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飛機和坦克

字數:7860   加入書籤

A+A-


    海州總督府的另一間會議室裏,氣氛卻與昨日的肅殺截然不同。
    這裏沒有殺氣騰騰的將軍,沒有冰冷的軍事地圖。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穿著樸素長衫或西式工裝,神情或激動,或忐忑,或好奇的男男女女。
    他們是共和國最頂尖的工程師、學者、工匠,以及一部分從歐羅巴大陸被“請”來的技術人才。
    當沐瑤一身素雅的黑色長裙,走進會議室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恭敬地起身行禮。
    眼前的女子,沒有了昨日演講台上的神魔之威,也沒有了麵對將領時的帝王之勢。她麵帶微笑,眼神溫和,像一位即將授課的女教師。
    “都坐吧。”她聲音柔和地說道,徑直走到了主位前的一塊巨大黑板旁。
    眾人依言坐下,目光緊緊地跟隨著她。
    “昨日,我與諸位將軍,談的是戰爭。”沐瑤拿起一根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戰爭”二字,然後又決然地將其劃掉。
    “今日,我想與諸位先生、女士,談一談未來。”
    她在“戰爭”的廢墟之上,寫下了兩個更大的字——“工業”。
    “我們用飛機轟炸了敵人的糧倉,用大炮摧毀了敵人的防線。這證明了什麽?”她環視眾人,提問道。
    “證明了……我們的武器更先進。”一名從歐羅巴來的機械工程師,用有些生硬的炎黃語回答道。
    “說對了一半。”沐瑤頷首,隨即話鋒一轉,“但武器,不會從地裏長出來。飛機,需要燃油,需要保養,需要能駕馭它的飛行員。大炮,需要炮彈,需要鋼鐵,需要能精準計算彈道的炮手。”
    “所以,一場戰爭的勝利,表麵上看,是武器的勝利。但其根本,是支撐武器生產、迭代、以及使用的,一整套工業體係與人才體係的勝利。”
    她的聲音清晰而又富有邏輯,讓在場這些醉心於技術的“專業人士”們,聽得如癡如醉。
    “我們暫時領先了。但我們的敵人,陳慶之,他不是蠢貨。他此刻,一定也在想方設法地,追趕我們。而我們,絕不能停下腳步。”
    “所以,我決定,”沐瑤在黑板上,畫下一個巨大的圓圈,將整個海州,乃至周邊的數個郡縣都圈了進去,“在此地,成立‘海州工業特區’!”
    “在這裏,我將給予你們前所未有的權力與資源。我隻有一個要求——”
    她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手中的粉筆在黑板上重重一點。
    “用最快的速度,將我們的工業水平,再往前推整整一個時代!”
    她沒有給眾人消化這震撼消息的時間,便緊接著宣布了三個核心項目。
    “第一,成立‘炎黃共和國第一飛機製造廠’!我要在一個月內,看到廠房拔地而起。半年內,我要看到我們自己生產的‘開拓者’係列戰鬥機,能像下餃子一樣,從生產線上下來!”
    “第二,成立一個絕密的研發項目,代號——‘盤古’!”她壓低了聲音,帶著一絲神秘的誘惑,“它的目標,是創造一種全新的陸戰兵器。它將擁有鋼鐵的護甲,無堅不摧的火炮,以及能碾過一切崎嶇地形的,鋼鐵履帶。我將它命名為——坦克!它將是未來的,陸戰之王!”
