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務實先務虛

字數:7020   加入書籤

A+A-


    “……”
    時間仿佛凝固。
    眾人停止思考,停止呼吸,停止了一切動作。
    韓爌手中暖爐滑落在地,但他渾然未覺。
    周延儒張著嘴,一個字也說不出。
    溫體仁的從容徹底消失,隻剩下與同僚無異的呆滯。
    張鳳翔身子一軟,若非坐在椅上,險些便要癱倒。
    殿內麵無人色,眼神空洞。
    殿外也好不到哪去。
    張之極抓著盧象升手臂的五指,因過度震驚而鬆軟。
    盧象升倔強揚起的下頜,也在茫然中擺正。
    原以為合並大陸便是改天換地的終極。
    卻沒想到,陛下目光所及,竟超越腳下大地,投向無垠星空。
    甚至要直接挪動他們賴以生存的星辰本身!
    ‘為什麽?’
    無聲的疑問,在眾臣心中浮起。
    ——為什麽要讓大地停轉?
    ——為什麽要推動星辰易位?
    ——為什麽要去往足以熔金化鐵的太陽近旁?
    一個平靜、清晰,仿佛在眾人魂頂響起的聲音,回答道:
    “為了讓此界升格。”
    眾人轉動僵硬的脖頸,朝猜想中的聲音來源——
    永壽宮上空的望去。
    時值雪後。
    宮城各處殿宇屋頂、飛簷鬥拱之上,皆覆皚皚白雪。
    原先月華流轉的倒懸山峰狀靈陣,中心處已然洞開,形成一條光華氤氳的通道。
    在這片素淨的背景下,一道清俊挺拔的身影,自其中悠然步出。
    他身著簡樸道袍,衣袂無風自動,周遭隱隱有細微的月華繚繞,如同披有霜輝。
    足下未踏實物,而是踩著無數冰晶與雪塵匯聚而成的雲霧。
    雲霧托舉,他自高天之上,向塵世緩緩飄落。
    不過幾個呼吸間,便如仙人臨凡,落在文華殿前。
    點塵不驚。
    隻驚凡人一片。
    “陛、陛下!”
    “臣等叩見陛下!”
    殿內殿外,無論癱軟還是呆滯,所有官員都在一瞬間,以最快速度離席、俯身,跪倒在地。
    崇禎卻沒如常般叫他們起身。
    他步履從容,恰好踱步至文華殿門檻處。
    殿內跪伏的閣部重臣,與殿外旁聽官員,都能清晰地看到他靴履移動的軌跡。
    崇禎沉默片刻,任無形的壓力在跪伏的群臣間彌漫。
    然後才平淡無波地開口:
    “感覺如何?”
    無人作答。
    崇禎微微側首,又問了一遍:
    “聽了這五項國策,感覺如何?”
    死寂持續數息。
    終於,跪在殿內的周延儒咬咬牙抬頭,臉上擠出笑容,竭力奉承道:
    “陛下仙法無邊,思慮高遠,直指大道本源!臣等聞之,如醍醐灌頂,隻覺得心潮澎湃,為我仙朝萬世基業欣喜不已!”
    崇禎淡淡地“哦”了一聲,腳步微轉,麵向周延儒。
    “那周愛卿,你便與朕說說,這【徙星巡日】之策,具體該如何規劃,分幾步走,需動用多少修士,耗費幾何資源,又該如何確保大地生靈在此過程中安然無恙?”
    “……”
    笑容瞬間凍結。
    周延儒支支吾吾,一個字也答不上來,冷汗迅速順著鬢角滑落。
    崇禎不疾不徐地走到周延儒麵前。
    陰影籠罩。
    皇帝的身軀變得無比高大。
    周延儒不由聯想到了那發【凝靈矢】。
    恐懼頓時攫住了他。
    他渾身抑製不住地發抖,以為自己下一刻就要被陛下當場殺雞儆猴。
    崇禎掀開道袍下擺。
    在周延儒驚恐萬狀的目光中,極其自然地……
    坐在了他的背上。
    周延儒猛地一顫,旋即心中狂喜,將頭埋得更低,之後動也不動一下。
    崇禎左腿屈起,腳掌平踏在周延儒的背脊上,另一條腿則隨意地向前伸展,開始逐一點名。
    “韓爌。”
    老首輔身體微微一僵:
    “老臣……不知。”
    “錢龍錫。”
    錢龍錫聲音幹澀:
    “臣愚鈍,實難窺測天機。”
    “成基命。”
    “請陛下恕臣……無法想象。”
    “李標。”
    “……臣不知,懇請陛下恩準臣辭官歸鄉。”
    “畢自嚴。”
    這位戶部尚書倒是務實,直接道:
    “此已遠超錢糧計算之範疇,臣無從算起。”
    “溫體仁。”
    溫體仁深吸一口氣,雖也心驚,尚能維持表麵鎮定:
