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佛無定相。
字數:4914 加入書籤
緊接著,隻見空寂再次望向佛像,緩緩解釋道:
“施主既是初來乍到,定對我西域佛教知之甚少,我西域所有的佛寺,皆供養的是佛祖,上尊無忘佛。
但各寺的佛祖法相卻各不相同。
有的佛祖寶相體態豐盈,有的則是瘦弱枯槁,有的刻板嚴肅,有的卻是開懷大笑,亦是有老弱婦孺。
所謂佛無定相,便是如此。”
聞言,趙天一點點頭,隻聽,空寂繼續說道:“而之所以各寺有此差異,便是各寺所信奉的佛理不同!
例如我寺,所奉行的首要佛理,便是一個‘恕’字,重在引導眾生懺悔罪業、獲得解脫。”
他抬手指向那麵容清臒、目光威嚴的佛像:
“而我寺的佛祖法相之所以如此,正是要昭示世人,佛,並非一味慈眉善目、有求必應。
佛更是無上正法的執掌者,是因果律的體現。他以智慧之眼,洞徹眾生心念善惡;以其威嚴之寶相,
警示世人諸惡莫作。來此的信眾或訪客,在其目光注視下,訴說自身罪孽,方能真正心生敬畏,
深刻反思,從而有望摒棄凡塵俗念的困擾,踏上清淨修行之路。
此乃我引渡寺接引、度化眾生之獨特法門。”
空寂住持這一番解釋,說得是條理清晰,仿佛蘊含著無上的佛法至理。
聞言,趙天一臉上適時露出一絲恍然與欽佩交織的神情,再次合十行禮:“原來如此!多謝大師開釋,
令晚輩茅塞頓開。引渡寺‘以威攝心,以恕度人’的法門,果然獨具匠心,令人敬佩。”
呂得水在一旁聽著,雖覺這和尚說得言之有理,但一想到先前那敲詐的瘦和尚,心裏就忍不住嘀咕:
“說得比唱得還好聽,誰知道骨子裏賣的什麽藥。”
不過有趙天一在場,他也不敢造次,隻是學著趙天一的樣子,粗聲粗氣地附和了一句:“大師說得是。”
空寂住持將兩人的反應看在眼裏,尤其是趙天一那恰到好處的恭維,讓他白淨的臉上笑容更盛。
他目光在趙天一身上若有深意地又停留了一瞬,才溫和地說道:
“兩位施主初來乍到,能對佛法有所思索,已是難得。若他日有緣,不妨多來寺中聽聽我寺方丈講經!
我寺方丈佛法高深莫測,早已達半佛之境!聽其講經,二位或能另有一番收獲。”
聞言,趙天一心中暗忖道:
“半佛之境?那也就是半帝了?乖乖,這西域的水當真是有些深,來的這第一間寺廟方丈就是位半帝?
而聽這空寂的話......似乎還有另有一番深意啊!”
確如趙天一所想,空寂這話看似是普通的客套邀請,但其中卻暗藏,不易察覺的招攬之意。
而趙天一也是很明顯猜到了對方的意圖,但麵上卻不動聲色,隻見,他再次躬身,說道:“大師厚意,
晚輩心領。若有閑暇,定當聆聽貴寺方丈教誨。”
“如此甚好。”空寂住持含笑點頭,“寺中尚有俗務,貧僧便不打擾二位遊覽了。我引渡寺雖不及西域,
那些名寺古刹宏大,但卻也別有洞天,二位可隨意觀覽。”
說完,他再次雙手合十微微一禮,便轉身邁著沉穩的步子,出了殿門,那明黃的僧衣與紅色的袈裟,
在幽暗的光線下劃過一道醒目的痕跡。
直到空寂的身影完全消失,呂得水才長長舒了口氣,湊到趙天一耳邊低聲道:
“老大,這胖和尚看著笑眯眯的,可我總覺得他肚子裏彎彎繞繞不少,比剛才那個瘦竹竿難對付多了。”
趙天一微微頷首,目光依舊看著空寂消失的方向,低聲道:
“不錯,而且聽他剛才話中的意思,似乎是有意招攬我們,要讓咱倆,遁入空門當和尚呢?”
