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徙星巡日】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聽完曹化淳關於【聚陸同疆】的解釋,不少官員的理智被壓垮。
內閣次輔錢龍錫臉色蒼白,從座位上站起,再也無法按捺。
“王公公,非是本官質疑陛下宏圖……”
錢龍錫對著王承恩,對著殿內所有同僚,盡量將語氣放得委婉:
“然大明如今天災頻仍,流寇未靖,關外更有建奴虎視眈眈,鐵蹄之患猶在!”
——流寇未靖,指陝西的王嘉胤、高迎祥等勢力持續劫掠州縣,明朝官軍鎮壓一時但未能根除。
“當務之急,應是休養生息,鞏固邊防,平定內亂。”
“故此刻議及移山填海、繁衍千億、乃至合並大陸之策,是否有些好高騖遠?”
這番話可謂說到了大多數官員的心坎裏。
是啊,就在不到兩個月前,黃台吉的鐵騎還兵臨北京城下。
他們這些人在城頭惶惶不可終日,隻覺國祚將傾。
明明驚魂猶在眼前,現在要他們商討要將一座縣城沉入地心,要將人口翻上千倍,要把整個世界的大陸像揉麵團一樣捏合在一起……
還能有比這更匪夷所思的事嗎?
巨大的反差,讓他們仿佛身處五裏霧中,腳下發飄,一切都顯得那麽不真實。
溫體仁也認為,這些國策聽起來確實如同神話。
但麵上絲毫不顯,反而在錢龍錫話音落後,言辭犀利地回懟:
“此言大謬!”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陛下高瞻遠矚,為仙朝萬世開太平,製定此等根本大策,豈能因些許疥癬之疾,便廢弛關乎我大明氣運的宏圖綱領?”
“若無綱領指引,我等才是真正的盲人瞎馬,夜半臨池!”
錢龍錫被溫體仁當眾駁斥,臉色絲毫不變:
“豈不聞宋時王安石變法?”
“其法非不善也,然急於求成,不察時宜,不度民力,終致怨聲載道,國勢日頹。”
“治國如同烹小鮮,需掌握火候,順勢而為。”
“政策不在合適之時機推出,便是誤國。”
“陛下之策固然宏偉,亦當分個緩急輕重。至少也需待邊境之患徹底解決,再徐徐圖之。”
兩人爭執不下,殿內氣氛愈發緊張。
就在這時,旁聽席上的盧象升毅然起身,聲音清朗:
“錢閣老,溫大人——”
他將眾人目光吸引過來,繼續道:
“方才下官細聽王公公闡述國策,忽有所悟。”
“譬如【朔漠回春】,欲開發西伯利亞凍土,其路徑必然經過遼東!”
“豈不恰恰說明,在真正實施此策之前,盤踞遼東的建奴之患,必然已被我大明仙朝掃平?”
他目光炯炯地掃視眾人:
“由此可見,陛下所定國策,看似宏大遙遠,實則已將掃滅建奴、體恤民生、廓清寰宇等諸多過程,蘊含於其中。”
“我等當下應慮,非是質疑國策本身,而是如何一步步達成國策預設之前提!”
盧象升這番話,巧妙地將消滅建奴與愛民,一並列入實現國策的必然環節。
既回應了錢龍錫的“時機論”,又暗中塞入自己的政治理想。
孫承宗聽得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讚許之色。
其他官員則被憂慮攫住心神,並未聽出盧象升的小心思。
不止是現實執行的艱難,更是一種心態的落差。
他們原本以為,得了仙緣,成為修士,便是踏上長生逍遙之路,可以享幾百年的清福,超脫凡俗瑣事。
可如今陛下拋出的這五項國策——
與其說是國策,不如說是五道解不開的曠世難題——
讓他們隱隱意識到,哪怕日後成了修士,恐怕也難逃“官身”,可能要比現在更加勞心勞力,去處理這些聞所未聞的艱巨任務。
那還如何享福!
一片沉默中,戶部尚書畢自嚴再次開口,將話題拉回正軌:
“王公公,五項國策隻宣其四。最後一項,究竟為何?”
王承恩點了點頭,拿起最後一個未曾開啟的信封:
“畢尚書所言極是,這最後一項國策……”
話未說完,一旁的高起潛突然插嘴:
“哎呦喂,諸位大人,咱家可得多嘴勸一句,您們最好都安安穩穩地坐好了,扶穩了!”
他以混雜驚懼與賣弄的神情,尖細著嗓子叫道:
“咱家今早聽聞這項國策的時候,可是驚得三魂出竅,七魄升天,好半晌都沒緩過勁兒來!”
說著,他還真像隻受驚的鵪鶉般縮了縮脖子,抖了抖肩膀。
眾人不知高起潛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但鑒於前四項國策帶來的衝擊一波猛過一波,殿內殿外那些原本站著的官員,都依言坐回位置。
王承恩瞥了高起潛兩眼,緩緩拆開最後一個信封。
但他並未立刻宣讀,而是環視眾人,用前所未有的凝重語氣告知:
“前四項國策,若以百年為期,那麽這第五項……則是真正的千年國策!”
“千年國策?!”
猶如重錘敲在後腦。
韓爌、成基命等年邁老臣下意識地向後靠去,緊緊倚住椅背。
就連旁聽席上的英國公世子張之極,也忍不住喉頭滾動,緊緊抓住了身旁盧象升的手臂,尋求支撐。
盧象升麵上凜然,回想起皇極殿傳法經曆的幻境,回想起陛下的親自指點,自覺心誌已非尋常。
於是倔強地揚起下頜,不認為在經曆過那些之後,還有什麽能撼動他的心神。
就在全場屏息、落針可聞的死寂氣氛下。
王承恩運足中氣,以能穿透文華殿的聲音,清晰宣布:
“第五項國策,名為——【徙星巡日】!”
名稱一出,已顯不凡。
不待眾人細想,王承恩已接著宣讀具體內容,每一個字都如同九天驚雷,炸響在文華殿內外:
“待仙朝修士百萬,道法通天時,當集舉國眾修之偉力,行定鼎乾坤之舉——
“止大地自轉,令陰陽失衡、晝夜停滯。”
“共施斡旋造化之神通,推動此方世界——地球,脫離亙古運行之天軌,破開重重星宇束縛,如巨舟航於星海,向大日迤邐而行。”
“以煌煌之勢碾碎水星,取代其位。”
“懸於日畔,獨享至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