《喂——出來》會收錄在七年級,《最後一片葉子》會收錄在八年級,而《鄉村教師》在高中必修教材裏。”王編輯繼續說道。
“這次打電話來,一是出於對您的尊重,提前告知。”
“二是後續需要您這邊配合我們完成官方的版權授權文件。”
“好的,我明白了。”顧遠回答,“謝謝您告知,這是我的榮幸。”
“您太客氣了,您的作品能夠影響下一代人,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王編輯的語氣輕緩了些。
“相關授權文件的電子版,我們會發送到您官方的作者郵箱,您查閱後簽署即可。”
“沒問題,我會配合好後續工作。辛苦了。”
“應該的。那就不多打擾您了。”
“好的,再見。”
通話結束。
一旁的許星眠早已經豎起耳朵聽了半天,她的眼睛越來越亮,嘴角揚起的弧度也越發明顯。
見到顧遠掛斷電話,她立刻挽住他的胳膊。
“真好。”她語氣裏帶著一絲小驕傲,“那以後咱們的學弟學妹,都要在課本上讀到你的文章了。”
顧遠和她靜靜站在原地,享受著五月的暖陽。
眼前是燕京初夏尋常的午後光景。
但似乎,又不那麽尋常。
……
“對了,說個事啊。”
顧遠在宿舍群裏,發了個語音條。
“咋了?你又開了哪個馬甲?”
羅輯率先回道。
“哦,不是,就是人教社來了個電話。”
“說我有四篇文章要進下學期的教材。”
顧遠漫不經心地回道。
很快。
羅輯:“?”
程思遠:“……”
周景:“!”
“厲害啊顧哥!這下真成教科書級的人物了啊,這回咱上哪吃?”
“顧遠,都哪四篇啊?”
羅輯在連著扣了幾個問號後,也發來了一段語音。
“看來這回是大改版啊,你一個人就一次性上了四篇?”
“真成大腿了。”
“不過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啊,最好別成了必背文章。”
“不然你等著被中學生瘋狂蛐蛐吧,親切陽光的大使。”
……
幾天後,顧遠照例去拜訪唐老。
進了院子,顧遠先是給自己搬了個椅子,隨後才提及此事。
“老師,前兩天人教社給我打了個電話。”
“嗯?”唐老正在泡茶,頭也沒抬。
“說《草房子》和《鄉村教師》等作品要進下學期的新教材了。”
唐老倒水的動作沒停,隻是微微頷首。
“嗯,知道了。”他把茶杯推到顧遠麵前,臉上露出些許欣慰的神色,“這是水到渠成的事,它們擔得起這個分量。”
隨後唐老自然地轉換了話題。
“你上次提到的那篇關於敘事視角的論文,我看完了,有幾個地方……”
……
人教社的電話在顧遠內心短暫激起一圈漣漪後,又很快恢複了平靜。
他照常上課、談戀愛、履行大使職責,仿佛無事發生。
直到臨近暑假,教育部門正式公布了新版教材目錄,這個消息才真正在公眾層麵炸開。
【新版語文教材收錄顧遠作品《草房子》《鄉村教師》《最後一片葉子》《喂—出來》】
這條新聞迅速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熱搜榜。
文壇和評論界的反應最為迅速。
一位與唐老同輩的老評論家在《文學報》撰文,稱這是一個標誌性的文學事件。
他在文章裏寫道:“顧遠這一代青年作家,正式接過了文學傳承的接力棒。”
“作品入選教材,意味著其文學價值和教育價值得到了國家層麵的雙重認證,這比任何文學獎項的肯定都更具分量。”
而在業內,另一種主流觀點則是認為:“這既是認可,也是壓力。”
“從此,顧遠的每一部新作都會被放在教科書級的標尺下衡量。”
而許多青年作家,尤其是羨文班或者與顧遠同齡的作者,心情則更為複雜。
有人則是感慨:“以前覺得最多隻隔了一個泰山,現在……他直接進教科書了,成了珠穆朗瑪峰了?”
“額……一個泰山的差距還不夠大嗎?”
“不過《草房子》寫得是真好,我服氣。”
網絡上,討論更是熱烈。
“臥槽!我遠哥牛逼!直接進教材了!”
“《鄉村教師》!我的科幻啟蒙!它值得!”
“以後是不是要背誦《草房子》選段了?求劃重點!”
“笑死,樓上已經開始預習了是吧?”
“一想到下學期我弟的語文課本上印著顧遠的名字,而我曾經和顧遠在網上對線過,這種感覺……就很奇妙。”
“啊?你和顧遠對線?什麽時候?”
“辯論賽那時候,我是故淵粉絲。”
“恭喜顧遠,實至名歸!”
不過在一片祝賀聲中,夾雜著一些不同的聲音。
“這麽年輕就進教材,是不是太草率了?”
“回樓上,《草房子》拿金石獎的時候你怎麽不說草率?”
“感覺文壇也在搞造神運動,沒必要。”
“酸,就硬酸。”
無論外界如何喧囂,顧遠的生活節奏並未被打亂。
他婉拒了所有就此事的采訪請求,也沒有在任何一個公開場合主動提及。
在一個普通的夜晚,他坐在書桌前。
電腦前是此次入選的幾篇文章。
靜靜看了一會後,顧遠將其關掉。
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清楚地知道,教材入選是一個輝煌的裏程碑,但它標記的是已經走過的路。
而他目光所及,始終是前方。
他打開了一個新建的文檔,標題處隻有三個字:
《龍族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