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製定軍紀嚴管理
字數:6095 加入書籤
晨霧還未散盡,護宋軍的練兵場上已響起整齊的腳步聲。趙玥身著一身利落的短打,腰間係著父皇禦賜的白玉佩,手中捧著一本泛黃的《武經總要》——這是陳烈將軍臨走前留給她的兵書,書頁上還留著老將軍圈點的痕跡。她站在高台上,目光掃過下方列隊的三百餘名護宋軍士兵,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剛訓練完的疲憊,卻依舊挺直了脊梁,等候著今日的安排。
“弟兄們,昨日我們打贏了黑風口一戰,繳獲了金兵的武器和糧草,這是我們護宋軍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大勝。”趙玥的聲音清亮,順著風傳到每個人耳中,“可勝仗之後,我們更要清醒——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就算打贏了一時,也打不贏長久。今天,我們要正式製定護宋軍的軍紀,讓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是護宋的兵,不是散兵遊勇,更不是欺壓百姓的匪類!”
人群中立刻安靜下來,士兵們紛紛抬起頭,看向高台上的趙玥。他們大多是流民或散兵,早已習慣了無拘無束的日子,對“軍紀”二字既陌生又好奇。前禁軍校尉王虎站在隊伍最前麵,眼中帶著期待——他曾在禁軍待過,深知軍紀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如今護宋軍要立規矩,正是他期盼已久的事。
趙玥翻開《武經總要》,指尖停在“軍紀篇”的頁麵上,緩緩說道:“我參考了大宋禁軍的製度,結合我們護宋軍的實際情況,製定了五條核心軍紀,今天在這裏宣布,從明日起正式執行。”
她頓了頓,提高聲音,清晰地念出第一條:“第一條,忠於家國,嚴禁通敵。 凡護宋軍士兵,必須心懷大宋,以‘複宋雪恥’為己任。若有私通金兵、泄露軍情者,無論職位高低,一律軍法處置,斬首示眾!”
這句話像一顆重錘,砸在每個人心上。士兵們臉上的輕鬆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他們中不少人親眼見過金兵的殘暴,也知道通敵意味著什麽。從金兵營逃出來的斥候隊統領李二柱,更是握緊了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殿下說得對!俺在金兵營裏待過,那些通敵的漢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護宋軍絕不能出這樣的敗類!”
趙玥點頭,繼續念第二條:“第二條,愛護百姓,嚴禁擾民。 我們的糧草來自百姓,我們的根基在百姓,若有士兵欺壓百姓、搶奪財物、強占民女者,輕則杖責五十,重則逐出護宋軍,永不錄用!”
這條軍紀剛念完,人群中就響起了讚同的低語。不少士兵本身就是百姓,深知流離失所的痛苦,更明白失去百姓支持的軍隊,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之前送糧食來的老奶奶的孫子小石頭,如今在醫療隊幫忙,聽到這條軍紀,立刻大聲喊道:“姐姐說得對!不能欺負百姓,不然和金兵有什麽區別!”
趙玥笑著朝小石頭點頭,繼續念第三條:“第三條,服從命令,嚴禁抗命。 戰場上軍令如山,若有士兵不服從將領指揮、擅自行動者,輕則罰做苦役,重則軍法處置。即便是將領,若有抗命之舉,同樣按軍紀論處!”
這條軍紀直接針對軍隊的指揮體係,也是護宋軍能否形成戰鬥力的關鍵。副都統製周峰立刻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末將周峰,願帶頭遵守軍紀,若有抗命之舉,任憑殿下處置!”
“末將等也願遵守軍紀!”王虎、張順等將領紛紛跪地,士兵們也跟著單膝跪地,齊聲喊道:“願遵守軍紀,絕不抗命!”
趙玥看著眼前整齊的隊伍,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扶起周峰,繼續念第四條:“第四條,厲行節儉,嚴禁浪費。 如今糧草緊缺,每一粒米、每一塊布都來之不易。若有士兵浪費糧草、私藏物資者,輕則追回物資、罰餓一天,重則杖責三十!”
她特意看向負責管糧的士兵,嚴肅地補充道:“管糧的弟兄要記好,每一筆糧草的出入都要登記在冊,定期公示,若有貪汙挪用者,按通敵罪論處!”
負責管糧的士兵立刻挺直身子,大聲應道:“末將遵命!定當如實登記,絕不私藏!”
最後,趙玥念出第五條軍紀:“第五條,團結互助,嚴禁內鬥。 我們是並肩作戰的弟兄,若有士兵因私怨鬥毆、互相拆台者,雙方均杖責二十,若造成傷亡,按軍法處置。將領要帶頭維護隊伍團結,若有偏袒、挑撥者,同樣嚴懲!”
