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撤退

字數:7074   加入書籤

A+A-


    “弟兄們!頂住!”
    “所有人都不準後退!”謝大元一把扶正鋼盔,他怒吼著,抄起旁邊的布倫輕機槍朝著已經快要衝到殘破掩體上的鬼子瘋狂掃射。
    “板載!”
    幾個小鬼子借機突進,將炸藥筒塞入碉堡射孔。
    一聲悶響,MG42機槍組頓時啞火,側翼守軍立即還擊,將這些小鬼子紛紛擊斃。
    一個個小鬼子瘋狂的衝上了守軍陣地,雙方在殘破工事間展開慘烈的白刃戰,刺刀寒光與呐喊聲交織成一片。
    鬼子後方觀察點,佐佐木少將放下望遠鏡,臉上掠過一絲懊悔。
    “羽生君,我們似乎錯過了一個立功的機會。”
    羽生少將自然也看到了這一幕,聞言卻從容不迫地擦拭鏡片。
    由於鬼子軍費緊張且望遠鏡屬於高價值裝備,所以軍中隻有部分軍官才會發放普通的望遠鏡。
    而部分中高級軍官都會自費購買更先進的型號。
    所以他們都會好好保養自己的望遠鏡。
    不僅是望遠鏡,就連身上的大衣,軍刀,皮鞋等,也大都是他們自費購買的,因為軍隊發放的質量都很差。
    普通士兵湊合著用用也就罷了,他們作為高級軍官,一定要保持帝國軍人的威儀。
    “佐佐木君,我在蕰藻浜和38師交過手,他們尚有一支規模可觀的戰車部隊。”
    佐佐木少將皺眉:“這麽重要的情報,為何不向師團長匯報?”
    “時隔多日,誰能保證那支部隊還在?”羽生少將慢條斯理戴上白手套,主打一個優雅,“讓這些關東軍替我們試探虛實,豈不更穩妥?”
    佐佐木先是一怔,隨即會意一笑:“高明。”
    站在兩人不遠處的阪井少將:?
    八嘎!這兩人是當他聾了嗎?!
    他鐵青著臉轉身:“二位盡管拭目以待!片刻之後,我們的軍旗就會插在支那軍的陣地上!”
    “哦。”
    阪井少將額角青筋暴起,強壓怒火將視線轉回戰場。
    此時前線戰況卻陡然生變。
    眼見鬼子湧上陣地,謝大元已做好率部血戰至死的準備,不料當711團士兵齊齊拔出背後大刀時,戰局竟驟然逆轉。
    陣地之上,喊殺震天。
    711團大刀隊皆是曆經血戰的老兵,且有係統加成,刀法狠辣利落,出手皆是殺招。
    鬼子雖凶悍衝鋒,卻似羊入虎口,轉眼陷入一場單方麵的絞殺。
    刀光翻飛之間,鬼子慘叫不絕。
    “西奈!”
    一個鬼子少尉舉著軍刀,直撲向一名領章綴有一杠一星的711團少尉,他朝著對方猛地撲去。
    兵對兵,將對將,來一場武士之間的決鬥吧。
    “鏘——”
    兩刀相撞,火星迸濺。
    夏國少尉格開敵刃,大刀順勢下劈,直取對方脖頸。
    那鬼子側身急閃,兩人你來我往,纏鬥數合。
    不久後,711團少尉瞅準破綻,一刀將其劈死。
    陣地上,唯有鬼子士官或軍官能憑訓練與裝備,勉強招架幾回合。尋常鬼子士兵則需以二換一,方能造成大刀隊傷亡。
    經過激烈的廝殺後,小鬼子們傷亡慘重,攻勢崩潰。
    一部拚死斷後,阻截追擊,防止這群可怕的夏國猛虎衝出來,另一部分皆狼狽渡河,潰退重整。
    而另一段防線上的兩個蘇軍團則並沒有讓鬼子衝上陣地。
    就在鬼子渡過河,眼見就要衝上陣地的時候。
    蘇軍旅的兩個團長立刻意識到,絕不能讓鬼子衝上來,因為蘇軍團的征召兵們,根本沒怎麽練過拚刺刀。
    遠處打打槍還行,一旦陷入肉搏,傷亡肯定少不了。
    甚至有可能被敵人突破陣地。
    必須得做出選擇了。
    蘇軍團陣地上突然響起急促的衝鋒哨聲。
    在政委和指導員的怒吼聲中,那些參加過幾場戰鬥的士兵帶頭躍出戰壕,朝著衝上來的鬼子發起了反衝鋒!