“那你是動心了?”呂得水疑惑的問道。
“你這家夥,瞎說什麽呢,我如今是老婆孩子熱炕頭舒坦著呢,當什麽和尚啊!”趙天一沒好氣的說道。
聞言,呂得水壞笑著剛要再次開口,卻被趙天一的話攔下:“行了,你還是少說話為妙,人多口雜的!
免得生出事端!”
聞言,呂得水看了眼周遭,撓撓頭,問道:“那咱們接下來幹嘛?再在這廟裏轉轉?”
趙天一環顧四周,殿內香火繚繞,誦經聲依舊,看似平靜:“既然來了,不妨再看看,好好了解了解,
這西域的風土人情!”
兩人於是不再停留於主殿,轉而沿著側麵的通道,向寺廟的後方區域走去。
而越往後走,殿宇的莊嚴氣象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較為樸素的僧寮、齋堂和庫房。
兩人偶爾遇到零星的僧人,也都行色匆匆,對他們這兩個外來者隻是投來淡漠的一瞥並無過多關注。
而穿過幾重院落,空氣中的檀香氣味似乎又淡了些許,卻隱隱夾雜了一絲,
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氣息。
而不知不覺,兩人便已來到,這引渡寺的後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莊嚴肅穆的前殿區域不同,後門處顯得清靜許多,也更有生活氣息。門扉大開外麵不是黃沙漫天,
而是一片望不到邊際的鬱鬱蔥蔥。
這時,隻見一些穿著粗布麻衣、皮膚黝黑、身材瘦削的農人打扮的百姓,正挑著擔子或者推著小車,
井然有序地從門外,那一片廣闊綠洲的小路朝著這邊走來!
而那些擔子裏與小車上,則是一些新鮮的蔬菜、瓜果、以及隱約散發著靈氣的草藥。
不過片刻功夫,隻見那些小路上的百姓便已然來到後門外,隻見他們大多都低著頭,麵容十分憔悴,
就連眼神都有些麻木,幾乎不與後門口負責守衛的的僧兵有任何交流,將東西堆放好後便默默離開,
仿佛早已習慣了這種沉默的勞作。
而那守衛的僧兵,則是目光銳利地掃視著進出的人流,但對這些運送物資的百姓,似乎已司空見慣,
並未過多盤查。
見此一幕,趙天一目光微閃,心中一動,拉著呂得水走上前去。
這時,隻見他麵露和善的笑容,對著另一位站在門邊、看似負責登記接收物資的小沙彌行了個佛禮,
開口問道:
“阿彌陀佛,小師傅有禮了。請問,這些個百姓是……?”
那小沙彌約莫十五六歲年紀,麵容尚帶稚氣,見狀,是連忙合十還禮,語氣還算客氣:“回施主的話,
這些都是皈依我寺的信徒,在那邊的村落中居住。”
他伸手指向綠洲深處,繼續說道:“他們平日裏虔心禮佛,並為我寺耕種靈田,供養我等出家人清修,
乃是莫大的功德。”
“噢,原來如此,竟是虔誠信徒。”趙天一笑著繼續問道,
“我兄弟二人初來西域,對此地風土人情頗感好奇,不知可否前去那村落一觀,感受一下佛光庇佑下,
西域百姓的生活?”
小沙彌聞言,隨即問道:"不知二位是否辦理了度牒?”
聞言,趙天一當即從懷中取出那兩塊淡金色的玉製度牒,交給小沙彌查驗。
小沙彌接過度牒查驗一番過後,便將之歸還,說道:“施主既有度牒,自然可行。村落就在那個方向,
沿此路直行便可到達。隻是村落皆是我寺虔誠信眾,還望二位施主,莫要打擾他們清靜。”
“多謝小師傅指點,我等自會謹記。”趙天一再次道謝,便與呂得水一起,邁步走出了這引渡寺的後門,
踏入了那片生機盎然的綠洲。
喜歡開局言出法隨,我要整頓修真界!請大家收藏:()開局言出法隨,我要整頓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