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誰說我們不會做生意
字數:5893 加入書籤
馬洪山騎兵旅的最後投降,不隻是讓馬洪奎大為震驚,更是極其恐懼。
而光頭佬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更是暴跳如雷,並在報紙上大罵陝北這邊破壞合作。
可是陝北也不示弱,直接把當初打嘴仗的電文都給放到報紙上了。
大家你來我往,吵的不可開交。
最後,一個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喬治.史密斯,跑到了陝北,采訪了被勞動改造的馬洪山和他手下的戰俘們。
在這裏記者先問了一下當初馬洪山他們出兵的意圖,又問了馬洪山到底是怎麽失敗的。
馬洪山先是模模糊糊的說了一下出兵意圖。
但對於這次失敗,他隻是苦笑著說:“我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是怎麽失敗的。
我隻是掉進了一個陷阱裏。
四麵都是溝和陷馬坑的陷阱裏。
然後我們就失敗了。”
當美國記者喬治.史密斯采訪我方的接待人員時,問什麽是陷馬坑,又是什麽溝能把騎兵困住的時候。
我方的接待人員就帶著他來到了,正在春耕的田地裏。
指著那些正在翻地的手扶拖拉機,和農民手中的鋤頭。
對美國記者說:“我們就是用這些工具挖出來了陷馬坑,和那些圍困騎兵的深溝。”
喬治.史密斯看到這些的時候,完全的呆愣住了。
他對接待他的人問道:“馮先生,您是說,你們就是用這些簡單的農具,就打敗了一個有著兩千多人的強大的騎兵旅?
我的上帝,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手扶拖拉機在這個年代,並不是什麽高科技產品。
在1911年,手扶拖拉機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
但是發展到現在,這個小東西卻並沒有被人真正的重視起來。
一個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農用機械設備製造商,他們眼睛中盯著的都是中大型農用機械。
尤其是現在的工業中心美國更是如此。
對於這種小東西,他們那些農業機械公司其實並不很感興趣。
再一個就是現在小型農機發動機的動力都不大。
普遍使用的都是小馬力汽油機,而且還是兩缸以上的汽油機。
功率普遍都在幾馬力到十一二馬力,達到十馬力以上的汽油機,基本上都是四缸的小型汽油機了。
但這個小型是相對於其它汽油機來說的。
它們的個頭放在手扶拖拉機上可是不小的。
而像是現在這款135型單缸柴油這樣的,大功率小型柴油機還真的是很少見。
我方的接待人員馮先生說道:“史密斯先生,你可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農具啊,我可以帶你好好看看它。”
於是馮先生喊停了一輛,正好離他們最近的一輛手扶拖拉機。
兩個人來到了拖拉機的旁邊。
馮先生說道:“您看,我們這台拖拉機的發動機,可是一台大功率單杠柴油機。
它的體型小巧,動力強勁,維修簡單,質量可靠,而且還省油。
他最大可以拉到十八馬力,它可是一個真正的小個子大力士。
您再看這台手扶拖拉機,雖然它的結構簡單,但是它的功能卻非常多。
他通過更換不同的農具,可以犁地、可以粉碎土塊、可以耙平土地,還可以起壟。
加上播種機械它可以播種。
換上收割刀具它就可以進行收割。
嗯,最後當給它掛上一個拖鬥的時候,它還可以成為一個,能拉三四噸貨的運輸車輛。
隻要對它的車輪進行更換,它就能在任何地形上去使用
用鋼輪,它就可以在泥濘的田地間和鄉間小路上奔跑。
換上橡膠輪胎,它就可以在公路上奔馳。
所以說,它就是一個農民人家真正的好幫手啊。”
馮先生介紹完了這輛手扶拖拉機之後,就讓司機開著拖拉機繼續去翻地去了。
隨後轉頭,意味深長的看向了站在他旁邊,眼睛緊緊盯著慢慢遠去的手扶拖拉機。
和那拖拉機拉著的雙頭重犁犁開的土地的。
這位來自於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紐約時報》的記者。
喬治.史密斯。
根據特科的同誌給他的情報,這位二十多歲,年輕的《紐約時報》記者喬治.史密斯。
出身於在美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史密斯家族。