    “兄弟們!夏國人民就在我們身後看著我們!”
    “正義必勝!是時候讓這些侵略者付出血的代價了!”
    “烏拉!”
    “殺啊!”
    一隊隊征召兵們怒吼著迎麵衝上去,全憑一股血性,硬是用身體擋住了鬼子的攻勢。
    他們中有的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有的是打過幾仗的老兵,但都沒怎麽正經練過刺刀,全憑本能和鬼子扭打在一起。
    一時間,鬼子竟被這群不要命的蘇軍死死拖在了陣地前沿。
    一個政委站在陣地上,眼含熱淚嘶聲大喊:“同誌們!這些弟兄是用自己的命在為我們爭取時間!”
    “他們為了祖國和民族犧牲了自己!我們絕不能讓他們白死!”
    “我們要讓這些侵略者為他們的行為付出血的代價!”
    “開槍!”
    “噠噠噠——”
    “砰!砰!砰!”
    密集的子彈朝著前方混戰的人群傾瀉而去。
    轉眼間,衝在最前麵的鬼子和與他們纏鬥的蘇軍士兵紛紛中彈倒地。
    等前排的鬼子被清理幹淨,後麵還想衝上來的敵人,麵對的是掩體裏那些眼都打紅了的守軍火力,再也難以推進。
    在付出慘重傷亡後,鬼子隻好暫時撤退,重新組織進攻。
    後方的羽生少將和佐佐木少將對視一眼,均在心中又記下一條,38師官兵擅長白兵戰,且極度殘忍,甚至不惜向自己隊友開槍。
    羽生少將沉默了,38師遠程火力強大,近戰廝殺強悍,還凶猛殘暴。
    以後他一定要遠離38師。
    11月21日,鬼子猛攻太湖南岸的南潯,守軍頑強抵抗一晝夜後,南潯最終淪陷。
    華中方麵軍司令部見南線進展迅速,不顧大本營原定作戰計劃,下令各部繼續強攻湖州,並分出一個師團兵力直撲旁邊的廣德縣。
    眼見南路鬼子逐漸逼近金陵,而北線鬼子仍被阻於吳福線外,光頭不顧幕僚反對,決意將錫澄線主力拆分為二。
    一部調往金陵加強城防,另一部急援湖州,宣城,力圖將南路鬼子擋於皖省之外。
    左路軍司令部連夜分析形勢,一致認為。
    錫澄線目前僅餘18軍第11師及三個地方步兵師駐守,地方軍的戰力他們並不相信,如此算來,可謂是防守空虛。
    吳福線守軍雖然還沒有潰退,但連日激戰之下早已疲憊不堪,加之蘇州至常熟之間的路線被切斷,一旦任何一處防線出現缺口,恐怕都會引發全線的潰敗。
    若吳福線失守,防守空虛的錫澄線更難以久撐,那左路軍的態勢將急劇惡化。
    為了避免陷入被動,左路軍司令部於22日晚電令吳福線各部。
    除留少數部隊遲滯鬼子外,主力須迅速脫離接觸,撤至錫澄線重組防禦。
    林晏接到命令後,命擲彈兵團留下一個步兵連固守至天明,再乘251D裝甲車撤離,其餘各部即刻集結,向江陰方向轉移。
    隊伍集合準備撤離的間隙,林晏和朱春帶著師部警衛連,摸黑爬上一處山頭。
    月光底下,遠處山林層層疊疊,隱約能看見地上密密麻麻的掩體和工事。
    “這麽好的防線,說放棄就放棄了。”林晏歎了口氣。
    “從華北打到華東,我從平津一路退到靜海,又從滬市退到福山,”朱春一時之間也有些感慨,
    “現在又要撤去江陰……江陰之後,是不是就該退到金陵了?”
