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趕工!大訂單!

字數:5331   加入書籤

A+A-


    “好!”吟夏答應的很幹脆:“阿哥,我還沒去過電影院呢,這一回算是沾你的光了。”
    “照你這麽說,我也算是沾了我父母的光了。”江秉誠的心情很不錯。
    吟夏笑了笑,隨後若有所思地問:“每個節日學校裏都會發東西嗎?”
    江秉誠點頭:“沒錯,教師節就發一些書本、公園門票、電影院門票之類的。”
    “中秋節會發月餅,兒童節會發提花小蛋糕。”
    “中秋節發月餅……”吟夏重複了一遍,隨後開口問:
    “阿哥,那學校裏一般發幾個月餅,是不是要專門找人買月餅去發?”
    江秉誠雖然不懂吟夏為什麽突然問這個,但還是一一回答:
    “看學校吧,我父母他們每年中秋都發一個月餅,也會發給學生。”
    “有的學校裏有糕點房,直接自己做,其他學校一般都是從外麵買,或者聯係別的學校糕點房做。”
    聽到這裏,吟夏微微思索了一下,隨後抬頭看向江秉誠:
    “阿哥,既然有的學校會從外麵買月餅,那我們能不能去問問那些學校,要不要買鮮花餅呢?”
    “之前我一直在想,現在店快開起來了,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穩定的客源,市場還是不夠大。”
    “如果跟學校合作,能不能吸收更多客源,從而達到擴大市場的目的呢?”
    聞言,江秉誠一怔,隨後反應了過來:“小夏,我們確實可以去問問,還是你有頭腦,我根本就沒想到這一點。”
    吟夏搖頭:“我也是聽你說了以後才有這種想法的,阿哥,除去學校,還有幾個地方。”
    “比如說發電廠,煙廠這種地方,我們也可以去問問,這些地方有的時候也會發東西。”
    “好。”江秉誠應了下來,掰著手指頭數了一下附近的學校,然後才開口:
    “有糕點房的那些學校就不去問了,我托我父母幫我在他們學校裏問問,他們學校裏沒有糕點房。”
    “我的大學裏也有糕點房,我去我們高中學校和初中學校問問。”吟夏立刻將幾個學校篩選了出來。
    至於工廠,她打算回去問問同村幾個廠裏的職工。
    二人又在村口說了二十多分鍾才各自離去。
    回家路上,吟夏在腦海中回想了一下,剛剛他們一共討論出了三種擴大市場的途徑。
    第一,做中秋節買八送一的促銷活動。
    第二,尋求與學校的合作。
    第三,尋求與工廠的合作。
    目前來說,第一種途徑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於是她當天晚上就準備好了“買八送一”的牌子。
    次日,他們首先去買了一批夠裝八個鮮花餅的紙盒。
    盒裝鮮花餅再加上買八送一的牌子,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駐足,效果立竿見影。
    一天的時間說快也快,說慢也慢。
    等吟夏從村裏幾個職工家裏出來,再次和江秉誠再次碰頭的時候,已經是吃晚飯的時間了。
    二人臉上的笑容比往日更多一些,因為今天的促銷活動搞的不錯,吸引了許多新顧客。
    另外,學校和工廠兩個渠道都有一些新消息。
    江秉誠問過他父母以後,得到了雲南工學院後勤人員的信息。
    吟夏問過村裏的長輩以後,也得到了工廠裏麵是會發月餅的消息。
    她和江秉誠合計了一下,打算背著餅去最近的工廠和學校嚐試一下。
    第二天,二人首先去了距離最近的工廠。
    隻不過,他們說明來意以後,還沒能見到拿主意的人,就被一口拒絕了。
    從工廠出來以後,二人又去了提前踩過點的第二個地方,但依舊被拒絕了。
    走了好幾個地方,背簍裏的鮮花餅還紋絲不動。
    走路的間隙,江秉誠提出先去他父母工作的工學院試試。
    因為他認為工學院那邊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吟夏同意了,碰壁太多次並不是個好的信號。
    很快,他們背著現烤的鮮花餅到了工學院門口。
