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航空隊出擊
字數:5092 加入書籤
粵軍兩個軍與88師僅存的一個預備團,在城牆上下拚死抵抗。
中華門前的護城河成為血戰焦點,部分鬼子在河對岸瘋狂射擊掩護,另一部分則頂著槍林彈雨強行架橋渡河。
“絕不能讓鬼子過河!粵軍的弟兄們,給我往死裏打!”
守軍火力全開,子彈密集地掃向河麵,濺起無數水花,中彈的鬼子接連栽進河中,但後續部隊仍源源不斷撲來。
然而,一個鬼子步兵聯隊迂回至側翼村莊,悄悄渡河後兵分兩路,一隊直撲城牆缺口,另一隊扛著長梯企圖強登城牆。
守軍雖奮力反擊,卻遭到河對岸鬼子火炮和擲彈筒的猛烈壓製。
很快,部分城牆段失守,敵我雙方在牆頭展開慘烈對射。
遠處一棟商行頂樓,孫良放下望遠鏡,無聲長歎。
他的88師,終究還是打光了。
與此同時,兩個鬼子師團也突破教導總隊的阻擊,兵臨光華門下。
稍作休整後,鬼子再度發起猛攻。
“弟兄們!頂住!一步都不能退!”
教導總隊士兵依托城垛和掩體,在炮火中向下傾瀉子彈。
城門已被重炮轟塌,鬼子湧入城門洞,其餘部隊則借助掩體與城頭守軍激烈交火,試圖徹底壓製這條最後的防線。
然而在守軍一波接一波的反衝鋒下,鬼子屢次被逼退,戰鬥陷入慘烈的拉鋸。
光華門至中山門一帶,原本由85軍麾下的33師和39師聯合駐防。
說白了,林晏就是讓他們在側翼劃水的。整個85軍的防務,幾乎全壓在38師肩上。
“軍座,眼下兩個師團的鬼子正在猛攻光華門。”85軍指揮部裏,林晏指著作戰地圖對彭善分析道:
“教導總隊裝備是好,戰鬥力也強,但想擋住鬼子兩個師團,恐怕還是吃力。”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和教導總隊是唇齒相依,光華門一旦失守,85軍側翼就會暴露,到時候想守也守不住。”
“我建議派33師和39師立即增援光華門,至於他們的防區……由我38師抽一個團接手。”
彭善聞言,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看了林晏一眼。
這話裏的意思再明白不過,33師和39師兩個師的防區,他38師一個團就夠守。
說白了,就是覺得那倆師的戰鬥力加起來,還比不上他手底下一個團。
不過話說回來,那倆師確實大多是剛補充的兵員,戰鬥力也確實勉強。
“行,我這就打電話,”彭善也不多話,直接抓起電話下令,“通訊處,急電33師、39師,命其即刻向光華門方向機動增援!”
林晏見狀,轉身離開軍部,直奔38師下屬的74擲彈兵旅指揮部。
他得親自通知旅長吳哈德,抽一個團去接管那兩個師的防區。
74旅指揮部設在一座兩層商鋪內,門口兩名站崗的士兵身形筆挺,穿著國防軍式樣野戰服,見到他立刻“啪”地一聲幹淨利落地敬禮。
大廳裏,多是穿著蘇式軍裝的征召兵們步履匆匆地穿梭往來,處理著通訊,搬運著物資。
由於沒有外人在場,他們毫不避諱地用俄語大聲交談,傳達指令,其中不乏一些女性士兵幹練的身影。
穿過這充滿斯拉夫氛圍的外間,徑直走向裏側的戰情室。
推開門的瞬間,畫風陡然一變。
作戰室內煙霧繚繞,大型軍事地圖鋪在中央桌上,旅長吳哈德和幾名主要團長正圍在桌旁,指著地圖上的敵我態勢激烈討論著。
他們全程都是用流利的德語交流,看到林晏的瞬間,眾人瞬間肅立敬禮,齊聲道:“師座!”
林晏略一頷首,徑直走向地圖旁,語氣簡練地下達指令:
“吳旅長,由你部抽調一個擲彈兵團,接替第三十三、第三十九師防區。該兩師已奉命增援光華門方向。”
吳哈德當即敬禮:“遵命!”