尤其是在美國軍方,更是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和人脈。
陝北這邊能允許一個美國記者來到這裏進行采訪,可不會不去做任何調查的。
而各國記者,本就是各國之間聯係的重要橋梁之一。
他們每一個記者的身份和背景,特科的同誌們都是非常感興趣,並願意了解清楚的。
哪一個記者願意和自己親近,哪一個記者能夠起到重要橋梁作用。
那一個記者可能本身就有著特殊的背景或是任務。
這些都是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了解清楚的。
而這一次之所以選擇了喬治.史密斯來到陝北采訪。
總部當然也是有著自己的意圖。
“馮先生,這可真的是一個好東西,至少比我在美國看到的,那些汽油的手扶拖拉機要好用方便的多。
馮先生,我有一個可能會有些冒昧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向您詢問。
當然,這個不是采訪的問題。
這是我的一個私人問題。”
馮先生這時笑著說道:“當然沒有問題,史密斯先生既然來到了我們這裏。
那我們之間就是朋友了。
朋友之間,一定是相互坦誠,知無不言的,您請問吧。”
喬治.史密斯問道:“這個手扶拖拉機是你們自己設計生產的嗎?
如果是的話,你們有沒有獲得國際專利的保護?”
聽到了史密斯的問題後,馮先生笑的更開心了。
他對喬治.史密斯說道:“這台手扶拖拉機,從發動機到整個車身和與它配套的農具。
它的每一個配件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生產的。
當然,我們現在還不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成員國。
所以我們自然也無法去申請國際專利。
這是個非常遺憾的事情。
因為這對於我們的發明創造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喬治.史密斯聽後點了點頭,說道:“那麽馮先生,我倒是有個提議,不知道貴方有沒有興趣。
我個人想和你們進行一些合作。
我認為這個小東西,如果進入到了美國市場,那麽它一定會受到那些美國小農場主歡迎的。
在美國,那些中大型的農用機械價格可是非常昂貴的。
而且那些大型農機的維修也是非常複雜,維修成本也非常高的。
所以有的小農場主,寧願選擇用馬來耕種那些並不是特別大的農田和菜地,也不願意選擇那些大型設備。
所以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合作的話。
我倒是可以為這個小家夥打開一個新的市場。
這樣一來,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不是嗎?
馮先生也不用擔心專利問題,我們可以簽訂一個協議。
用來保護你我雙方的專利利益。
而在國際專利保護上,我可以來幫助你們。”
聽到喬治.史密斯提出來的這個初步條件後,馮先生的心裏算是有點底了。
不過他卻沒有表現出來。
而是麵露難色的說道:“對於史密斯先生您提出來的合作意向,我們當然是非常歡迎的。
可是我想史密斯先生您也知道。
現在南京的那位光頭佬,對我們的封鎖可是非常嚴密的。
所以哪怕是我們展開了合作,那史密斯先生您又怎麽把拖拉機給送去美國呢?”
聽到馮先生提起了那個光頭佬。
喬治.史密斯的眼中不免的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神色。
不過,轉眼間就又消失了。
喬治.史密斯說道:“馮先生,這一點您不用擔心,我們經營的都是民生農用產品。
這不違反任何國際貿易法律的規定和限製。
至於那位光頭先生的封鎖。
嗯,我想,我作為美國史密斯家族的一員,以史密斯家族和陳納德先生以及那位宋夫人的友誼。
那位光頭先生,還是會給我一些照顧的。
這點我想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哈哈哈,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對我們的合作,進行更深一步的交流了。”
馮先生這時才真正開心的笑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