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得償所願
字數:3415 加入書籤
白先生的眼睛緊緊盯著左下角的印章,那兩方印章,一方朱文,一方白文,印痕清晰,篆刻精美。
更重要的是,那獨特的章法和款識風格,都在告訴他這不是贗品,這是真跡。
“白先生認出來了?”聞舒窈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語氣平和。
“這……這是……”
白先生深吸一口氣,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這莫非是……南亭先生的字?”
“南亭先生”,許南亭。
在收藏圈,沒有人不知道許南亭這個名字。
他不僅僅是著名的書法家,更是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文物鑒定家。
他出身真正的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習碑帖,博采眾長,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書法界的地位舉足輕重。
圈內人都知道,許南亭的字,筆力雄健而不失溫潤,氣勢磅礴又不失細膩。但比他的字更出名的,是他的風骨。
他為人清高,輕易不肯為人題字。民國時候,也曾有不少達官顯貴捧著重金上門,都被他掃地出門。因此,能得到他的一幅字,早已超越了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更何況,南亭先生已經在多年前去世了。他的真跡,如今在市場上可是一字難求,價值連城。
“正是。”聞舒窈點頭,“這是許老先生在世時,寫給知行的。許老先生的墨寶,您也知道,基本都在許家後人以及少數幾位至交好友手裏,甚少外傳。”
“這……這太貴重了……”白先生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
他是真的震驚了。南亭先生的真跡,現在在拍賣會上動輒幾百萬,而且有價無市。這樣一幅字,不是用錢能買到的。
而林家,竟然舍得把這樣一幅字拿出來,作為給女兒的提親禮?
這份誠意,這份心意,實在太重了。
重到他根本無法拒絕。
這一刻,白先生心中對這門婚事最後的那一絲勉強,那一點點因為女兒遠嫁內地的顧慮,全都煙消雲散了。
他抬起頭,看向聞舒窈,目光變得複雜而鄭重:“聞女士,我雖然在香港做生意,但許老先生的名號,我是聽過的,那是真正的‘大家’,是我等高山仰止的人物。”
“這份心意,我收到了。”白先生的聲音變得沉穩而真誠,“這門婚事,我白家應了。”
白夫人在旁邊欣慰地笑了。白清遙低著頭,臉頰通紅,但嘴角卻忍不住上揚。
坐在聞舒窈身旁的林知微,也終於暗自鬆了一口氣。她能感覺到自己緊繃了一路的肩膀,在這一刻終於放鬆了下來。
但白先生的心思,卻不僅僅停留在這幅字上。
他是個商人。更準確地說,他是個有眼光、有格局的商人。
他能守住父輩傳下來的基業,讓白家在風雲變幻的香港穩穩地處於第一梯隊的家族,靠的絕不是運氣,而是清醒的腦子,毒辣的眼光,和對時局的精準判斷。
跟那些隻看到眼前利益、被一點風吹草動就嚇得屁滾尿流、忙著轉移產業、變賣資產、舉家移民澳洲、加拿大的蠢貨不同,白先生看得清未來的形勢。
香港這片土地,未來究竟會怎樣?他看得清楚。
當然,也有人比他更早一步看到了這一點,並且已經付諸了行動。今年年初,在廣州開業的那家五星級高級酒店,不就是香港的一位愛國商人投資建設的嗎?
他白家雖然沒有那樣的魄力和背景,但現在行動,也絕對不晚。
他把自己唯一的女兒嫁到內地,嫁給這樣一個家族,這本身就是一種信號,一種最強有力的表態。
林家、許家都是根正苗紅、底蘊深厚的書香門第。在香港的聞家,更不必說。再加上聞舒窈自己那位位高權重、身處核心的丈夫。
這幾股力量加在一起,是什麽概念?
白先生的目光掃過在座的眾人,最後落在女兒白清遙的身上。
女兒依舊低著頭,臉上帶著羞澀的笑容,那雙眼睛明亮得驚人,眼中滿是藏不住的幸福和對未來的憧憬。
他心裏輕輕歎了口氣。
罷了。
商人的算計、家族的利益……這些固然重要。但說到底,女兒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她找到了一個自己真心喜歡、人品貴重、家世清白、前途無量的如意郎君。
這門婚事,既有兒女的真摯感情,又有家族的長遠利益,還有肉眼可見的美好前景。
這樣的婚事,他白某人還有什麽理由拒絕呢?
他虧嗎?他不虧。
回去的路上,林知微靠在汽車後座的座椅上,側頭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街景,她長長地舒了口氣。
車子在紅燈前停下。聞舒窈望著前方,若有所思地開口了。
“白先生是生意人,”她的聲音很平靜,“他比誰都清楚,這門生意應該怎麽做,才能利益最大化。”
“而且,”聞舒窈的語氣變得更加深沉,“他也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現在的時局。”
車子重新啟動,繼續在香港的街道上行駛。窗外的景色不斷變化,從繁華的中環,到熱鬧的灣仔,再到相對安靜的住宅區。
聞舒窈繼續說,“不過,生意歸生意,感情歸感情。白先生再怎麽精於算計,他也是個父親。我看得出來,他是真心疼愛清遙的。今天他雖然在權衡利弊,但最後能痛快地答應,也是因為他看得出來,女兒是真的喜歡知行。”
林知微也笑了。
“不管白先生心裏是怎樣權衡的,”她輕聲說,聲音裏帶著欣慰,“至少結果是好的。哥哥和清遙有情人終成眷屬,總算是得償所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