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手扶拖拉機的威力
字數:5204 加入書籤
楊團長的一聲令下,整個騎兵團駐地的人就全都被動員了起來。
所有一千兩百名騎兵齊裝滿員。
後勤部隊的雙馬大車也已經被裝的滿滿的。
因為大車現在用的是上了軸承的鐵軸,車輪外緣包的是空心馬車輪胎。
所以這騎兵團的雙馬大車載重量,比純木頭的大車高出來了一倍。
如果路況好,距離在十公裏之內,這一車就可以拉兩噸貨。
如果路況差一些,距離遠一些,這一車可以拉一噸半。
這主要還是因為雙挽馬的拉力所限製的。
除了騎兵團本身的人員。
還有在騎兵團駐地墾荒的生產隊。
這裏的生產隊可不是控製區內部的普通老百姓。
他們是拿起槍就能戰鬥,拿起鋤頭就能種田的民兵型生產隊。
這些來到了敕勒川墾荒的生產隊,總部給他們配發了十幾台手扶拖拉機。
這些拖拉機除了能夠掛上犁頭犁地之外,後麵掛上個車鬥還能拉貨。
而且拉的貨,可是比那雙馬大馬車要拉的多的多。
因為現在三輪車的產量問題,所以現在騎兵團這裏還沒有給他們配上三輪車。
不過在這大草原上,現在使用的手扶拖拉機,反倒是更能適應這裏的環境。
性價比也更高。
在這裏墾荒的生產隊,男女老少加起來就有六千多人。
可以說在這裏,除了三歲的娃子之外,所有的人,隻要拿起來槍,就是一個合格的戰士。
這一次民兵生產隊也出動了兩千五百人,跟著騎兵團一起行動。
整個隊伍加起來,就有了四千多人。
如果真的要是正麵作戰的話。
楊團長帶著這些人,也能殲滅或是擊潰寧馬的這一支來犯境的騎兵。
可是那樣一來,自己這邊必然就會有一定的傷亡。
再者,在騎兵作戰中,想要獲得擊潰性的勝利,是相對容易做到的。
但是想要全殲一個大型騎兵隊,那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騎兵跑的快。
如果想要全殲一支大型騎兵部隊。
那麽首先要做的就是限製住敵人騎兵的活動範圍。
然後再不斷的壓縮敵人,把敵人的騎兵壓縮到一個極其狹小的空間裏。
內絕其糧草水源,外斷其援兵。
一支餓著肚子,沒有水喝,還跑不起來的騎兵部隊。
在這樣的圍困中隻有死路一條。
能夠用這樣最小的代價,而取得最大的戰果。
那又何樂而不為的。
在做完了準備之後,整個大部隊立即開拔。
六十多公裏的路程,大部隊以每小時五到七公裏的快走速度前進。
加上中間休息的時間,用了十三個小時,到了半夜就走完了這個路程。
這還是楊團長為了保證所有人的體能,控製了速度的情況下走完的。
和後世在朝鮮戰爭中,我軍奇襲三所裏不同。
那時的我軍,是每個人都是背負著槍支彈藥,糧食補給,走的還是崎嶇的山路。
中間還要進行各種戰鬥。
最後以十四個小時,急行軍72.5公裏。
以每小時5.2公裏的速度,跑出了人類輕步兵的奇跡。
但是楊團長他們的這次行軍,卻是在平坦的大草原上。
他們還不需要自己背著負重。
民兵們每個人最多的,也就是扛著自己的步槍和幾十發子彈以及兩顆手榴彈。
剩下的補給幾乎全都是在大車上和拖拉機上拉著呢。
而民兵們真正扛著槍的人也並不多,不過幾百人。
他們最多的是扛著鋤頭,鎬頭和鋼鍬的。
這一次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挖坑。
在來到了預定伏擊地點之後。
楊團長在夜色中先是大概查看了一下地形。
今夜天氣晴朗,月明星稀。
是個好天氣。
在確定了位置之後,楊團長開始分派任務。
尹政委帶人負責左路的挖坑任務。
杜參謀長負責右路的挖坑任務。
而民兵團劉團長,負責正麵穀地出口的挖坑任務。
劉團長雖然負責的穀地正麵寬度並不短,但是他帶著的人卻是最少的。
整個穀地的正麵出口處有大約有三四公裏寬。
和矮坡穀地內部五六公裏的寬度相比短了一些。
形成了一個大致的漏鬥形。
不過在這種十幾米高的矮丘和幾公裏的寬度對比下,這個漏鬥型幾乎是不可見的。
而劉團長之所以在這裏留下來幹活的人最少。
那是因為他有拖拉機來幫忙幹活。
陷馬坑的作用,就是用高低不平的地麵,來讓奔跑的戰馬踏空摔倒。
而手扶拖拉機主要幹的活就是犁地。
犁地就是在地上挖深溝,翻地麵。
而這裏地勢平坦,用手扶拖拉機來給整個出口的地麵,犁上幾十條幾公裏長的深溝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兩邊的坡地上。
現在可以先用人力,在坡地背麵挖陷馬坑,那些有坡度的地方,手扶拖拉機上去幹活並不方便。
等到正麵的工作完成後,這些拖拉機就會支援到兩邊的那些小穀地,把那些小穀地的穀底地麵也都給犁上深溝。
楊團長就不信了,在這樣人工改造後的地麵上,還有戰馬能夠跑起來。
而跑不起來的騎兵,還不如步兵呢。
那騎在馬上跑不動的騎兵,不過就是步槍手的靶子而已。
四千多人在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喝了點水,休息了一會後,就開始了他們的工作。
“老劉,怎麽樣,這個正麵的地方,多長時間能夠全都犁完?”楊團長向著民兵團的劉團長問道。
劉團長衝著楊團長說道:“老楊,你放心吧,用不了幾個小時。
這裏的土質我剛看了。
我們的拖拉機掛上雙頭重犁,一小時犁開一公裏多沒有問題。
這個寬度也就是三四公裏,三個多小時,我們就能給它從這頭犁到那頭。
這次我們來了十六台拖拉機,我們一字排開,一趟下來我就能給你犁出來三十二條,三四十厘米深的深溝。
在這樣的深溝麵前,不要說戰馬了,就是人在這上麵跑快了都得摔跟頭。
八個小時之內,我能給你犁出來六十四條深溝。
這雙頭重犁犁出來的兩條溝寬度就接近一米。
兩台拖拉機之間的距離,我們控製在五六米之間。
這個間距中,可以再用人去刨點小坑填補一下。
這十六台拖拉機犁完兩趟之後,這就是一個有近三百多米寬的深溝區。
深溝再加上翻出來的土坎,還有這三百多米寬的距離。
那些寧馬的騎兵想要越過這個距離,那他們隻能拿命來填。”
“好,老劉,那這邊我就交給你了。
你們這邊犁完了,還需要去支援兩邊的穀地。
我準備讓這些寧馬,和上一次的寧馬一樣,一個也跑不出去。”
“哈哈哈,放心吧老楊,這邊交給我,你就專心封堵他們的後路就行了。
要是能活捉了他們,我們可就能多了幾千匹戰馬呢,
那可都是好東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