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滄州王硬核賑災

字數:8556   加入書籤

A+A-


    北境滄州。
    風雪連天。
    陳慶之抵達封地的第二天,大雪便落了下來。
    起初,無人當回事。
    北境的冬日,本就多雪。
    可這場雪,一下便是三天三夜,沒有絲毫要停歇的跡象。
    鵝毛般的大雪,將整個天地都染成了一片慘白。
    城外的官道,早已被積雪掩埋,最深處,已能沒過人腰。
    陳慶之站在臨時充作王府的府衙廊下,看著院中越積越厚的雪,眉頭緊鎖。
    一名親兵從外麵跌跌撞撞地跑進來,滿身的風雪,臉凍得通紅。
    “王爺,不好了!”
    “城外……城外湧來了好多災民!”
    陳慶之的心,猛地一沉。
    他快步走出府衙,登上城樓。
    放眼望去,城牆之外,白茫茫的雪原上,黑壓壓的一片,全是人。
    衣衫襤褸,麵黃肌瘦。
    他們在沒膝的雪地裏,艱難地朝著滄州城挪動。
    不時有人倒下,便再也爬不起來,很快就被新落下的雪,覆蓋成一個新的雪堆。
    “有多少人?”陳慶之問。
    身旁的滄州知府,一個年過半百的小老頭,哆哆嗦嗦地回答:“回……回王爺,昨天還隻有幾千人,今天一早,就……就破萬了。”
    “而且,後麵還有源源不斷的人,正在趕來。”
    這些災民,不單單是滄州本地的。
    更多的是從更北邊的幾個州逃難過來的。
    這場雪災,席卷了整個北境。
    “開倉放糧。”陳慶之沒有半分猶豫。
    “立刻在城外搭棚,熬粥施救。”
    知府的臉,瞬間垮了下來,比外麵的天色還要難看。
    “王爺……使不得啊。”
    “為何使不得?”
    “王爺,您有所不知。”知府哭喪著臉:“官倉裏的糧食,本就不多。若是開了倉,全城的軍民,恐怕……恐怕撐不過這個冬天啊。”
    “更何況,外麵的人,還在不斷增加。”
    “這……這是個無底洞啊!”
    陳慶之沒有理會他的哭嚎。
    他想起了沐瑤的話。
    “你要讓他們明白,跟著你陳慶之,就有飯吃,有衣穿,能活下去。”
    活下去。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艱難的要求。
    “本王說,開倉。”陳慶之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喙的決斷。
    “出了事,本王一力承擔。”
    知府還想再勸,可看到陳慶之的表情,把所有話都咽了回去。
    他隻能唉聲歎氣地,去傳令。
    ……
    城外,粥棚很快搭了起來。
    十幾口大鍋一字排開,熱氣騰騰的米粥,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災民們瘋了一樣湧上來,要不是有士兵用長槍攔著,隻怕連鍋都要被抬走。
    陳慶之站在城樓上,靜靜地看著。
    看著那些餓了不知道多少天的人,顫抖著手,接過一碗稀得能照見人影的粥,然後狼吞虎咽地喝下。
    喝完之後,他們跪在雪地裏,朝著城樓的方向,砰砰地磕頭。
    知府又跑了上來,這次,他的臉色,已經不是難看,而是慘白。
    “王爺!”
    “又來了!又來了好多!”
    他指著遠處,聲音裏帶著絕望的哭腔。
    雪原的盡頭,新的人潮再次出現。
    比之前的人數,更多,更密集。
    仿佛無窮無盡。
    一天。
    兩天。
    三天。
    滄州城外的災民,從一萬,變成了五萬,十萬。
    官倉的糧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見了底。
    第七天。
    大雪終於停了。
    但天氣,卻更加寒冷。
    滄州城外的災民,已經突破了三十萬。
    整個北境,逃難至此的百姓,據不完全統計,已超過百萬。
    府衙內。
    陳慶之看著手中的賬目,沉默不語。
    官倉,已經空了。
    “王爺。”親兵統領上前一步:“末將派人查過了。”
    “城中幾家大戶,像是張家、李家、趙家,他們的糧倉,都是滿的。”
    “足夠全城軍民,加上外麵的災民,吃上三個月。”
    知府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
    “王爺,萬萬不可啊!”
    “這些土豪鄉紳,在滄州盤根錯節,勢力極大。若是動了他們,恐……恐怕會激起民變啊!”
    “民變?”陳慶之抬起頭,反問:“外麵那上百萬快要餓死的人,就不是民了?”
    知府被噎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傳本王將令。”
    “請城中所有鄉紳大戶,來王府議事。”
    ……
    半個時辰後。
    府衙的大堂裏,站滿了人。
    一個個錦衣華服,腦滿腸肥。
    與外麵那些在雪地裏等死的身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首的,是滄州首富,張員外。
    他挺著個大肚子,對著上首的陳慶之,拱了拱手。
    “不知王爺召我等前來,所為何事啊?”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言語之間,並沒有多少對這位新王爺的敬畏。