    “金陵四周無險可守,別的部隊又打成這個樣子,到時候咱們是不是還得繼續往後撤?”
    林晏聽出他話裏的疲憊和低落。
    想想也是,從滬上開始,朱春一路指揮到現在,退了一次又一次,心裏憋悶也難免。
    更何況這段時間38師的軍務全壓在他一個人肩上。
    但這樣下去不行,朱春要是心態崩了,那他還怎麽當甩手掌櫃?
    林晏轉頭對曹武吩咐:“老曹,去把73旅717團那三個參謀處長叫來。”
    “是。”
    朱春有點納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林晏可能想打個伏擊:“老弟,你這是打算臨走前給小鬼子送個告別禮?”
    林晏笑道:“老哥,等人來了你就知道了。”
    沒過多久,三名臂紮紅袖標的參謀處長跟著警衛快步走來。
    為掩人耳目,蘇軍旅各營政委對外身份都是營級參謀處長,而參謀處內的各個參謀則是連排指導員。
    “師座!”
    三人鋼盔戴得端正,軍裝雖髒卻整潔挺括,他們眼神清亮,靜候指令。
    “找你們來沒別的事,”林晏朝朱春那邊瞥了一眼,“朱旅長連日作戰,狀態不太對勁,你們陪他聊聊,疏導疏導。”
    “是!”
    朱春一愣,沒想到林晏找來三個軍官陪他談心?
    他覺得大可不必,要是三位女軍官的話他或許還能提提神。
    “朱旅長,”一位政委上前,語氣熱忱,“我是717團參謀處長陳維奇,您要是心裏有事,千萬別一個人扛著。”
    “咱們都是戰友,說出來,心裏就亮堂了。”
    “是不是因為要撤退,心裏頭不太痛快?”
    “朱旅長,抗戰這麽難,誰沒經曆過低穀?咱們的暫時後撤,是為了攢足力氣,將來更狠地打回去!”
    另一個政委上前握住他的雙手,眼神裏充滿了信任與鼓舞。
    “您這些天的指揮和付出,弟兄們都看在眼裏,全國人民也都記在心上。”
    第三位政委也走近一步,目光誠懇:
    “旅長同……僚,您看看我們身後的土地,想想身後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今天退一步,是為了摸清敵人的底細,明天才能更有力地反擊!”
    “曆史不會忘記,在這最艱難的時候,是誰還在堅持,是誰還在扛著!”
    陳維奇接過話頭,語氣愈發激昂:
    “挫折打不垮真正的戰士,隻會讓我們更清醒、更頑強!現在正是國家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咱們必須頂住!”
    “想想那些犧牲的弟兄,”第二個政委眼眶通紅起來,“他們的血不能白流!我們得帶著他們的信念,帶著隊伍打到底!”
    “這不光是為了我們自己,這是關乎國家存亡,民族尊嚴的偉大鬥爭!”
    第三個政委舉起右拳,目光灼灼:“朱旅長,請您相信林師長,相信弟兄們,也相信您自己。咱們重整旗鼓,在錫澄線給鬼子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讓敵人明白,夏國的軍人,脊梁是打不斷的!”
    一番話說完,三人不約而同地望向朱春,手下意識地按在腰間,眼神炯炯:“朱旅長,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朱春:……?
    你們都這麽說了,我還能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