    “第三,”沐瑤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真正意義上的,溫和的笑容,“我們將同時創辦兩所全新的學院。”
    她在黑板上,一筆一劃,鄭重地寫下:
    【炎黃共和國第一航空學校】
    【炎黃共和國裝甲兵指揮學院】
    “武器,終究是死物。而駕馭它們,並將它們的威力發揮到極致的,是人。”沐瑤放下粉筆,目光掃過在場所有人,“我將親自擔任這兩所學院的名譽校長。我需要的,不僅僅是能操作機器的工匠,更是能理解機器,改進機器,並為我們培養出千千萬萬個技術人才的,未來的大師。”
    一番話,徹底點燃了會議室。
    如果說將軍們追求的是戰功與榮耀,那麽眼前這群技術宅們,畢生所求的,便是一個能讓他們盡情施展才華,將腦中那些瘋狂構想變為現實的舞台。
    而現在,他們的女總統,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前所未見,無比宏偉的,夢想舞台。
    “我等,願為總統一死!為共和國效死!”一名須發皆白的老學者,激動得老淚縱橫,竟不顧身份,起身便要下跪。
    “先生,使不得。”沐瑤快步上前,親自扶住了他,“我需要的,不是你們的死。而是你們的智慧,你們的雙手,以及你們那足以改變世界的,偉大的頭腦。”
    她看著眾人那一張張因為激動而漲紅的臉,心中一片平靜。
    她知道,新的發動機,已經開始轟鳴。
    ……
    一個月後,海州東郊。
    原本的荒灘之上,一座座巨大的廠房拔地而起,高聳的煙囪直插雲霄。而在廠區不遠處,兩座嶄新的學院,也已初具雛形。
    沐瑤脫下了長裙,換上了一身幹練的工裝,親自來到了航空學校的施工現場。
    她沒有驚動任何人,隻是像一個普通的監工一樣,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穿行。
    “哎,我說老吳頭,你這根龍骨尺寸不對啊!圖紙上標的是三尺二寸一,你這怎麽多了半分?”一個年輕監工的大嗓門,吸引了沐瑤的注意。
    被叫做“老吳頭”的,是一個年過六旬,滿手老繭的木匠。他是從京城請來的,曾是皇家造船廠的首席工匠,一手榫卯絕活出神入化。
    “半分?”吳老頭吹胡子瞪眼,拿起尺子比了比,老臉一紅,“嘿,還真是!人老了,眼花了。”
    “這可不是眼花的事兒!”年輕監工不依不饒,“總統大人說了,這飛機的每一個零件,都得跟圖紙分毫不差!差一絲一毫,飛上天那是要出人命的!”
    沐瑤微笑著走了過去。
    “小李,別這麽大聲。”她開口道。
    那年輕監工回頭一看,見是沐瑤,嚇得差點把手裏的圖紙扔了,連忙立正行禮:“總……總統大人!”
    吳老頭也慌了神,跟著就要下跪。
    “都別拘禮。”沐瑤擺了擺手,親自扶起吳老頭,然後拿起那根尺寸不對的龍骨,仔細端詳著。
    “吳先生,我記得您是負責建造船身的。這木材,為何要用榫卯結構,而不是直接用鐵釘固定?”沐瑤和聲問道。
    吳老頭見她態度溫和,膽子也大了些,挺起胸膛,自豪地說道:“回總統大人,這您就不懂了。船在海上,要受風浪顛簸,船身需要有韌性。鐵釘是死勁,榫卯是活扣,能隨著船身一起形變,這才不容易散架。”
    “說得好。”沐瑤讚許地點了點頭,然後又指著一旁一架已經組裝好的機翼骨架,問道:“那您覺得,這飛機的翅膀,和船身,哪個需要的韌性更大?”
    吳老頭一愣,想了想道:“那自然是飛機。它在天上飛,那風力,可比海上的浪頭大多了。”
    “那不就對了。”沐瑤笑了,“飛機在空中,會遇到各種氣流,機身和機翼,都需要極強的韌性來緩衝。所以,我們才要請您這樣的榫卯大師,來為我們打造飛機的‘骨骼’。”
    她將那根龍骨遞還給吳老頭,聲音變得鄭重:“吳先生,您手中的每一根木料,都關係到我們飛行員的性命,關係到共和國的未來。您說,這半分的誤差,要不要緊?”
    吳老頭捧著那根木料,隻覺得重如千斤。他看著眼前這位耐心教導自己的女總統,再想想圖紙上那神乎其技的“鐵鳥”,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與敬畏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他猛地將那根廢料往地上一扔,對著沐瑤深深一揖:“總統大人教訓的是!老朽知錯了!從今日起,經我老吳頭手的每一個零件,若有半分差池,您摘了我的腦袋!”
    沐瑤滿意地笑了。她知道,她要的,不僅僅是工匠,更是一顆顆融入了“責任”與“敬畏”的,匠心。
    ……
    夜,深了。
    海州港一處戒備森嚴的秘密倉庫內,燈火通明。
    這裏,便是“盤古”項目的秘密研發基地。
    此刻,十幾個頂尖的工程師,正圍著一個巨大的泥塑模型,愁眉不展。
    那模型,有著一個扁平的底盤,一個可以旋轉的炮塔,以及一根粗長的炮管。這正是沐瑤親手畫出的,“坦克”的草圖。
    “不行,還是不行。”團隊的負責人,一個名叫卡爾的德意誌工程師,煩躁地抓著自己的頭發,“發動機的功率不夠!按照總統閣下的要求,這台鋼鐵怪獸要重達三十噸,我們現有的蒸汽機,根本帶不動它!就算勉強能動,速度也比烏龜快不了多少!”