隨即轉向一名軍官:“上校,立即集結你的部隊,去接管防區。”
軍官“啪”地立正敬禮,從桌上拿起大簷帽端正戴好,轉身快步離去。
當教導總隊總隊長桂清接到彭善的電話,聽說對方要派兩個師來協助守城時,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彭軍長?你這……沒跟我開玩笑吧?”他握著聽筒,語氣裏全是難以置信,“你們85軍一共就三個師,直接抽兩個來幫我?你這防線不要啦?”
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按照國軍內部“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潛規則,沒上頭的死命令,誰會主動分兵幫別人?
防區要是出了岔子,背鍋的可是自己。
他和彭善交情也沒多深啊?頂多算個點頭之交,又沒救過對方的命,這波操作實在有點迷。
電話那頭,彭善心裏門兒清,自然知道對方詫異的原因。
想了想,反正自己馬上要調去18軍了,幹脆送個順水人情,也算是幫林晏結個善緣。
於是他笑了笑,說道:“桂總隊長別多想,這是我38師林師長的意思。”
“雖說我們兵力也緊,但眼下鬼子還沒打到中山門,能幫教導總隊弟兄分擔一點壓力,總是好的。”
彭善話鋒一轉:“當然,林師長前段時間不是和唐司令在沉船這事上有些誤會嘛,等到金陵保衛戰結束後,怕到時候委座怪罪下來……”
桂清一聽,頓時明白過來,笑道:“行,這份情我記下了,到時候我會在委座那裏為林師長美言幾句的。”
旋即兩人心照不宣地隔著電話笑了幾聲,便結束了交易。
光華門方向的戰鬥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城牆上方,教導總隊的士兵依托垛口和沙袋工事,向城下傾瀉著火力。
鬼子炮兵持續對城牆段進行壓製射擊,炮彈不時落在牆頭,炸起碎石和硝煙。
守軍士兵在炮擊間隙迅速探頭射擊,機槍手在掩體後構築交叉火力,封鎖鬼子步兵的接近路線。
不時有士兵被流彈或彈片擊中,傷員被迅速拖往後方,但火力始終未有長時間中斷。
城牆下方,城門洞內外則是這場戰鬥殘酷的爭奪焦點。
鬼子以小隊為單位,在輕重機槍掩護下,反複向門洞發起衝擊。
教導總隊士兵則在門內構築了層層掩體,士兵利用磚石、沙包和臨時設置的障礙物作為依托,以步槍、手榴彈和捷克輕機槍進行阻擊。
每一次鬼子突入,都會遭到正麵與側射火力的夾擊,雙方在狹窄的門洞內展開近距離交火,手榴彈的爆炸聲和短兵相接的喊殺聲不絕於耳。
鬼子不顧傷亡,持續投入兵力,企圖通過持續施壓耗盡守軍彈藥與人力。
教導總隊各營連輪番上陣,士兵們憑借地形死守,往往一波鬼子剛被擊退,下一波又接踵而至。
掩體前的屍體逐漸堆積,守軍彈藥消耗極大,部分地段開始出現兵力接續不上的危機。
就在門洞內守軍漸感不支,鬼子先頭部隊已突入掩體縱深之際,後方突然傳來密集的腳步聲與呐喊聲。
“弟兄們,打退小鬼子!”
“弟兄們,我們來支援了!”
33師與39師的援兵成建製地湧入光華門後方區域。他們迅速展開戰鬥隊形,在門內廢墟間或蹲或立,向門外鬼子猛烈射擊,迅速遏製了鬼子的攻勢勢頭。
部分援軍士兵直接衝入門洞掩體,與教導總隊殘部匯合,接過防務,以步槍和刺刀將突入的鬼子殘敵清剿殆盡。
援軍的到來立刻穩定了戰線,教導總隊士兵見生力軍抵達,士氣大振,紛紛重新裝彈,與友軍協同反擊。
鬼子在突然增強的抵抗麵前攻勢受挫,光華門防區得以暫時穩住。
金陵城慘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都沒有停下。
而所有進攻金陵城的鬼子師團此時幾乎都在猛攻金陵城的城牆,隻有兩個師團例外。
一個是還在紫金山山腳下艱難推進的穀壽師團,另一個則是還沒靠近中山門,被38師牢牢阻擋在大街上的中島師團。
在作戰地圖上來看,這兩個師團實在是太礙眼了。
鬼子司令官,思索片刻,下令道:“命令陸軍航空隊目標轉為中山門和紫金山夏國守軍,全力以赴,協助穀壽、中島師團摧毀支那軍陣地。”
“嗨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