    見到江秉誠,看門大爺熟稔地跟他打了個招呼,然後就放行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吟夏和江秉誠才從學校裏出來。
    他們背簍裏的鮮花餅少了一些,臉上的笑容卻比往常多了許多。
    吟夏難掩激動:“太好了,阿哥,工學院一共有六百一十一名教師,一千多個學生,一人一個餅,那就是……兩千六百多個鮮花餅!”
    “那我們至少能賺一千三百塊錢!”江秉誠也被這個數字給驚到了。
    “一千三百塊錢……”吟夏重複了一遍這個數字,根本抑製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平常他們擺攤賣餅,頂天了才能賣六七百個鮮花餅,三百多塊錢。
    如今跟工學院達成合作,這銷量一下子翻了四五倍,收入當然也相當可觀。
    最重要的是,鮮花餅能大範圍的傳播開來。
    說不準有老師或者學生吃了以後覺得好吃,還會再買,客帶客,這片市場的口子算是被他們撕開來了。
    吟夏深吸一口氣:“阿哥,太好了,太好了,工學院這邊的合作談了下來,我們的市場往前邁了一大步!”
    “對!”江秉誠也十分激動:“沒想到學校裏這麽多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吃到我們的鮮花餅。”
    二人走在路上,迎麵吹來的風似乎也帶了一些暖意。
    激動的心情冷卻過後,吟夏隨即開始思考了起來:
    “阿哥,接近三千多個鮮花餅,老歪叔家的那個窯洞肯定烤不過來,我們在你家壘的那個土窯要派上用場了。”
    江秉誠舒了一口氣:“還好你有先見之明,先前我就試過了,那個新窯洞可以用,一次性能烤的餅也多。”
    “鮮花餅的烤製時間隻有二十分鍾,新老窯洞一起動工,一天的時間應該夠了,隻不過人手應該不夠。”
    吟夏想了想,隨後開口:“不怕得,我找幾個村裏人充當臨時工,問題不大。”
    說著,她微微皺眉:“我擔心的問題是,接了工學院的活,我們可能就比較難接其他學校的活了。”
    “一個學校的鮮花餅就要忙一天左右才能做出來,除非幾個學校發東西的時間不一樣,不然我們很難同時兼顧。”
    江秉誠同樣也在皺眉:“我剛剛也在想這個問題。”
    “其他學校發東西的時間我不太清楚,發的數量以及教師人數也不能確定。”
    “這樣吧,我們先去問問,時間能錯開就能做,不能錯開就算了。”
    “好。”吟夏點頭。
    這麽多的訂單量,就意味著中秋節前他們可能會很累。
    但一天就能賺一個月的錢,誰都會想做的。
    果不其然,待吟夏和江秉誠將這個好消息帶回去以後,除了管紅嘟囔了幾句,所有人都很開心。
    當然,在江秉誠將加班同時加工資的消息說了以後,管紅那一點不開心也消失的一幹二淨了。
    還是那句話,誰不喜歡賺錢呢?
    此後的幾日,吟夏和江秉誠又跑了幾家學校,隨後根據時間、數量等條件與其中幾個學校達成了合作。
    後頭的幾個學校在教師數量上跟工學院沒法比,但零零散散湊起來也有幾千號人,基本與工學院持平。
    敲定合作以後,吟夏和江秉誠忙著聯係小李順以及村裏的其他花農收玫瑰、買麵粉、收蜂蜜等事。
    二人忙碌了起來,看電影的事自然也延後了。
    臨近中秋,吟夏家的小院子格外擁擠。
    頭幾天一些小學校的訂單都是由吟夏家裏的幾個人並餘小清和老歪叔完成的。
    到了後頭他們忙不過來,吟夏就找了幾個村裏人幫忙。
    當然,這些人幹的多半是烤餅、運送一類的事,做餅的過程畢竟算是自家的秘方,除了江秉誠和家裏人,吟夏誰都不放心。
    就這樣忙碌了幾天以後,眾人趕在中秋節前夕將所有鮮花餅都做了出來,並且運送到了各個學校之內。
    結完尾款以後,江秉誠帶著吟夏回了自己家裏。
    他們收拾完新窯洞以後,坐下來仔細一數,發現這一次跟各大學校合作的收入將近五千塊錢。
    雖然忙了幾天,但吟夏身上絲毫不見疲乏之色,她臉上的笑容非常燦爛:
    “五千三百四十一,阿哥,五千三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