念完五條軍紀,趙玥合上書,目光掃過全場:“這五條軍紀,是護宋軍的根基,也是我們對大宋百姓的承諾。從明日起,我會安排專人負責監督軍紀執行,無論是誰,隻要違反,絕不姑息!”
為了讓軍紀真正落地,趙玥當天就和周峰、王虎等人商議,成立了“軍紀督查隊”,由剛正不阿的前禁軍老兵李剛擔任隊長,挑選二十名作風端正的士兵,負責日常督查和軍紀執行。同時,她還在練兵場旁設立了“軍紀公示欄”,將每天違反軍紀的情況和處置結果公示出來,讓所有人都能監督。
第二天一早,軍紀督查隊就正式上崗。李剛帶著督查隊員,在練兵場、營房、糧庫等地巡邏,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兩個士兵在營房裏因為爭搶一塊餅子大打出手,還打碎了百姓送來的陶罐。李剛立刻上前製止,將兩人帶到趙玥麵前。
趙玥看著地上破碎的陶罐,臉色沉了下來:“你們可知自己違反了哪條軍紀?”
兩個士兵低著頭,聲音微弱:“知……知道,違反了第五條,嚴禁內鬥。”
“不僅是內鬥,你們還打碎了百姓送來的陶罐,違背了第二條‘愛護百姓’的軍紀。”趙玥嚴肅地說道,“按軍紀,內鬥杖責二十,損壞百姓物品要照價賠償,還要向送陶罐的百姓道歉。你們可有異議?”
兩個士兵連忙搖頭:“沒有異議,願接受處置!”
趙玥讓督查隊執行杖責,又讓人拿出銀兩,讓兩個士兵親自去百姓家道歉、賠償。這件事很快就被公示在“軍紀公示欄”上,士兵們看到違反軍紀真的會被嚴懲,都收斂了散漫的性子,訓練和生活都規矩了不少。
可沒過幾天,又出了一件事——負責巡邏的士兵劉三,因為覺得巡邏辛苦,偷偷躲在樹林裏睡覺,還錯過了與斥候隊的交接,導致金兵的一支小股巡邏隊靠近了營房,幸好被路過的王虎發現,才沒有造成損失。
趙玥得知消息後,立刻召集全體士兵,在練兵場上召開處置大會。劉三被帶到台上,嚇得渾身發抖,不停地求饒:“殿下,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您饒了我吧!”
趙玥看著他,眼神冰冷:“你知道你錯在哪裏嗎?你不僅違反了‘服從命令’的軍紀,更因為你的懈怠,差點讓弟兄們和百姓陷入危險!若真的讓金兵偷襲成功,你賠得起弟兄們的性命嗎?賠得起百姓的信任嗎?”
劉三低下頭,再也說不出求饒的話。趙玥看向督查隊隊長李剛:“按軍紀,擅自離崗、貽誤軍情,該如何處置?”
李剛大聲回道:“回殿下,按軍紀第三條,應杖責三十,罰做苦役一個月!”
“執行!”趙玥毫不猶豫地說道。
杖責執行時,劉三的慘叫聲傳遍了練兵場,每個士兵都看得心驚膽戰,再也沒人敢擅自離崗或懈怠任務。處置完劉三,趙玥又親自去斥候隊,向因為交接延誤而多跑了冤枉路的斥候隊員道歉,還特意給他們加了口糧,讓所有人都知道,軍紀不僅是懲罰,更是對遵守紀律者的保護。
除了嚴懲違反軍紀者,趙玥還注重用正麵例子引導士兵。步兵營的士兵張強,在訓練時看到一個小士兵摔倒,不僅沒有嘲笑,還主動上前幫忙包紮傷口,之後每天都陪著小士兵一起訓練,幫他提升武藝。趙玥得知後,特意在全軍麵前表揚了張強,還將他的事跡寫在“軍紀公示欄”的“模範士兵”板塊,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水軍營的統領張順,為了節省糧草,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口糧減半,分給新來的士兵;斥候隊的李二柱,在打探情報時,發現一戶百姓的房子被暴雨衝垮,立刻帶領斥候隊員幫忙修繕,還把自己的帳篷讓給了百姓。這些遵守軍紀、愛護百姓的例子,都被趙玥一一表揚,成為了護宋軍的榜樣。
在趙玥的嚴格管理和積極引導下,護宋軍的風氣很快就煥然一新。士兵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散漫,訓練時更加認真,生活中互相幫助,對待百姓也更加友善。不少百姓都說:“護宋軍和以前的軍隊不一樣,不搶東西,還幫我們幹活,真是咱們百姓的軍隊!”
半個月後,陳烈將軍帶著招募的一千多名舊部返回常州,剛到護宋軍的營房,就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士兵們列隊整齊,營房幹淨整潔,練兵場上口號響亮,完全沒有了之前散兵遊勇的模樣。當他看到“軍紀公示欄”上詳細的記錄和士兵們對軍紀的敬畏時,忍不住對趙玥感歎:“殿下,您真是有魄力!短短半個月,就能把一支新組建的隊伍管得如此規整,老臣自愧不如!”