    “陛下之謀,乃經天緯地之業,非臣等凡俗所能揣度。”
    崇禎聽著這一連串的“不知”,臉上並無意外之色,反而點了點頭。
    “不知道,很正常。”
    他語氣平淡地陳述事實:
    “莫說你們如今尚是凡胎,即便踏入胎息,乃至僥幸晉升練氣……憑你們自身,也絕無可能實現【徙星巡日】。”
    強壓不解的侯恂,忍不住抬頭發問:
    “既然如此,陛下為何要將臣等絕無可能完成之事,列為基本國策?”
    崇禎目光落在侯恂身上。
    “你們完成不了——”
    他一字一句,清晰無比地說道:
    “朕可以。”
    此言一出,群臣紛紛忍不住抬頭,望向這名神情淡漠的年輕帝王。
    崇禎沒有理會這些的目光,聲音陡然間轉冷道:
    “莫非爾等以為,既服靈丹,便是得了仙緣。往後隻需清淨無為,便可坐享數百載壽元,如今時這般牧守萬民、安受供奉、福澤子孫、世代尊榮?”
    他眸中寒光一閃:
    “若真是作如此想……”
    “你們對朕的誤會,可就大了。”
    眾臣下意識地想要叩首分辨。
    然而,他們驚恐地發現,自己的嘴巴根本就張不開。
    除了衣袍能被穿堂而過的寒風吹動,渾身上下連一根手指都無法控製!
    ‘這、這是陛下的法術?’
    崇禎看著他們眼中無法掩飾的驚惶,嘴角驀然間勾出笑意。
    “故朕頒此國策,便是為與眾卿……解開誤會。”
    崇禎不再以周延儒為座。
    他緩緩起身,踱行於群臣之間,聲音回蕩在文華殿內外。
    “朕欽承真武大帝仙旨,非尋常人主可比,乃夏商周以來,承天啟運第一君,謂天子真義!”
    “重定乾坤,創生此界【天道】,乃朕與仙帝之宏願!”
    “故朕之麾下,朕之仙朝,隻需堪用之材。”
    崇禎凜然道:
    “自今日起,往昔忠奸之論,一概革除。”
    “於修真界創立有功,方為忠!於大業無益,即為奸!”
    “能恪遵朕意,竭力推行仙朝國策者,方為忠!執行不力,推諉塞責者,即為奸!”
    他行至大殿中央,掃過那些身形凝滯、唯能以眼神流露驚懼的臣子,揭示道:
    “待陰司定壤、衍民育真、朔漠回春、聚陸同疆——諸般偉業功成圓滿。”
    “待朕位居辰星,並立至陽……”
    “地球,不複存在。”
    “大明仙朝,亦不複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自新生天道中孕育而出的——”
    “【明界】。”
    崇禎的話音如洪鍾大呂,在每個人腦內震蕩不息。
    未等眾人從宏大到戰栗的願景中掙脫,崇禎隨意地打了個響指。
    “啪。”
    無形的枷鎖應聲而碎。
    被封禁的軀體瞬間恢複掌控。
    隨之而來的並非是輕鬆,而是驟然爆發的生理反應——
    方才被禁錮的毛孔,瞬間釋放體內冷汗,浸透所有官員的內衫。
    不少人幾欲虛脫地喘息。
    崇禎落向文華殿主位,等了片刻,再度開口:
    “務實需先務虛。”
    ——在著手具體的實際工作前,必須先明確方向、統一思想、建立理論框架或製定規劃,讓務實行動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避免盲目蠻幹。
    “今日,你們或覺五項國策假大空泛,好高騖遠。”
    “朕不怪你們。”
    他目光平靜地掃過狼狽不堪的群臣。
    “因這五項國策,皆非旦夕之功,乃百年、千年大計。”
    他話鋒微轉,語氣中多了絲深意:
    “可朕為何仍要在今日全盤托出?仍交由內閣廷議?”
    “非是要爾等即刻便議出個子醜寅卯,拿出可行之策。”
    “是望你們時刻謹記——”
    “創設修真界,絕非以往清談空論、坐議道德文章便可企及。”
    “必需明確方向、傾盡心血、繼往開來,竭力履行,鼎力推進。”
    “方能使此宏圖偉業,由虛化實!”
    崇禎略微停頓,平靜道:
    “現在,準爾等休憩片刻。”
    “時辰既至,諸卿複歸此殿,商定當前可行之政。”
    “餘下種竅丸如何分派,其頒賜章程,便為首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