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全院振奮與未來可期
字數:3736 加入書籤
常委會匯報結束,劉所長強壓著內心的激動,與團隊一起第一時間就趕往院裏,向院長和書記做專題匯報。
院長辦公室裏,兩位院領導顯然也一直在等待消息。
“院長!書記!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劉所長難掩激動,聲音都比平時高了幾分,“匯報非常成功!周書記、黨副市長對我們報告的評價非常高,當場就肯定了我們的研究方向和價值!”
院長立刻從辦公桌後站了起來,臉上瞬間綻開笑容,用力一拍桌子:“好!老劉,幹得漂亮!”
他繞過桌子,走到劉所長麵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們能行!這下,我們社科院算是真正露臉了!”
書記也笑容滿麵地遞過一杯水:“快,坐下慢慢說,詳細說說領導們都是怎麽說的?”
劉所長接過水,也沒喝,興奮地繼續匯報:“周書記親口說我們的研究‘問題抓得準,分析有深度,建議有啟發性’!黨副市長也多次點頭肯定!
最關鍵的是,周書記當場拍板,要成立由黨副市長掛帥的‘工作專班’,讓我們核心團隊加入,要在兩個月內把報告轉化成試點實施方案!”
“工作專班!”院長眼睛亮得驚人,在辦公室裏踱了兩步,語氣充滿振奮,“老劉,你明白這意味著什麽嗎?這不僅僅是領導口頭表揚幾句,這是實打實的信任和倚重!從此以後,我們社科院在市委市政府眼裏,就不再是‘眾多研究機構之一’,而是‘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核心智庫!後續的製度性支持、資源傾斜,都會源源不斷地來!”
書記補充道,眼神銳利:“沒錯。領導的一句公開肯定,特別是周書記和副市長的肯定,是無價之寶。這個消息會像風一樣傳遍整個係統。我們社科院的聲音,以後會更有分量!”
第二天上午,社科院召開了由全體院領導、各研究所所長、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最高級別內部工作會議。
院長坐在主位,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喜悅,開門見山:“同誌們,今天開會,首先要向大家通報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昨天下午,我院經濟研究所劉所長帶領的‘數據要素’攻堅小組,在市委常委會上做了專題匯報,獲得了周書記、黨副市長等主要領導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
會場瞬間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劉所長身上。
院長抬手示意安靜,聲音洪亮:“周書記明確肯定,他們的研究‘抓住了真問題,分析有深度’!並且當場決策,要成立市級工作專班,由黨副市長掛帥,我們經濟所的團隊作為核心智囊加入,直接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試點政策!”
他目光掃過全場,語氣變得嚴肅而有力:“在這裏,我要點名表揚經濟研究所!他們展現了敏銳捕捉前沿問題、快速形成有效對策的卓越能力和務實作風!這是我們社科院服務市委市政府決策的典範!各所要認真學習這種工作思路和精神!”
書記接過話,深入闡釋:“我們社科院存在的核心價值是什麽?就是要把學術研究力轉化為決策影響力!經濟所這次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我們看重的,不僅僅是最終那份厚厚的學術報告,更是研究在決策過程中產生的實際影響和碰撞出的火花!
我們要鼓勵所有的科研人員,要敢於、善於將自己的階段性成果,哪怕是初步發現,勇敢地推向決策層!”
院長最後總結,擲地有聲:“經濟所已經打響了第一炮,開了一個非常好的頭!院裏宣布,將全力支持經濟所的後續深化研究和政府對接工作,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數據協調數據,開通一切綠色通道!
同時,我也要求全院各所,都要有這樣的雄心和能力,爭做市委市政府信得過、靠得住的核心智庫!”
下午,院長和書記親自來到了經濟研究所的辦公室。
團隊的成員們剛剛從上午的激動中平複一些,看到兩位最高領導親至,立刻站了起來。
院長笑容可掬地走上前,率先與劉所長用力握手:“老劉,辛苦了!同誌們,都辛苦了!”
書記也和每一位核心成員握手,輪到林窈時,還特意停留了一下,和藹地說:“小林,表現不錯,我在會上都聽說了,回答得很好,有見地!”
林窈微微躬身,落落大方:“謝謝書記鼓勵,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院長看著大家,朗聲道:“開局非常好!你們為我們全院立了大功!後續深化研究,有什麽困難,無論是經費、數據還是人員,直接找我!院裏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
這種超越級別的、帶著溫度的個人肯定,讓老秦、老王、李老師、陳教授這些資深專家都感到麵上有光,心中激蕩,更讓林窈這樣的年輕人受寵若驚,倍感鼓舞。
隨後,兩位領導就在辦公室裏,和大家開了個簡短的現場會。
院長看著一張張激動又帶著疲憊的臉,語氣充滿了期許:“現在的報告是1.0版本,取得了開門紅。下一步,關鍵是兩個問題:內容如何變得更‘深入’?應用範圍如何變得更‘廣’?我們希望看到你們拿出更深入的2.0報告,甚至最終形成係統性的3.0解決方案!這條路還很長,院裏對你們有信心!”
書記鼓勵道:“後續和政府專班對接,任務會更重,壓力會更大。但不要怕,剛才會上說了,院裏是你們最堅實的後盾!有什麽困難,無論是經費、人手還是協調上的,直接找我和院長!”
領導們離開後,辦公室裏沸騰了。
張巧第一個衝過來,抱住林窈的胳膊:“窈窈!你們太牛了!這下我們經濟所成了全院最靚的仔了!”
劉所長看著歡欣鼓舞的團隊,壓了壓手,臉上是前所未有的紅光滿麵:“都靜一靜!領導的重視和期望,大家感受到了吧?這是動力,更是壓力!接下來,我們的任務更重!但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一定能從1.0走到2.0,再到3.0,為我們院,也為這座城市,做出更大的貢獻!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整齊劃一的聲音,充滿了昂揚的鬥誌。
而在團隊看不到的地方,院領導們已經開始重新評估和定位這支隊伍。
院長對書記私下說:“老劉這次,立了大功。他作為課題負責人,展現的戰略眼光和執行能力,我看,晉升副院長的事,可以重點考慮了。”
書記點頭:“嗯,這可以說是決定性的業績。還有那個林窈,年輕,有銳氣,專業底子厚,反應快,是棵好苗子。與其他核心成員一起列入院裏‘重點培養對象’名單,在職稱、進修、參與重要會議方麵,給予最大傾斜。”
“整個團隊,都要重點關照。這不僅僅是一個課題的成功,更是驗證了我們院的發展方向,為我們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資本和聲譽。”
誰也沒有想到,當初林窈那個敏銳的發現,如同投入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的漣漪竟如此深遠。
對社科院而言,它驗證了價值,贏得了未來;對經濟所而言,它從平凡走向卓越;對團隊每一個人而言,前方已是星辰大海,一片光明。
整個社科院,都因這股強大的激勵,進入了一種“備受鼓舞、鬥誌昂揚”的“戰時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