    “還有這個……‘履帶’。”另一個炎黃工程師指著模型兩側那奇特的鏈條結構,滿臉困惑,“這個設計確實巧妙,理論上可以適應各種地形。但如何驅動它?如何保證它在高速轉動中不脫落?這都是我們從未遇到過的難題。”
    整個團隊,陷入了瓶頸。
    就在此時,倉庫的大門被推開,沐瑤走了進來。
    “遇到麻煩了?”她看了一眼眾人臉上的表情,便猜到了七八分。
    “總統閣下!”卡爾像看到了救星,連忙迎了上去,將困難一一說明。
    沐瑤耐心地聽完,走到那泥塑模型前。
    她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拿起一支筆,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發動機結構圖。
    “先生們,我們為什麽一定要用蒸汽機呢?”她問道,“蒸汽機需要鍋爐,需要大量的煤和水,它笨重,且效率低下。我們為何不換一種思路?”
    她指著圖紙上那由活塞、連杆、曲軸組成的精密結構,解釋道:“想象一下,在一個密閉的氣缸裏,我們讓燃油瞬間爆炸,產生巨大的推力,去推動活塞。我們用無數次這樣可控的‘爆炸’,來代替持續而溫和的蒸汽。這樣的動力,會不會更強大,更高效?”
    內燃機!
    卡爾的眼睛瞬間亮了!他作為歐羅巴最頂尖的機械工程師,也曾有過類似模糊的構想,但從未像沐瑤這樣,清晰、完整地,將整個核心原理與結構,呈現在他麵前!
    這……這簡直是神諭!
    “至於履帶……”沐瑤又畫了一個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傳動結構圖,“我們隻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動力如何均勻地,傳遞到每一節履帶上。”
    她提出的方案,再次讓所有工程師茅塞頓開。
    沐瑤並沒有給出完整的坦克設計圖。她隻是像一個高明的棋手,在最關鍵的位置,落下了一枚決定勝負的棋子。
    她要的,不是一群隻會照本宣科的工匠,而是一群能舉一反三,擁有獨立研發能力的,真正的科學家。
    “總統閣下,您……您簡直是……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卡爾激動得語無倫次,看著沐瑤的眼神,充滿了宗教般的狂熱。
    沐瑤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她知道,“盤古”這頭開天辟地的巨獸,蘇醒的日子,不遠了。
    ……
    又是半年過去。
    海州的變化,日新月異。
    第一飛機製造廠已經全麵投產,一架架嶄新的“開拓者II”型戰鬥機,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送往航空學校。
    航空學校和裝甲兵指揮學院,也迎來了第一批學員。他們是從全軍中選拔出來的,最優秀、最忠誠的戰士。沐瑤親自為他們編寫教材,從基礎的物理、數學,到高等的空氣動力學、機械原理,她將另一個世界的知識,毫無保留地,灌輸給這些如饑似渴的年輕人。
    她時常會親自去課堂上,為學員們授課。她講課時,從不照本宣科,而是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總能將最枯燥的理論,講得生動有趣。學員們敬愛她,甚至超過了崇拜。在他們心中,這位女總統,是無所不知的導師,是帶領他們擁抱新時代的,引路人。
    而南方的戰事,也如沐瑤所預料的那般,波瀾不驚。
    郭勳奇的五十萬大軍,與陳慶之的革命軍,在淮水兩岸對峙著,小規模的摩擦不斷,卻始終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役。雙方都像是在遵守某種默契,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姚青的南征軍,則勢如破竹。在絕對的海上優勢麵前,南洋諸國那些老舊的風帆戰艦和海防炮台,不堪一擊。短短數月,大片的橡膠林和數個儲量驚人的油田,便被納入了共和國的版圖。滿載著戰略資源的船隊,源源不斷地駛向海州港,為這台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注入著生命之血。
    唯有龐萬裏率領的二十萬北伐軍,在繞道西北之後,便如同石沉大海,再無音訊。
    沐瑤知道,這是計劃的一部分。龐萬裏正在那片廣袤的草原上,用最殘酷的方式,上演著她為他編寫的劇本。
    這天深夜,沐瑤處理完學院的事務,獨自一人回到了總督府。
    她有些疲憊,高強度的工作,讓她幾乎沒有片刻的休息。但看著窗外那片比一年前明亮了數倍的“星河”,她的心中,卻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的滿足感。
    這是創造的喜悅。
    與戰爭帶來的,純粹的毀滅快感,截然不同。
    就在此時,一名情報官送來了一份加密電報。
    沐瑤拆開電報,目光飛速掃過。
    電報來自歐羅巴,發信人是伊麗莎白。
    內容很簡單:
    【女王陛下,遵照您的指示,第一艘‘航空母艦’,已於昨日,秘密下水。】
    航空母艦。
    這四個字,讓沐瑤的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厲芒。
    那是她為這個世界,準備的,真正的“滅世天火”。
    她走到窗邊,遙望著北方那片沉沉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