    在他們看來,這不過又是一個從京城來的,鍍金的貴人。
    陳慶之沒有跟他們廢話。
    “城外雪災,災民百萬。”
    “本王希望,諸位能捐出府中餘糧,共渡難關。”
    張員外聞言,哈哈一笑。
    “王爺心懷仁善,我等佩服。”
    “這樣吧,我張家,願意捐出兩百石糧食,為王爺分憂。”
    他開了口,其他人也紛紛跟上。
    “我李家,也捐兩百石。”
    “趙家,一百五十石。”
    他們仿佛在菜市場買菜,三言兩語間,湊出了不到一千石糧食。
    這點糧食,對於上百萬災民而言,連塞牙縫都不夠。
    他們臉上,卻都帶著施舍般的得意。
    陳慶之看著他們,沒有說話。
    大堂內的氣氛,漸漸變得有些古怪。
    張員外臉上的笑容,也收斂了一些。
    “王爺?”
    “可是覺得……少了?”
    陳慶之終於開口了。
    “不是少了。”
    “是本王,要你們全部的糧食。”
    什麽?
    大堂內,瞬間炸開了鍋。
    “王爺,您這是什麽意思?”
    “全部?您這是要抄我們的家嗎?”
    “王爺三思啊!這不合規矩!”
    張員外的臉色,也徹底沉了下來。
    “王爺,我等敬您是王爺,才給您幾分薄麵。”
    “可您也不能,把我們當成隨意宰割的肥羊吧?”
    “我等祖祖輩輩都在這滄州,這糧食,是我等辛辛苦苦攢下的家業!憑什麽你說要,就要全部拿走?”
    他往前走了一步,聲音陡然拔高。
    “這和搶劫,有什麽區別?!”
    “搶劫?”
    陳慶之站起身。
    他一步步,從台階上走下來。
    身上的甲胄,隨著他的動作,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他走到張員外的麵前。
    他比這個肥胖的員外,高出了整整一個頭。
    “本王,就是在搶劫。”
    他的聲音,很平靜。
    張員外愣住了。
    大堂裏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們想過無數種可能,想過這位新王爺會威逼,會利誘,會講大道理。
    卻唯獨沒想過,他會如此直白地,承認自己就是在搶劫。
    這一下,把所有人都整不會了。
    陳慶之沒有再看他們。
    他轉過身,看向門口的親兵。
    “傳令。”
    “封鎖全城,許進不許出。”
    “一隊人,去張府。”
    “清點糧倉,所有糧食,全部運到城外。”
    “張家上下,所有人,關入王府地牢。”
    “若有反抗……”
    陳慶之頓了頓,吐出兩個字。
    “格殺。”
    轟!
    張員外隻覺得天旋地轉,一屁股癱坐在地上,褲襠裏,傳來一股騷臭。
    其他鄉紳,更是嚇得魂不附體,一個個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
    “王爺饒命!王爺饒命啊!”
    “我等願意捐糧!願意捐糧啊!”
    陳慶之充耳不聞。
    他看著親兵統領,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下一家,李府。”
    親兵統領沒有半分遲疑,抱拳領命。
    “是!”
    甲胄鏗鏘,一隊隊士兵,如狼似虎地衝出府衙,奔赴城中各處。
    大堂內,隻剩下一片鬼哭狼嚎。
    陳慶之站在堂中,聽著外麵的風雪聲,和裏麵的哭喊聲。
    沐瑤的話,再次在他腦中響起。
    “槍杆子裏出政權。”
    他現在,似乎有點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這不是道理。
    這是手段。
    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
    他看著跪了一地的鄉紳,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還有誰,不願意?”
    ……
    北境的災民,在陳慶之的鐵血手腕之下,算是安定下來了。
    但陳慶之知道,他算是將北境的土豪鄉紳得罪了個遍。
    這些人盤根錯節,今日被他用兵威壓下,明日就可能用別的法子,讓他這個外來的王爺寸步難行。
    長久下去,北境必亂。
    夜深。
    府衙的書房裏,燈火未熄。
    陳慶之攤開一張信紙,提筆,卻久久沒有落下。
    他該如何向她描述這裏發生的一切?
    是說他用最粗暴的手段,搶了鄉紳的糧食,救了百萬災民?
    還是問她,接下來該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
    他最終還是落了筆。
    信中,他沒有問任何問題,隻是將抵達滄州後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陳述了一遍。
    從雪災,到災民圍城,再到開倉,最後到他如何“請”那些鄉紳大戶“捐”糧。
    寫完,他將信紙折好,裝入一個小小的竹筒。
    走到窗邊,他吹了聲口哨。
    一隻通體雪白的鷹隼,從夜空中盤旋而下,無聲地落在他手臂的護甲上。
    “去吧。”
    陳慶之將竹筒綁在雪鷹腿上。
    “把信,送到景陽宮。”
    雪鷹振翅,衝入風雪,很快便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