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自強不息啊,周先生

字數:4359   加入書籤

A+A-


    林知微回到聞家,她推開自己和周譯住的那間客房的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
    她站在門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房間。
    原本寬敞雅致的客房,此刻變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倉庫。
    整個地板上,從門口到床邊,再到窗前,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包裝盒、禮品袋和玩具,幾乎沒有可以落腳的地方。
    空氣中彌漫著新塑料和印刷紙盒的混合氣味。
    周譯正坐在書桌前,那裏是唯一幸免於難的“孤島”。
    他手裏拿著一個機器人模型的包裝盒,似乎正在研究背後的說明。
    看到妻子回來,他放下盒子,站起身,臉上帶著一種哭笑不得的無奈笑容。
    “怎麽這麽多東西?”林知微小心翼翼地繞過地上的禮物堆,走了進來。
    “這些都是……”
    她的目光掃過這片玩具的海洋。這些禮物顯然是精心挑選過的,幾乎囊括了當下香港市麵上所有最時髦、最受孩子們追捧的玩具。
    有巨大的機動戰士高達模型,那白色的“RX782”機體在燈光下泛著光澤;
    有“科學小飛俠”的鐵雄麵具,標誌性的白色鳥形麵具旁邊還配著全套的飛鏢;
    有軟綿綿、胖乎乎的“椰菜娃娃”,每一個都有著圓圓的臉蛋和憨態可掬的笑容;
    還有今年才剛剛進入香港市場、風靡萬千少女的“小馬寶莉”,五顏六色的小馬公仔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
    床上也未能幸免,堆著厚厚的一摞公仔書和漫畫——《老夫子》、《叮當》,還有一些香港本地出版的武俠連環畫。
    靠牆的角落還放著兩個特別大的紙箱,上麵印著鮮紅的“LEGO”標誌,光是看那包裝盒上的城堡圖案,就能想象裏麵的工程有多麽浩大。
    “這些……都是你買的?”林知微轉頭看向周譯,她可不記得丈夫有這種掃貨的衝動。
    “不是我買的。”周譯搖搖頭,他走過來,“是表哥。”
    他無奈地笑了笑,“大部分都是表哥買的,說是送給南南和安安的禮物。”
    “表哥……他可真是有心了。”林知微感歎道。
    她拿起身邊那個椰菜娃娃,發現盒子裏還真的附帶著一張“出生證明”和“領養須知”。她輕輕摸了摸娃娃柔軟的棕色卷發,這個風靡一時的玩具,在香港也是一“娃”難求,真不知道聞清商是怎麽弄到的。
    “南南看到這個高達,肯定會高興得睡不著覺。”林知微拿起那個最大的高達模型盒子,笑著說。
    周譯也笑了,但很快,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那股子無奈和疲憊重新浮了上來。他握著林知微的手,沉默了片刻。
    林知微敏銳地察覺到了丈夫的情緒變化。
    “怎麽了?”她輕聲問,“看你好像很累的樣子。”
    “知微,”周譯開口了,聲音有些沙啞,“這次……我恐怕不能跟你和媽一起回北京了。”
    林知微愣了一下。
    但她隻愣了半秒,立刻就明白了過來。“是德國人的事?”
    “嗯。”周譯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但更多的卻是如釋重負後的新的壓力。
    “我們跟德國那家公司,已經正式簽署了合同。”
    “真的?太好了!”林知微高興地握緊了他的手,“談判這麽艱難,總算拿下來了!”
    “是啊,簽了。”周譯揉了揉發緊的眉心,“但合同簽了,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後續還有非常多、非常繁瑣的準備工作。”
    “技術轉讓隻是紙麵上的東西,真正的挑戰是怎麽把它變成現實。”
    他開始詳細地解釋,“我們要建全新的生產線,要培訓工人,還要對接德國那邊下個月就要派過來的技術專家。這裏麵,每一個環節都絕對不能出錯。”
    “人手呢?我們有懂這個的工程師嗎?”林知微問到了關鍵。
    “我們已經從上海和廣州的國營廠挖人了。”
    “挖人?”林知微有些驚訝,“國營廠的人……願意來嗎?那可是鐵飯碗。”
    “願意。”周譯的回答異常肯定。
    “雖然現在大部分人還守著鐵飯碗不敢動,但總有一些有眼光、有魄力,不甘心一輩子隻拿幾十塊工資的人。”
    “我們開出的條件很有吸引力。” 他掰著手指數著,“光是製冷工程師,我們就已經談妥了三位,他們都很有經驗。這個月,他們就能陸續到崗。人一到,我們就要立刻開始製定全麵的培訓計劃。”
    “培訓工人?”
    “對。”周譯重重地點頭。
    “德國的專家下個月就要到深圳了。在他們到之前,我必須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在前麵。”
    “事情太多了。我一回去,就要立刻向特區管委會提交‘重點技術引進項目"的專項供電申請。”
    “供電?”
    “沒錯。這是重中之重。”周譯的表情變得無比嚴肅,“現在工業用電非常緊張。整個特區到處都在建廠房,都在上項目,用電需求激增,但供電係統根本跟不上。”
    “如果申請不到穩定的電力供應,生產線建好了也沒用。”周譯說,“所以這個必須提前辦。”
    “那廠房呢?”林知微又問。
    “廠房也要重新規劃。”周譯走到窗邊,“我打算把現有的電風扇生產線,逐步轉移到臨城去。”
    “臨城?”
    “對,那邊地價和人工都更便宜,適合做電風扇這種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密集型的產品。深圳這邊,我們另外一塊剛申請下來的工業用地,我準備全部留給大家電。”
    “大家電?”
    “對。冰箱、洗衣機,未來還有空調。”
    林知微聽著這些規劃,眼中流露出欽佩的神色。
    “可以啊,周先生,”她半開玩笑地說,“你這誌向可真遠大。冰箱、洗衣機、還有空調,你這是要做全係列的家電產品?”
    周譯轉過身,重新坐到她身邊。
    “先從冰箱開始。”
    他握緊了妻子的手,“我希望,”他說,“在明年夏天之前,我們能生產出第一台屬於我們自己的技術過關的冰箱。”
    “明年夏天?”林知微在心裏算了算時間,“那……隻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對。”周譯點頭,“時間非常緊,但我有信心。”
    “德國的技術成熟,我們的團隊也在逐步到位,隻要抓緊每一天,應該能趕上。”
    “而且明年夏天正好是銷售旺季,如果我們的冰箱能在五月份上市,趕上夏天的銷售高峰,第一年就能打開市場。”
    林知微笑了,她反手握住丈夫的手,語氣裏帶著溫柔的調侃和最真誠的鼓勵:
    “自強不息啊,周先生。”
    周譯也笑了。他知道妻子聽懂了他所有的雄心和未說出口的壓力。
    他將妻子的手握得更緊,目光堅定:
    “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