趙玥笑著搖頭:“將軍過獎了,這都是弟兄們願意遵守軍紀,也是百姓們支持的結果。有了嚴明的軍紀,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一支能打勝仗、能護百姓的軍隊,才能不辜負將軍的期望,不辜負大宋百姓的信任。”
當天晚上,陳烈將軍和趙玥、周峰等人一起,根據新製定的軍紀,進一步完善了護宋軍的訓練計劃和作戰方案。陳烈提出,要在軍紀的基礎上,加強士兵的戰術訓練,尤其是協同作戰能力,讓護宋軍不僅有紀律,更有戰鬥力。趙玥立刻同意,讓王虎負責步兵戰術訓練,張順負責水軍戰術訓練,李二柱負責斥候偵查訓練,全麵提升護宋軍的實力。
接下來的日子裏,護宋軍在嚴明的軍紀和科學的訓練下,戰鬥力迅速提升。士兵們不僅掌握了基本的殺敵技巧,還學會了簡單的戰術配合,之前鬆散的隊伍,漸漸變成了一支有組織、有紀律、有戰鬥力的軍隊。
一個月後,金兵的援軍終於抵達常州城外,兵力有三千人,由金兵將領完顏烈帶領。完顏烈得知護宋軍隻有五百多人,根本沒放在眼裏,揚言要在三天內攻破護宋軍的營房,消滅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義軍。
麵對強敵,趙玥和陳烈、周峰等人一起,根據護宋軍的實際情況,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由陳烈帶領五百名精銳步兵,在城外的山口設伏;周峰帶領兩百名弓箭兵,在山口兩側的山坡上埋伏;張順帶領一百名水軍,沿著太湖支流,繞到金兵的後方,偷襲他們的糧營;王虎帶領一百名步兵,在營房外駐守,吸引金兵的注意力;趙玥則帶領醫療隊和剩餘的士兵,負責後方支援和救治傷員。
作戰計劃製定後,趙玥在全軍麵前動員:“弟兄們,金兵來了,他們想消滅我們,想讓大宋的百姓永遠做亡國奴!可我們是護宋軍,是大宋的希望!隻要我們遵守軍紀、服從命令、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打贏這場仗,讓金兵知道,大宋的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打贏金兵!護我大宋!”“遵守軍紀!絕不後退!”
士兵們的呐喊聲震徹雲霄,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趙玥知道,這場仗不僅是對護宋軍戰鬥力的考驗,更是對軍紀的考驗。隻要所有人都能遵守軍紀、服從命令,就沒有打不贏的仗。
戰鬥當天,完顏烈果然帶領金兵,朝著護宋軍的營房進發。王虎按照計劃,帶領步兵假裝抵抗,然後故意節節敗退,將金兵引向山口。當金兵全部進入山口後,陳烈一聲令下,埋伏的步兵和弓箭兵立刻發起進攻,滾石、弓箭如雨點般落下,金兵頓時亂作一團。
完顏烈見狀,想要帶領金兵撤退,卻發現後方的糧營已經被張順帶領的水軍燒毀,糧草和武器都化為灰燼。金兵軍心大亂,紛紛四散逃竄,護宋軍趁機發起總攻,斬殺金兵一千餘人,俘虜五百餘人,完顏烈帶著殘兵狼狽逃竄。
這場勝利,不僅是護宋軍的又一場大勝,更是對軍紀的最好檢驗——沒有一個士兵擅自行動,沒有一個士兵臨陣脫逃,每個人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服從命令、協同作戰,最終贏得了勝利。
戰鬥結束後,趙玥在練兵場上召開慶功大會,不僅表彰了作戰英勇的士兵,還特意表揚了遵守軍紀、服從命令的隊伍。她看著眼前這支越來越強大的護宋軍,心中充滿了希望——有嚴明的軍紀,有英勇的士兵,有百姓的支持,有陳烈、周峰等將領的輔佐,護宋軍一定能成為抗擊金兵的重要力量,一定能實現“複宋雪恥”的目標。
夜深人靜時,趙玥坐在書桌前,打開錦盒,看著裏麵的遺詔、兵符和白玉佩。她輕輕撫摸著這些信物,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後,護宋軍已經成長為一支有紀律、有戰鬥力的軍隊了。女兒一定會帶領他們,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把金兵趕出大宋,讓大宋的旗幟重新飄揚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皎潔,灑在書桌上,也灑在趙玥的身上。她知道,未來的路依舊漫長,依舊充滿了挑戰,但隻要護宋軍的軍紀不散,隻要“護宋”二字的信念不滅,就一定能迎來大宋複興的那一天。
